苏南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乡村社区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06-11黄惠敏
黄惠敏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城镇化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城镇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乡村治理和创建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其中,乡村社区的有效治理是推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我国实现社会善治的重要部分。当前,就我国建设情况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以苏南地区为例,分析了当下该地区乡村社区治理的现状,探索了在乡村治理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了解决策略。以此供相关研究者参考和交流,进一步完善苏南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关键词:苏南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社区治理;问题与对策
苏南地区主要是指苏州、无锡、常州等经济发达地区,所以该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政治改革的前线区域,而农业生产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式,是我国基层群众生活的反映。在城镇化建设中,只有加强对乡村社区的治理,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苏南地区已经根据自身区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创造和研究出了一些有效的乡村治理模式,为其他地区的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加深对苏南地区的建设研究,是我国在社会建设中长久关注的问题。
一、苏南地区乡村社区治理的现状分析
(一)苏南模式分析
苏南模式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该模式以当时苏南地区的特色为基础,研究出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改革手段,形成了以乡镇企业为主要领头羊的发展模式。苏南模式就是在我国江苏省南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当地的村民在乡政府和干部的带领和指导下,创建了以集体经济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比如一些乡办企业,对乡村进行了重新构建,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步伐。随着时代和社会机制的变革和发展,21世纪以来,苏南地区又开始探索出更多的创新发展策略,将以前的政府企业共同管理的企业实行了分开管理的策略,给农民更多的支配权,建立了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同时加大了基层政府的推动力量,为苏南模式的不断推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富人治村”模式分析
我国传统乡村文化发展中,对于乡村的治理,向来将乡村中的精英推上重要的位置,例如在封建时期就有乡村精英依靠国家自上而下延伸的保甲制度,在乡村内的社会影响力和权威性也更加突出,很多村民都愿意听从乡村精英的建议,跟着他们的步伐来进行经济建设。可以说富人治村模式是一种魅力型的并且带有权威因素的治理模式,近年来这种方式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是响应了中央“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的号召,让这些先富起来的精英带领全社区的村民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这些精英都具有一定的能力和人格吸引力,同时能够得到全村人民的拥护和认可,也有实力和能力帮助乡村实现经济的改革,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政社互动”模式分析
政社互动模式是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人民群众自己进行治理的有效联系和良性互动。而江苏苏州太仓市政府在2008年就提出了政社分开新思想,彻底抛弃了之前的行政责任制度,而是以委托形式来进行社区治理和企業建设。从此,政府将权力放给了社会,以社会为主的乡村治理模式开始发挥主要效用,从此,政社互动模式应运而生。
二、当前苏南地区乡村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有待提升
苏南地区在城镇化建设中实现的改革和创新为乡村治理策略提供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同时也促进了乡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城镇化建设贡献了不可磨灭的价值,同时也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果。但是,在管理人员的选择和培养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就当下苏南地区的乡村社区中管理人员的总体情况来看,存在观念比较落后现象,创新能力和经验还有待提升,许多工作人员局限于乡村的发展,而没有根据社会和国家的总体发展形势进行学习,无法为乡村社区的治理提供顺应时代的发展策略。虽然国家在乡村发展的政策上进行了不断改革和完善,但是由于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导致很多政策和法规都不能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工作人员缺乏强烈的服务意识,对乡村发展还不够重视,存在浑水摸鱼情况,这些直接导致乡村社区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二)当前的行政管理机制有待健全
在乡村社区的建设中,村委应该占据重要的位置,发挥主要的主导作用,而且根据我国《村委法》,村委会是由我国的基层人民群众自治组织,能够为维护自身利益的组织,但是在许多地方上,乡镇政府直接对村委命令和管理,强制性要求其办理各种事务,这实际上已经违背了行政管理机制的本质。所以,落后机制导致不同级别的政府职能范围不明确,承担的责任和应有权限没有明显的分工,在工作任务上混淆,导致很多服务工作不能落实到位。各级政府在任务的完成上也存在随机性,缺乏规范的组织和纪律,无法保障相应的建设工作能够有效进行。因此,制度落后使得许多政府政策的下达没有目标,负责组织和人员无法落实,直接阻碍了乡村社区治理。
(三)社区功能不完善
党的十八大对城乡发展一体化做出了新要求,对城乡的具体规划、基础设施和服务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并制定了相应的方针和政策。但是,乡村社区在落实政策的过程中,还面临较多问题。首先,资金缺乏较为突出,这使得在设施采购配备以及人才的引进上都难以有效进行;其次,乡村社区的基础设施以及一些配套工具都还有待完善,包括健身器械、娱乐休闲场所的建设、医疗保健组织和教育设施的配备等,都不够齐全,而且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原来的社区配置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最后社区社会组织过少,特别是一些具有专业技能的社工和工作人员严重缺乏,导致社区文化建设严重落后,不利于乡村的多元化建设和发展。无论是对人民的生活指导还是丰富乡村社区的活动,都需要更加有综合素养和能力的人员来参与。
三、新型化城镇建设中乡村社区治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制定合理的村规
乡村政府、村委会结合村民代表,根据地区的风俗习惯、地貌文化以及发展实际制定合理的规范条例来约束村民的行为。虽然这种规范并不具有法律效用,但也是道德行为上的一种约束,是村民自我控制的一种自愿性管理方式。这种规范需要以道德品质的发扬为载体,以扬善为管理方式来促进村民积极参与和遵守。通过对社区治理的宣传,让每一个村民都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包括对卫生治理、构建基础设备、创造良好社区环境、组织社区文化活动等,通过村民参与来提升其自身约束性和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将村民联合起来為本村社区的治理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从而推动乡村有效建设。
(二)建设法制型的乡村社区
当前我国的建设和发展都以依法治国为基本方针和要求,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发展方向。所以在乡村治理上,也要将依法治国作为标准,实现乡村治理的法制建设,只有在法制的保障下,乡村发展才能实现有效管理和规范行为,村民权益才能受到有效保障,才愿意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要在村内积极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村委要定期组织村民学习法制规范,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让他们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乡村社区建设和行为也要以法制为基础,坚决拥护我国依法治国的方针,以期为长远的发展方向,围绕法制型建设来制定相应的发展措施,打造法制型乡村社区。
(三)加强社区管理人才的建设
虽然苏南地区的乡村一直以来都有乡村精英来参与建设和服务工作,为社区治理贡献了力量。但是社会和时代都在飞速发展,经济体制和机制也在不断变革,长期处于封闭的乡村难以接触到大的经济背景,无法与全国和世界的发展趋势接轨,在建设和治理上难免有落后的观念和想法,导致乡村社区发展无法满足当下社会的发展要求。所以,村委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审时度势的能力和敏锐感,要具备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和素质,还要全面掌握国家及中央政府的发展策略和方针,能够积极相应国家的号召,利用自身言行来感染和影响村民行为,推进新型乡村建设的进程。因此,社区要积极的聘用高素质和高能力的管理人才,相关乡政府也要加大人才的资金投入,用优良待遇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时,村委还要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还可以带领他们去发达地区参观和交流,学习更多先进技术,积累更加丰富经验。另外,还要大力发展信息化社区,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多学习的平台,比如参加一些线上的交流活动,邀请专家来亲临指导等,从整体上提高社区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快乡村社区治理的步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苏南地区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地区,作为先行经济建设区域,其在乡村社区的治理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给全国的乡村积累很多经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乡村治理更加重视,同时该工作也成为了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苏南地区的分析,探究出了一些有效改善措施,包括建设法制型社区、加强人才建设以及制定合理村规等,都具有现实意义。我国乡村需要积极根据自身情况来进行有效建设,为村民创建出更加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田鹏.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社区建设动力机制研究——基于豫北地区的实证调查[J].学习论坛,2019(01).
[2]王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7(12).
[3]张卫.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拆迁安置型社区治理的对策研究——以南京市浦口区为例[J].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2017(01).
[4]何少琦.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改居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7(10).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