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与非定向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比较研究
——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
2020-06-11田赛男戴润婕游星宇
田赛男,戴润婕,游星宇
(衡阳师范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一、问题提出
衡阳师范学院自2015年起实施《湖南省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政策》,开始招收定向师范生,他们在招生来源、培养方式与毕业出路方面都有其特殊性。本研究主要调查衡阳师范学院定向与非定向师范生在教师职业认同感上的差异,分析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职业认同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与期望一致,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1]。教师职业认同是师范生自我同一性构建的重要内容。根据研究,职业认同感包含职业效能、职业期望、职业意志;职业效能是指师范生对师范技能的掌握程度;职业期望是指对教师职业的工作期望,包括发展空间、工作地点及自身教学工作等的期望;职业意志是指师范生对今后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倾向性,是否愿意长期、认真持续从事教师职业的程度[2]。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以衡阳师范学院各二级学院的师范专业定向师范生与非定向师范生为研究对象,组内成员共同编制《衡阳师范学院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问卷》。该问卷共31题,包含职业效能、职业期望、职业意志三个维度。共发放问卷410份,回收有效问卷405份(男生129份,女生276份),有效回收率为98.78%。问卷调研后使用SPSS 19.0进行数据录入和相关数据的处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访谈调查,选取8名师范生作为访谈对象,其中定向师范生与非定向师范生各2男2女,进一步了解问卷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获得更加真实、全面的调查结果。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为研究各题在定向师范生与非定向师范生上的差异,对其在定向与非定向师范生上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由表1可得,p(7.作为一名师范生,您认为是)=0.017<0.05,t=-2.395;p(11.您认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实现您的人生价值)=0.011<0.05,t=-2.564;p(职业意志)=0.000<0.05,t=-4.419;p(22.作为一名师范生,您会时常以一名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吗)=0.020<0.05,t=-2.344;p(23.如果毕业后就可以当一名中学教师,那您打算考研究生的愿望是)=0.000<0.05,t=-4.164;p(24.您有长期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打算吗)=0.016<0.05,t=-2.427。
结论1:在上述教师职业认同感的三个维度中,非定向师范生均好于定向师范生,但两者在职业意志维度上的得分都偏低。
由表2可得,男生中,p(职业意志总分)=0.017<0.05,t=-2.465;p(23.如果毕业后就可以当一名中学教师,那您打算考研究生的愿望是)=0.002<0.05,t=-3.188;p(24.您有长期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打算吗)=0.004<0.05,t=-3.004表明男生中在这些题目上是否为定向师范生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非定向师范生均好于定向师范生,且女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在三个维度上均好于男定向师范生。女生中,具体表现为除非定向师范生认为教师技能课需要更多时长外,其余题目非定向师范生均好于定向师范生。
表1 定向与非定向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总体情况比较
表2 定向与非定向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性别差异分析
结论2:在上述教师职业认同感的三个维度中进行男女比较,女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普遍好于男师范生。
结论3:定向师范生在职业技能维度上高于非定向师范生。
四、原因与相关建议
1.该校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志受未来就职地域的影响
通过对问卷有效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衡阳师范学院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志现状基本上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影响因素之一是未来就职地域在农村还是城市。在访谈中针对这一问题了解到:由于农村条件较为艰苦且教师的福利待遇也与城镇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很多师范生不愿意去农村从教。而我国农村教师缺口较大,近些年国家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努力提高农村教师待遇,鼓励师范生到农村任教。因此,学校针对这一现象应切实加强对在校师范生教师职业意志的培养,可以榜样激励、见习参观、实习体验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教育是一项光荣而幸福的事业,不论农村还是城市都大有可为。
2.学生报考时志愿心智不成熟,且家长与学生本人对定向师范生政策的了解不充分,是衡阳师范学院定向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偏低的重要原因
衡阳师范学院自2015年起招收初中起点的本科定向师范生。通过调查发现:有47.8%的定向师范生愿意毕业后回生源地任教,但仅有27.21%的定向师范生愿意在政策规定的时间内从教,甚至仅有16.18%的定向师范生表示如果重新选择还会选择定向师范生。结合实际分析,当初报考定向师范生时学生的心智不够成熟,对未来的职业并没有充分考虑,填报志愿大部分受家长意志的影响;在专业的选择上,受到各县教育局培养计划的限制,很多学生也没有遵从自己的兴趣。因此,部分学生经过在初等教育学院两年的学习,才发现并不是很喜欢自己的专业,或者并不想当老师,导致教师职业认同感偏低。因此,学校或当地教育局工作人员在进行定向师范生招生工作时,应加强对相关政策的宣传与解读,让学生和父母能准确且全面地了解定向师范生招生计划、培养方案、未来服务要求等,让学生入校前就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充分的准备。
3.定向师范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尚在探索阶段,是导致职业认同感低的外部原因
衡阳师范学院对定向师范生实施“2+4”的人才培养方案,即学生在初等教育学院进行两年的高中知识学习,再通过入学考试进入本科阶段进行专业学习。在定向师范生的访谈中发现部分教学职业技能课程在两个阶段有所重复;由于前一阶段的学习内容相对普通高中课程过于简单,且部分理科专业课缺乏教学器材,教学效果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导致学生高中阶段的基础薄弱,到了本科阶段学习本专业课程时相对吃力,在一定程度上给定向师范生造成了较为强烈的学业压力,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学校应加强初等教育学院的教师队伍建设与改善教学条件,加强高中阶段的教学,打牢基础,做到学科知识专门化,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学校应加强两个阶段的衔接,做到学习内容有梯度、不重复。高中阶段的培养以学科知识为主、技能培养为辅,可选择性借鉴普通高中的教学及管理模式;两年学习后的学业水平考核可制定相对严格的标准,做到真正有筛选;进入本科阶段后,学校应针对公费师范生的特点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力求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有合理的比例,增加实践性课程,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教师职业技能,提高从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