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沁园春·雪》的跨媒介阅读教学设计

2020-06-11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雪景媒介诗歌

孙 琪

当前,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现代大众传媒发生了嬗变。文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而电影、电视等图像媒介以狂欢化的姿态,进行着大批量、高速度的信息输出。“读图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发出了新的挑战。受身心年龄特征的影响,当代青少年对审美的追求更注重于感性化。因此,他们不再单单停留在纸质的文字阅读,而更倾向于刺激感官、形声并茂的图像阅读。因此,以文字为媒介的语文教材,面对多种媒介融合的语境,该如何开展跨媒介阅读,是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亟需思考的问题。“从文本理论的视角来看媒介,我们可以把所有媒介的呈现都看作是一种广义的文本”。[1]基于此,所谓的跨媒介阅读即是“同一题材具有两种或者多种媒介间的美学呈现形式,受众利用二者之间的互文性,提升对题材的体认”[2]。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把握课文的基础之上,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利用多种媒介的优势,呈现出文字所不能呈现的多重感官环境,进行深度教学。从而,实现文字、图片、音像等不同媒介语言之间的转换融通,让它们在交互统整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字文本。然而,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语文课堂已经广泛使用了多媒体,虽体现了多种媒介运用之“多”,却未能真正实现各个媒介之间的“跨”。如大部分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多是对学生直观展示了图片、音像,并没有根据具体文本的体裁、内容等方面的特点,适时发挥图像媒介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而破坏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情境和学生超越现实的想象力。

下面,笔者就将以教学《沁园春·雪》为例,从影视媒介助力诗歌阅读的角度,谈谈教师如何设计跨媒介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视听点拨,建设声色课堂。

一、教材研读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写于1936 年2 月的一首咏雪抒怀之诗作,分为上下两阕。上阕集中描写了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熔写景、抒情为一炉,意境壮阔,气势恢宏,胸襟豪迈,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和作为革命领袖的雄心壮志。在讲解上阕写景的部分,品味语言美、意境美是教学的重点。结合时代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从雪景中把握作者的豪情是教学的难点。为了实现上述的教学目标,教师沿用的多是从分析意象到把握意境,从品味语言到感悟情感的传统诗歌阅读教学模式。然而,这种程序化、技术性的分析,往往缺乏了教师个性化的解读,学生的情感无法与文本产生共鸣,很难深入地领悟到作者蕴涵在雪景中的情感。

鉴于此,笔者在跨媒介的视域下创新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相应的思考。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为一首诗歌,它是由一个个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组合而成的。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所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和联想。让他们沿着“意象——意象群——意象系列——意境”的逻辑轨迹,将一个个印刷文字表面的机械组合,在头脑中加工联结,形成具体可感的画面。而影视作品的叙述,同样也是通过镜头与镜头的拼接组合,形成动态的画面而完成的。再有,诗歌语言通过语法、修辞格,增强了表达效果,使其诗歌的意境充满了声色和动感。而影视作品同样注重表现技巧,充分运用了声音符号、色彩符号等镜头语言。最后,思想是任何艺术作品中的生命,诗歌和影视作品都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因此,运用影视媒介来解读《沁园春·雪》是完全可行的。

二、课前准备

课前给学生准备关于电影知识的资料卡片,使其明确:1.景别的概念及其划分。“景别是指由于摄像机与被拍摄对象的距离不同,造成被拍的对象在画面上呈现出范围大小的区别”。[3]由远至近,景别的范畴一般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2.电影中镜头的调度、色调的选取与情感表达具有密切联系。在电影中,摄影师通过交替使用各种不同的景别、色调等,利用复杂多变的镜头调度,从而使影片的情感表达更具感染力。这一环节使学生对影视媒介的特性及其镜头语言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其跨媒介解读课文提供能力支撑。

三、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安排在(义务教育教科书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该单元学习诗歌,导读处明确要求教学主题为“活动·探究”,任务导向是“自主欣赏”,即学生学会独立阅读诗作,“涵咏品味,把握诗歌意蕴,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因此,秉着学生自主思考为主,老师讲解为辅的原则,在跨媒介的视域下,笔者设计了两大教学环节“先声夺人”和“视听点拨”。

“先声夺人”环节,先让学生当听众,教师介绍必要的背景知识,为接下来学生自主鉴赏,进行跨媒介阅读蓄势。首先,教师通过播放电影《长征》片段导入新课。用影视媒介的跨越时空性、直观形象性,从课堂的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其进一步把握作者情感,提供必要的历史背景和动力支撑。

在“视听点拨”环节中,学生是导演,成为了学习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通过运用已有的镜头语言知识,以拍电影的方式来鉴赏诗歌,让其对诗歌镜头的景别、画面的动感、色彩的运用进行逐一分析。需要注意的是,用影视媒介的镜头语言解读文本,进行跨媒介阅读,“跨媒介”是方法而不是目的,“这种阅读行为应当始终立足于语言文字的学习,其它媒介必须服务于语言的提升”。学生并不用掌握多么高深的电影知识,而是要通过影视媒介,更好地理解文本。在这个环节,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促进者,应当充分地选取适宜的视听资源,对学生进行相机点拨,调动他们的多元智能,促成其想象力的生发。

四、教学过程

(一)先声夺人:让学生当听众

播放《长征》视频进行新课导入,让学生穿越时空。这首诗写于1936 年2 月,其时代的久远,让学生很难从雪景中体悟到作者的豪情壮志。这就需要教师向学生介绍一定的背景知识,然而纯口头上介绍历史总是枯燥乏味的。因此,想让学生更加贴近诗人的年代,快速进入课堂的学习状态,观看记录相关年代的影视资源成为了最佳的教学手段。在看完视频,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绪之后,教师再进一步明确该诗的写作背景:(1)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2)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大规模的抗日救亡运动重新高涨;(3)1935 年10 月,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于1935 年10 月胜利到达陕北;(4)毛泽东将率领红军东渡黄河,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这样以来,学生才能具备更强烈的情感动力、更深入的背景知识,展开进一步的学习。

(二)视听点拨:让学生当导演

1.提取镜头,把握行文

上阕以“北国风光”为总领句,诗人先写眼前冰封雪盖的银色世界,再写雪后初晴的想象之景,视野相应地发生了转换。虚实结合、详略得当,描绘出多姿多彩的北国雪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提取、联结描写雪景的各个镜头,可以让学生在轻松中掌握诗人行文的思路,把握写景的立足点及其变换,从而对“北国风光”这幅画卷有一个整体的感观。

(1)师:“北国风光”是上阕的总领句,展开了对雪景的描写。请大家仔细阅读上阕,提取出其中主要的镜头。并进行思考,如果你是导演,每个镜头你会分别用什么景别来进行拍摄,理由是什么。

明确:提取出主要的镜头有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②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③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①运用互文的手法,从广阔的视角,概括描写出北方大地的广袤和雪景的壮丽,表现出意境的开阔、气势的宏大,应是全景;②③都是对雪景具体的描绘。②由“望”字领起,所以应该是中景。③由“看”字领起,所以应该是近景、特写。

(2)师:对于镜头②,你会用什么角度进行拍摄(俯视、平视、仰视),它与镜头①有什么联系。

明确:因为镜头②由“望”字领起,“望”具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因此镜头应采用俯视的角度。镜头②是对镜头①进一步的具体展开。“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分别照应①镜头的“千里”“万里”。长城之长,从南到北跨越,黄河之广,自西向东奔腾,续写了地域的辽阔。“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了①镜头中的“雪飘”“冰封”,续写了北方气象的雄伟壮观。

(3)在提取的这些镜头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把这些虚实相生的镜头进行联结,从诗人情感的角度上作何理解?

明确:①②是对北国雪景的实写,而②中实写的部分,“望”到了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这远非诗人目力所能及,说明诗人视野在眼前景物之下作了进一步的延伸,已经有了部分想象的成分。而③从②直接跳转到对雪后初晴的想象,则完全是虚写。“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画面如同电影中的心理蒙太奇,即通过画面的组接,展现出人的内心世界。随着诗人豪迈意兴的步步高涨,情绪越发浓烈,从而对雪景的描写也完全超脱现实,彰显出诗人博大的胸怀,豪迈的气概以及对光明的革命前景的憧憬。

在学生提取、联结雪景镜头的过程中,教师相应地放映对应的图片,展示出各个镜头拍摄景别、角度的不同,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梳理上阕的行文脉络:

2.跃动画面,研读语言

这首词对雪景的描写细致入微,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方式,表现出雪景的音响变化。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之中,声音符号得到了凸显,与图像符号相得益彰,使整个雪景图充满了生机盎然。教师可运用视频、音频资源,对学生进行视听点拨,刺激他们的感官,使其充分地感受到诗句中的声画语。

教学片段:

师:在作者所“望”见的“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幅画面是静景,还是动景,为什么?

生:是静景,因为长城的里里外外,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黄河的上上下下,因为结冰已经被封冻了。

师:“惟余”“顿失”说明了什么?

生:“惟余”说明了大雪覆盖之广,雪积的之厚。“顿失”说明了寒威之强烈,黄河结冰之快,让人猝不及防。

师:那在未下雪结冰之前,黄河应该是怎样的,从哪读出来的?

生:黄河应该是波涛滚滚的,从“滔滔”读出来的。

师:如果要把这个雪飘冰封的过程拍成动态的画面,除了要让观众在眼睛中“望”到,还应该让观众体会到什么?

生1:还应该让他们从耳朵中听到未冰封时黄河咆哮而下的声音。

生2:还会听到北风凛冽“”呼呼——“”刮的声音。

(教师趁势播放视频,视频中蜿蜒万里的长城在大雪纷飞中,被覆盖为白茫茫一片。波涛滚滚的黄河在寒威紧逼中,立马结冰封冻。配音也从水流咆哮而下的声势,突然水流声顿无,只剩下刮北风的声音。)

师:这句话表面是静景,但“惟余”“顿失”二词实则静中有动,从视觉的动势、听觉的声势,描写出北国雪景的壮阔宏大。让我们把这种从动到静的气势读出来。

生: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重读“惟余”“顿失”,语气高亢热烈)

3.明晰色调,体悟情感

色彩是影响视觉的第一审美对象,它能对人的视觉器官产生最直观的刺激,从而引发大脑进行联想和想象,把已有的经验、知识与色彩概念进行比照分析,以此接收视觉上所传递的情感信息,引发强烈的心理共鸣。不同的色彩,蕴涵着不同的情感效应。因此,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把握作品的色彩变化、光影交替,从而体悟作品的情感主旨。

(1)师:如果你是导演,这首诗的色调选取应该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或者是明暗交替的?为什么?

明确:是明暗交替的。“须晴日”之前,该诗的景象是冰封雪盖的群山和高原,呈现出一片白茫茫之景,应是冷色调。“须晴日”之后,是作者对雪后晴日当空展开的想象之景,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应是暖色调。

(2)师:电影中不同的色调变化,映衬出人物心境的变化。结合时代的背景,揣摩诗人的心境,诗歌色彩基调的转变有什么蕴涵?

明确: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①大规模的抗日救亡运动重新高涨,中国人民正奋起抗日。②作者率领的长征部队经过艰苦卓越的长期跋涉,终于胜利到达陕北。③作者将率领红军东渡黄河,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革命必将从黑暗走向光明,因此诗歌的色彩也从冷色调转为暖色调。词中所描写的雪后初晴之景,色调清新、娇艳,一切都出于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强烈的热爱之情,更表达出作者立志于建功立业的意气风发,对革命前景充满希望的坚定信念。

4.声色入境,发挥想象

在《沁园春·雪》的跨媒介教学过程之中,教师绝不能抢在学生头脑形成具体可感的画面之前,直接展示出雪景的音像,替代他们思考的环节。为确保学生想象力得到生发,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可再次进行视听点拨,让学生对表象做分析、整合和概括。

配合着文本描写“北国风光”是从冰封雪盖到雪后放晴展开,教师相应地播放由深沉到明快的音乐。学生在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读上阕,边读边把描写北国雪景的文字转换为形象的画面,在大脑的荧幕上放映出来。教师提示学生分三步发挥想象,沿着“意象——意象群——意象系列——意境”的逻辑轨迹,进入诗歌的冰雪世界,把握诗人的豪情壮志:

(1)勾勒大致的形态,将长城、黄河、群山、高原广阔分布。

(2)根据拍摄的景别、角度,使静态的画面动起来,北风呼啸、大雪飞舞、群山舞动、高原奔驰,再到冰雪融化。

(3)结合时代背景,为画面渲染色彩,从冷色调过渡到暖色调,从冰雪世界的冷色调过渡到红装素裹的暖色调,最终在头脑形成一幅多姿多彩、形声并茂的雪景图。

猜你喜欢

雪景媒介诗歌
诗歌不除外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书,最优雅的媒介
《雪景山水图轴》
《雪景寒林图》
《雪景山水图》
诗歌岛·八面来风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雪夜遇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