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境顺应视角下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字幕翻译
2020-06-11祝慧婷韩竹林
祝慧婷 韩竹林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愈发密切,字幕翻译在文化和思想的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耶夫·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基本理论框架,从文化语境顺应角度出发,对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字幕翻译进行研究分析,为后期研究字幕翻译的学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顺应论;字幕翻译;文化语境;《哪吒之魔童降世》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6-0073-02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霍尔果斯彩条屋影业有限公司推出的动画电影,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精心塑造了“哪吒”的形象,哪吒的一系列活动及其中国精神赢得了世界各国观众的认可。优秀的电影自然是需要优秀的字幕翻译,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准确传达原影视作品信息,还应兼顾目的语观众的文化背景,以此才能称为优秀的字幕翻译。本文以耶夫·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基本理论框架,从文化语境顺应角度出发,对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字幕翻译进行研究分析。
一、文化语境顺应
比利时语言学家耶夫·维索尔伦于1987年在其著作《语用学:语言顺应理论》中提出语言顺应论这一观点。该理论具有商讨性、变异性和顺应性,属性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可以不断地选择适当的语言项目。商讨性是指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做出的,也不是按照严格的规则或固定的形式——功能关系做出的,而是基于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进行的。变异性决定可能选择的范围。顺应性作为语言的一种属性,使人类能够从各种变异可能選项中做出商讨的选择。语言的顺应是语境性的,因此语境的顺应性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语境是指语言社区特有的社会规范和风俗习惯,其中包括经济结构、家庭模式、社会组织及风俗习惯等。文化语境顺应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顺应源语与目的语的文化语境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语言结构和风格,其中包括对源语与目的语社会、语言及自然地理等层面的顺应。
二、文化语境顺应视角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字幕翻译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中国神话故事所改编,讲述了哪吒虽生而为魔,却勇于与其命运对抗的故事。该片中含有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及中国现代流行性内容。中国的文化与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较大,不仅体现在语言形式上,在各层面上都有所差异。因此,本章节从语言及社会两个层面来分析《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字幕翻译。
(一)语言层面顺应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受文化所影响。《哪吒之魔童降世》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影片中具有较多诗歌,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采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的丰富情感,且有节奏韵律。中国诗歌受儒家道家文化所影响,以研究“有行”文化、人生存的自然环境及人在环境下的行为为主,且视觉意象居首位。英语中同样也有诗歌,其结构与中国诗歌大致相同,且有节奏韵律,但其表达形式与中国诗歌截然不同,其诗歌受基督教所影响,基督教中强调上帝是“灵”,因此其诗歌主题通常以“灵”为主,即人的内心世界,其意象侧重心理意象。因此,译者在翻译该影片时不仅要忠实地传达影片中的字幕含义,还应根据源语与目的语的文化语境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语言结构和风格,以此达到语言层面的文化语境顺应的目的,使外国观众深入了解影片中的文化含义。
例一:关在府里无事干,翻墙捣瓦摔瓶罐,来来回回千百遍,小爷也是很疲倦。
译文: These dumb walls crush my soul.Even prisoners get parole. No friends, no fun, it's just worst.Hopefully boredom will get me first.
该诗为打油诗,由于哪吒生而为魔,没有伙伴愿意与他一起玩耍,其父母每天也都非常忙碌没有闲暇时间陪伴他,其内心非常孤独,故此做了一首诗。例句中源语为四句,且每句句尾押韵,翻译团队也将其译为四句,且每句句尾也都含有押韵。但翻译团队在翻译过程中对意象的翻译进行了调整,例句的汉语意象为府里、翻墙、捣瓦、摔瓶罐、来来回回、千百遍、小爷及疲倦,意象均为哪吒生存的自然环境及其在环境下的行为,而译成英语时,翻译团队将大多数意象不仅译为心理意象,如“my soul”、“me”等心理描写,还采用了意译法,解释四句话真正的含义,从侧面烘托出哪吒内心的孤独感,不仅忠实通顺地表达了原诗句的含义,同时也从语言层面顺应了西方的文化语境,使外国观众深入理解该诗句的含义及语境。
(二)社会层面顺应
社会文化语境是语境在社会文化上的体现。社会文化语境较为复杂,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社会文化是由人类所创造的,其具有地域性、种族性和集合性特征。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际手段,对人类在社会中的一切行为起指导性作用,同时影响着社会和文化凝聚力之间的一致性。《哪吒之魔童降世》虽是由中国传奇故事改编所制成,但该电影仍是对中国社会产物的体现。而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社会背景大不相同,各国社会背景下的社会产物也不尽相同。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选择与源语及目的语相适应的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语言表达形式,以此达到社会层面的文化语境顺应,并向外国观众阐释电影中的社会文化。
例二:1.多谢师尊栽培。You can count on me master. Thank you so much.
2.我是你的师叔。So I'm a friend to you! I know your master!
此例中出现了两个相近的称呼,“师尊”及“师叔”,汉语中“师尊”是对老师及师傅的尊称,该影片中指的是元始天尊,其为道教崇拜的最高神灵,其门下有十二弟子;而“师叔”指的是师父的师弟,此例句中指的是申公豹,哪吒的师父是太乙真人,申公豹及太乙真人均为元始天尊弟子,申公豹自称是哪吒的师叔。因此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汉语中一词之差其含义也不尽相同,“师尊”及“师叔”汉语中的含义相差甚远。而在英语中并没有区分“师尊”及“师叔”的含义,翻译团队均译为“master”,该词指的是技艺或绝活方面的专家或老师,对于在西方文化背景下长大的观众来说,他们只需要理解代际关系,“master”就是对师父的统称。但汉语中并非如此,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中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故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顺应了目的语的社会文化语境,充分考虑到外国观众的社会文化需求,完整地传达出源语的语境。
三、结语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不仅归因于其优质的画面、生动形象的人物设计、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元素,同时也离不开其优秀的字幕翻译。翻译团队遵循文化语境顺应原则,选择源语与目的语相适应的文化语境及翻译策略以此达到顺应的目的,且整合大量的西方国家文化元素,适应外国观众的表达习惯及审美。该理论既有利于准确地传达影片中的文化元素,又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 Jef. Pragmatics as a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M].A ntwerp: 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Association,1987.
[2]何自然,谢朝群,陈新仁.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关孜慧.文化语境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
[4]王振,郑颖.国漫电影“走出去”字幕翻译研究——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J].传媒论坛,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