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教学中翻转课堂运用例谈
——以《再别康桥》教学实践为例

2020-06-11钱锡银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再别康桥小节意象

钱锡银

中职语文教学,作为学生的基础学科,对中职生就业及提升工作能力作用重大,课堂教学更应运用新的理念,尝试用翻转课堂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的高效。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及可行性

在“互联网+ 教育”的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发展与完善,“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与推崇。综合相关的文献资料,“翻转课堂”的概念可以解读为: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包括微课、课件、视频音频等资料,完成简单知识点的自学;学生课中以小组为单位,就学习环节遇到的问题相互探究与讨论,小组内部达成共识,在课堂展示,小组互评,教师适当指导,以让学生达到知识的内化;课后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环节完成相关的总结与反思,为后面课程的学习提供了保障。

针对“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笔者曾经运用问卷星,在全市的中职学校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问卷共2 份,一份是“翻转课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现状的调查(学生版)”,另一份是“翻转课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现状的调查(教师版)”。“学生版”的有效问卷共34761 份,通过问卷的分析,笔者发现全市中职学生对“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比较了解,并且大多数学生愿意在中职语文学习中使用该模式。在课前预习阶段,学生认为教师可以提供各式各样的教学资源,如教案、ppt、微课、试题、网络链接等资源丰富学生课前自学;在课堂中,学生希望老师进行头脑风暴、小组任务与讨论、学生操练、测试等多种活动促进自身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让自己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学生认为“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优势有很多,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积极性以及活跃课堂气氛等。在现阶段,比较多的中职学校有比较完善的信息化资源平台以供“翻转课堂”使用,学生自身也愿意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等电子产品进行学习。学生还多次提到各科作业不多,有非常充裕的时间进行“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而“教师版”的有效问卷共385 份,通过对问卷的分析,笔者发现大多数中职语文教师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前景良好,认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适合使用“翻转课堂”,并且愿意在语文教学中使用这种新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的优势有很多,例如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的提升等。与此同时,“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促使教师自身要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当前东莞市大部分的中职学校基本具备了以供“翻转课堂”使用的各种信息化教学平台,而教师又能比较好地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辅助语文教学,这又为“翻转课堂”的广泛使用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综合以上2 份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笔者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师生中拥有比较好的群众基础,教师可以尝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使用并推广。

二、以《再别康桥》教学实践为例

笔者曾经多次在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面将以《再别康桥》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学情分析:

本次课授课对象是美术设计专业一年级学生。本专业男生较多,他们积极参与、思维活跃;他们喜欢尝试、乐于表现;他们热情阳光、创意无限。本班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不错,但诗歌品读能力较弱,因此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去品悟诗歌之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独特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以自主体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阅读鉴赏中,探究诗歌的意象,把握诗歌的情感意蕴,感受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物象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进一步理解意象。

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诗歌的意象,把握诗歌的情感意蕴。

教学难点:学会使用物象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进一步理解意象。

教学设计理念:

基于“翻转课堂”的理念,重视课前自主学习,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学做结合,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融合专业,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教法和学法:

教法:诵读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环境资源:

信息环境:seewo 白板5、超星学习通、“为你读诗”APP、班级优化大师、平板、网络。教学资源:微课、电子相册、配画。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1.学。学生登陆“超星学习通”平台(输入邀请码1508944 可进入班级),完成相关的预习。预习资料有:(1)教材助读:作者介绍,写作背景,新月派简介。(2)朗诵指导:生字词注音,划分节奏。(3)微课:《徐志摩的康桥情结》。(4)课外拓展:志摩的诗3 首。学生根据自身掌握情况,可以一次或多次反复学习预习资料。

2.做。学生看完了所有的预习资料后,需要完成导学案。导学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预习自测,需要学生独立完成,这部分是将预习资料中的部分内容挖空隐去,让学生根据回忆填写。另一部分是合作探究,这部分需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设置的问题是: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小节来品读和鉴赏,可以参考如下格式:我们组最喜欢第_______ 小节,这一小节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内容,选取了_________景物,使用了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情感。

学生在完成第一部分预习自测题时,学习通平台会马上给学生打出分数,学生可以立刻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第二部分合作探究题,学生只要把答案上传到学习通平台,教师可以立刻查看,然后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设计更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活动。

3.问。学生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先在组内讨论解决,如果商讨后没有解决方案的,可以通过学习通平台向教师提出,教师及时给予解答。

4.课前准备工作。(1)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录制音频上传到“为你读诗”APP。(2)全班分为6 个小组,分小组合作探究,根据诗意,为每小节配画并为每小节制作电子相册。课前的自主学习阶段是“翻转课堂”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步骤,此环节是能够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课堂知识内化

本环节是在课堂上进行,实施过程如下:

1.朗诵:展示学生课前录制的“为你读诗”音频,让学生明确朗诵要符合三个要求,分别是: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读进感情。然后全班配乐朗诵(两个领诵、小组诵和全班齐诵相结合),让学生在反复朗诵中疏通字词障碍,把握诗歌节奏,体会作者情感。

2.任务:展示各小组为诗歌每一小节的配画,让学生找出本诗的意象。

以上7 幅作品是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而进行的配画,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和配画,很容易地找出了每小节的意象分别是云彩、金柳、青荇、一潭、天上虹、长篙、星辉、笙箫和夏虫。

3.讲解:教师选取“金柳”意象,引导学生如何分析意象。

4.展示:学生回忆微课内容,上台简单复述《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5.探讨:学生选取感兴趣的意象,小组合作探究,结合学生课前制作的电子相册,上台汇报讲解。各小组汇报结果如下:

第一小组:我们组选取的意象是第一小节的云彩。诗人明明是再别康桥,但却写到“作别西天的云彩”,云彩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飘洒的云彩,难舍的离愁,营造出了一种诗人缓步离开飘然而去的意境。抒发了作者依依惜别之情。

第二小组:我们组选取的意象是青荇。油油的青荇在康河里愉悦自由地生长,诗人心甘情愿地化身为一条无名的水草,永远自由在康河的柔波里不想离开,甘心一词写尽了诗人对康桥的欢喜和眷恋之情。

第三小组:我们组选取的意象是天上虹。彩虹很漂亮,但是很短暂,对于易逝的东西,诗人想要留住,所以才去寻梦,诗人只能将梦温柔地撒播在康河之中,让这梦慢慢地荡漾和沉淀,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无限地爱恋。

第四小组:我们组选取的意象是星辉。我们想象一下,满天的星星,船上只有1 个人,撑着长篙,轻轻地拨动着水面,来到喜欢的地方,心里高兴,放开喉咙,尽情歌唱,此时诗人的内心是欢快愉悦,情感达到最高潮。

第五小组:我们组选取的意象是夏虫。诗人想到今晚就要和康桥离别,诗人情绪顿时低落下来。连夏虫也体会到了这种离别之情,也为诗人保持沉默。此时无言是最伤感最眷恋的离别,表达了诗人的低落静默之情。

第六小组:我们组选取的意象是第七小节的云彩。云彩本不可以带走,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不带走一片云彩,诗人不忍心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深情,更依依不舍。

此环节是本次课的重要内容,目的是利用任务驱动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找出意象,理解主旨,感受作者的情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任务解决的过程即为教学重点难点的克服过程。

6.你问我答:每一小组汇报讲解完之后,其它小组对本小节有疑难问题的,可向汇报的小组进行提问,汇报小组的成员要解答疑问。

7.仿写小诗:参照《再别康桥》,试写一首《作别学校》的小诗,自选意象,仿写2 句或2 句以上。此环节是巩固学生对意象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部分优秀作品如下:

(1)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作别楼上的课室。

(2)那阳光下的跑道,是烈日中的好友。

雨滴下的球场,在我的心头回放。

(3)那草地上的字碑,不是摆设,是校象征;

伫立在绿草间,沉淀着雄鹰似的梦。

(4)那屹立在空中花园中的水塔,是点缀校园中的一抹色彩。

映在脑海里的风景,在我的心头荡漾。

(5)那雨后的灌木,是夏日中的舞者。

倒影里的微波,在我的心头荡漾。

(6)我轻轻地招手,作别校园的跑道。

跑道上的艳影,在我的心头绽放。

在课堂知识内化的过程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教师在此过程中只需要观察学生的表现,观看每个小组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果小组存在困难,教师可以及时给予指导。

(三)课后总结反馈

1.评。结合班级优化大师软件,让学生自评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小组互评表现较好的小组以及进步明显的小组,最后老师对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和过程进行总体评价。综合以上内容,得出每位同学本次课的成绩。

2.思。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思考自己在本次课中掌握了什么知识点以及在学习中还存在的疑惑。学生把思考结果提交到学习通平台。此环节一来可以让学生反刍知识,找出疑问,二来可以促进教师进行反思,优化教学内容。

三、结语

本次课是基于“翻转课堂”的理念,教师课前通过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课前完成了基础知识点的自学。课中通过各个环节,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增强了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内达到知识的巩固和内化。课后学生通过在线研讨、交流,即时在平台反馈了学习效果。

《再别康桥》的教学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笔者认为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部分教师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观念等因素都在影响着“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广大的中职语文教师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开拓,以让“翻转课堂”发挥最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再别康桥小节意象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羌族萨朗舞歌巴茸的音乐分析
——以羌族舞歌《叶忍》为例
快把我哥带走
基于UMU平台的语文互动教学探究——以《再别康桥》一课教学为例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意象、形神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
论述《再别康桥》中意象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