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2020-06-11李朋辉庄一兵
李朋辉 庄一兵
【摘 要】传统元素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何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合理运用传统元素,是设计师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通过产品设计将现代设计与传统理念融合成一体,是现代产品设计的目的所在。中西方文化各有所长,作为现代设计师,要注重汲取两种不同文化的精华,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从而形成鮮明的个性风格,成功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
【关键词】传统元素;现代设计
中图分类号:J5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6-0109-01
一、传统元素概述
传统元素种类繁多,从设计应用的角度可进一步划分为视觉、材质、技巧及工艺等不同类别。视觉元素包括图案、造型以及色彩等;材质元素包括金、银、布等;技巧元素包括水墨、工笔、书法等;工艺元素包括各种类型的传统工艺,比如烧瓷、草编、扎染等,以实际的生产为主。不管是从“质”的角度,还是从“量”的角度去分析,传统元素都为现代产品设计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素材,在设计实践中,设计者可以结合自己的理念及实际的需求,灵活地进行选择和运用。
二、传统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
生产水平提高使得人们对产品提出更多的要求。现代产品设计必须不断汲取新的设计理念,探寻新的设计道路和设计方案。在现代产品设计当中适当汲取和运用传统元素,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可以开拓现代产品设计的创意空间,为现代产品设计提供新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思维。第二,可以充分发挥产品设计的作用,产品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受众需求,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而中国传统元素历经数千年发展,早已获得受众的认可,在现代产品设计当中合理运用传统元素,不仅可以增强产品自身的特色,还能使设计出来的产品在情感上获得受众的支持。第三,可以为产品设计提供丰富的设计材料及设计方式。传统元素借以展现的材料十分丰富,而且大都源于自然,且设计的方式也多种多样,而这些都可以为现代产品设计提供参考,成为促进现代产品设计发展的动力。
三、传统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一)传统元素在家居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现代家具设计以清新简约为美,在运用传统元素时,可以将明式家具作为参考,从中汲取传统元素,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在传统家具设计当中适当地融入传统元素,从材料及形式上着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比如2012年,品物流行推出的“余杭纸伞再设计”系列。该系列以清新的自然之物为家具命名,设计师从传统黄花梨刀马背扶手椅当中汲取灵感,同时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在外观形态上实现了产品的创新,堪称传统元素与产品设计相互融合的典范之作。
(二)传统元素在电子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在现代社会当中,人们每天都会使用各种类型的电子产品。此类高科技产品给人的印象通常是冰冷的,色彩和形态都非常单调。在电子产品设计当中合理运用传统元素,既可以增强电子产品的亲切感,还可以赋予此类产品相应的文化意蕴,从而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在设计电子产品时,需要充分考虑产品内部的电路分配及走向,如果想灵活地运用传统元素,就要尽可能减少造型方面的变化,可以适当地对局部进行调整,比如可以在电子产品外观设计当中合理运用平面视觉元素以及对传统元素进行抽象处理,然后再加以运用。
(三)传统元素在纪念品设计方面的运用
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上升,尤其是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最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大部分纪念品只是从外观造型上进行简单修改,并未真正涉及文化内涵,这样的纪念品没有实际的纪念意义。所以,笔者认为,在设计此类纪念品时,应当进行浓缩与提炼,在提取当地特有传统元素的基础上,以不同的形式运用于产品设计当中。如长城的纪念品设计就充分运用了长城城墙这一传统元素,使产品既美观又实用。结合大量实例分析可知,在纪念品设计当中,可以合理运用传统手工艺元素,从而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智慧。
四、结语
在现代社会当中,工业技术的水平越来越高,其发展速度也在加快,如何充分体现产品的差异,确保产品得到受众喜爱,是广大设计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为了从市场当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产品设计必须新颖独特,才能刺激观众的购买欲望。尽管设计师们在设计产品时都擅长运用中国元素,但多数仅注重表面形式,导致设计出的产品大同小异,个性特色明显不足。现代设计的目标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设计师在设计时必须关注潮流变化,必须融入现代的设计理念,才能真正将现代产品设计与传统元素融为一体,设计出既具有本土风格,又能体现时代特色的产品。
参考文献:
[1]孙斌.现代文创产品设计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提炼和借鉴[J].戏剧之家,2019(16).
[2]林端端.思考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产品设计的关系[J].艺术品鉴,2019(5).
[3]张乐,陈晨,孙志学.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设计,2017(2).
[4]王岳.浅析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式[J].设计,2013,(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