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期间涉警舆情的传播分析
——以“警察牺牲”主题为例

2020-06-11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阜蒙县辽宁

刘 彬

(江苏警官学院,江苏·南京 21003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社会心态悄然发生变化,相对剥夺感在不断增强,社会不公平感在蔓延,而由不对等的社会权力导致的社会焦虑与对抗情绪也不同程度的显现出来。颇具代表性的是医患关系、警民关系在不断恶化,警察和医生往往成为社会怨气的出气筒。医生和警察在遭受“污名化”的同时,身体也在承受不该有的伤害。今年始料未及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出现,人们都蜷缩在家中避险,但恰恰是医生和警察挺身而出,成为最美的逆行者。在疫情期间忘我工作,而有些人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民警辅警牺牲已超过50人。下面以公安民警辅警牺牲舆情为例,对此进行舆情的传播研究,借此分析公众对警察态度的变化,希望可以成为重塑警民关系的转折点。

一、舆情传播概况

本文截取了2019.12.24——2020.3.13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清博舆情分析系统采集“警察牺牲”数据进行分析,共获取信息总量是49355条,见图1。

图1 舆情传播总数

其中出现三次高峰,第一次是2月1日信息量达到峰值12088条,第二次是2月4日信息量4537条,第三次是3月3日信息量5096条。2月1日之所以出现第一个高峰,在于 “6天7位战友倒在了抗疫一线” “8名警察牺牲在疫情防控一线”等类似警察牺牲和缅怀的博文出现,导致大量的转发和评论。参与传播的政府媒体主要是网页和头条号,像枣庄网警巡查执法、人民公安报、盐城交警、中国警察网等,其中政法类媒体较多。2月4日微信公众号文中“武汉肺炎爆发13天,牺牲人员生前照曝光:这世上,哪有什么英雄!”作者用悲悯的心情来致敬疫情发生以来牺牲的各位烈士,获得了广泛的转载。3月3日“辽宁阜蒙县一名民警牺牲在疫情防控一线”“ 黑龙江一32岁辅警牺牲”“ 河北41岁民警牺牲在疫情防控一线”陆续新闻的报道,以“悲痛!辽宁阜蒙县一名民警牺牲在疫情防控一线”为例,传播渠道主要是以微博为主,但是在微信和网页客户端也有少量的传播。从舆情总量来看,网民对“警察牺牲”关注度较高,传播较快、范围较广。

二、舆情传播特征

(一)议题来源渠道广泛

在“警察牺牲”舆情传播过程中,传播渠道多样,每种渠道因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呈现出不同特色。例如短视频传播,网民非常具有“现场感”和“代入感”,仿佛身临其境置身其中,像平安湖北的微博视频【#湖北12万民辅警的抗疫40天#】,用短视频的形式展现了“隔离封控、收治转运、帮扶群众……40天,湖北12万名民、辅警启动近1000个小时的超长“待机”,从50后爷爷警察到95后警营“小花”,以日均过“万”的步数,守护自己的城、自己的家。没有生来英勇,只有选择无畏!”让人看后非常动容。又如@央视新闻【#疫情期间49名公安民警辅警因公牺牲#转!致敬!】短视频,网友@灯火三眠在下面深情评论:“英雄的外衣之下,他们又是谁的父亲,又是谁的孩子。”

在传播渠道中占比最高的还是微博和微信,下面通过对微博和微信的传播特点进行比较,来探讨它们传播优势。

1.信息总量

在“警察牺牲”舆情的传播过程中,可以看到微博是舆情传播非常有力的渠道,它因为用户多,使用方便灵活,虽然字数较少,但却灵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意见,在涉及“警察牺牲”这类信息时,受众表达更多的是哀思和缅怀,因此首选微博,微博所占比例为66%,其次是微信占15.34%,见图2。微信信息总量是7554条,涉及5799公众号。微博信息总量是32571,涉及25658微博号,微博平台因为数据量巨大,呈现单峰分布,而微信由于信息数量少,呈现多峰分布,微信发布量的几次波动显示了舆情的进展和趋势,微博局部事件难以显现,但总的趋势和微信趋同,见图3、4。

图2 平台分布

图3 微信信息总量

图4 微博信息总量

2.传播路径

微博凭借“短、简、快”的特点,可以进行即时化、碎片化、多元化的立体传播(1)张玥,孙宵凌,朱庆华.突发公共事件舆情传播特征与规律研究——以新浪微博和新浪新闻平台为例[J].情报杂志,2014(4).,以“8名警察牺牲在疫情防控一线”博文为例,传播路径如图5,可以看到传播的渠道主要集中在微博上。其中转发数为82043,评论数为72961,点赞数为1958087。

2月4日微信公众号文中“武汉肺炎爆发13天,牺牲人员生前照曝光:这世上,哪有什么英雄!”传播路径如图6,传播渠道集中在微信上。微信传播呈现“圈层化”的闭环传播模式。

图5 “8名警察牺牲在疫情防控一线”传播路径

图6 “武汉肺炎爆发13天,牺牲人员生前照曝光:这世上,哪有什么英雄!”传播路径

3.来源媒体

舆情传播过程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结合形成双重舆论引导力。政府媒体和自媒体相互作用形成共振。(2)毕宏音.网络舆情的基本共识及其动态规律再认识:多维视角考察[J].重庆社会科学,2019(1).微信认证账号占72.7%,未认证账号占27.3%,见图7。微博普通个人账号占77.97%,政府认证占12.8%,见图8。

图7 微信认证账号

图8 微博认证账号

其中需要关注的微信活跃账号是龙视新闻在线、河南法制报、大河看法、别样领花、蓝衬衫们、军武快递和多棱镜。不容忽视的影响力账号,如中央政法委长安剑、新闻夜航、共青团中央、澎湃新闻、FM93交通之声、杭州交通918和南方都市报,这些账号的传播力指数WCI都在1500以上。

微博的活跃账号是武汉房姐、Empty_De555759、有极乐、黄胜友、我的微博请叫闫先生、打拐志愿者、是不是小吴。影响力账号是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环球时报、腾讯视频、紫光阁、人民网,中国气象数据网,这些账号的BCI都在1300以上。

这些活跃账号和有影响力账号都在舆情的传播过程中起到助推的动力,也是舆情传播的重要节点。

4.情绪分布

在微信情绪分布上,“武汉肺炎爆发21天,牺牲人员生前照曝光:这世上,哪有什么英雄!”类似文章531篇,清博舆情系统把它归类为“愤怒”情绪中,其实这种情绪的判断还不是很准确,而且有些文章的无关内容干扰也造成了情绪判断的错误,例如“‘你有文化没有?口罩防不了病毒’贵阳大叔上街不戴口罩还这样说!”类似文章65篇,系统把它归类为“恐惧”情绪中,这都不准确。结合人工判别和清博舆情系统,就舆情总体研判,情绪主要集中在赞扬和悲伤上。

图9 微信情绪分布

图10 微博情绪分布

5.内容分析

微信关注的主题词主要集中在疫情、辅警、公安上,见图11。微博关注的关键词是疫情、辽宁、阜蒙县,见图12。

图11 微信热门关键词

图12 微博热门关键词

6.区域分布

微信发布地区居于首位的是河南,其中发布信息的账号有平安焦作、潢川县司法局、焦作政法、中共嵩县县委政法委、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孟津政法等,注册地点在河南,见图13。

微博发布地区最多的是湖南,其中发布信息的账号有涟源法院、浏阳公安、湖南高院、怀化警务、邵阳县公安、湘西州凤凰县交警、娄底交警直属一大队等表现比较活跃,注册地点在湖南,见图14。

图13 微信发布分布

图14 微博发布分布

微信文章提及最多的地区是湖北,谈到警察牺牲联想到疫情救助,所有多次提到疫情所在地湖北地区,见图15。

而微博却不然,提及最多的是黑龙江,这是因为最近的新闻是黑龙江的一名辅警牺牲。因此微博#黑龙江32岁辅警牺牲在战疫一线#相似文章就达到1115篇,见图16。

图15 微信提及分布

图16 微博提及分布

通过微信和微博提及区域可以看出它们传播内容的差异,微博以短小精悍、反应速度快的特点,会及时抓住最新的、最敏感的信息。另外,微博用户数量众多,参与度高,围绕最新话题很快就能形成舆情的爆点。

(二)公众情绪情感正面为主

情绪是促使舆情事件传播与扩散的驱动机制(3)张淑华.失范与失控:公共事件网络传播的“扩音效应”研究——以“区伯事件”为例[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公众情感的表达可以加速事件的传播。社会化媒体传播的去中心化和开放性凸显了网民在舆情传播的重要性,网民对“警察牺牲”进行评论和转发,成为舆情传播的中坚力量,同时网民表达的情绪更加直接和主观。(4)赖胜强,张旭辉.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对网民情绪传播的影响机理——基于D&G辱华事件的扎根理论研究[J].现代情报,2019(9).从图17、18可以看到,对于“警察牺牲”人们表达更多的是对警察的赞扬之情和对他们逝去的悲痛,情感主要以正面和中性为主,负面情感主要是指“伤心”“悲痛”等情绪。

图17 公众情绪走势

图18 公众情感分布

像网友@毛惠云,表达了深深的哀思,见图19:

图19 @毛惠云微博截图

(三)公众议程内容聚焦

图20 关键词词云

对49355条信息进行分析发现,人们讨论的关注点主要围绕着“疫情”、“一线”、“工作岗位”、“辽宁”、“英雄”等。而关于“警察牺牲”的叙事表述和话语表达来看,人们充满了对警察的敬仰、不舍和祝福:“国之英者,一路走好”、“ 我们不要英雄 我们要你平安归来”、“ 致敬英雄,谢谢您们”、“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英雄永垂不朽”,见图20。也有警察送别自己战友的各种帖子,见表1。

表1 警察送别战友的微博

此外,人们还联想到SARS期间牺牲的民警,像“中国警察抗击非典往事:至少11位民警牺牲”文章得到了网民的大规模、高频次的转载,人们对警察正面评价得到认同。在疫情期间,民警和辅警牺牲的消息不断传来,在网络上不断传播,使得认同进一步强化。“个人经历与记忆”与“他人经历与记忆”与舆情事件的情绪情感和评价倾向性一致,构成了现阶段人们对警察良好形象的构建。

三、舆情传播效果研究

(一)信源特征

信源、信道、信息和信宿是传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四要素,其中信源要素是舆情传播的第一步。在舆情传播过程中,信宿对于舆情的再传播的意愿主要基于对信息效用的认可,而信息是否有用取决于信源可信度和信息质量。信源可信度是指受众所感受到的对传播者及其所传递信息的可信赖程度(5)Ohanian R. 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scale to measure celebrity[J].Journal of Advertising , 1990, 19(3).。信源可信程度在说服过程中有着显著的影响(6)Sussman S W, Siegal W S. Informational influence in organization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knowledge adoption[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03, 14(1).,信源特征对于舆情传播的影响主要来自其可信度。在信息内容相同的条件下, 当信源可信度较高时个体易于被说服,反之,说服成功的概率降低。信源的可信度与说服力来源于信源的专业性、确实性、和吸引力(7)Eagly A H, Chaiken S. An attribution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communicator characteristics on opinion change: The case of communicator attractivenes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5, 32(1),(8)Pompitakpan C. The persuasiveness of source credibility :A critical review of five decades evidence[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4, 34(2).。张玥等以打砸日系车突发公共事件为研究实例,结合信息采纳模型和媒介丰富度理论,从信源特征和信息形式视角出发研究微博舆情传播的影响路径,结果显示,信源特征对微博舆情传播有明显影响(9)张玥,孙宵凌,蒲正宁,朱庆华.微博舆情传播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信源特征和信息形式的视角[J].情报资料工作,2014(3).。以“警察牺牲”舆情传播为例,分析其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首先,从信源可信度来看。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2019年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截至2019年12月26日,经过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已达到179932个,其中政务机构官方微博138854个,公务人员微博41078个。全国十大机关报及网站微博榜单中,(认证信息为中国警察网官方围脖)中国警察网位列第二,传播力为86.17分,全国二十大中央机构微博榜单中,(认证信息为公安部新闻中心,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官方微博)中国警方在线位列第一,传播力为96.41分。(10)《2019年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发布[EB/OL].http://yuqing.people.com.cn/n1/2020/0117/c209043-31553643.html,2020-1-17/2020-3-15.公安政务新媒体在政务新媒体中均处于佼佼者,他们的发声通常会得到受众的普遍认可。民警牺牲的信息一般来源于公安媒体,这些媒体因为其自身信息发布的权威性,信息来源可靠,率先发声,往往会受到受众的信赖。像“8名警察牺牲在疫情防控一线”首先由@中国警察网发布。后又被@央视新闻转发,信息的可信度毋庸置疑,因此这条微博又被转发82007次,评论72961次,点赞1958074次。同时微博的粉丝数也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受众对于信源的认同度,这也是影响信息传播的重要因素。像“8名警察牺牲在疫情防控一线”又被@马苏转发,@马苏粉丝数为1712万,这条微博又被转发1863次,评论1781次,点赞6622次。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无论是政府媒体还是自媒体,它们都是影响舆情发展的重要媒介变量。

其次,从信息质量来看。基于信息丰富度理论,信息形式的丰富程度(包括文字和非文字符号上的各类形式)会对受众的媒体选择和信息传播产生影响。(11)Daft R L, Lengel R H. Information richness: A new approach to managerial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al design[J].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84, 6.

从微信的热门文章来看,见表2,文章篇幅一般较长,内容丰富,所表达的意义和情感也容易被受众所理解和接收。像关于“警察牺牲”这样主题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文章不但关注了牺牲民警,表达了哀思情绪之外,很多文章也反映了警察的工作质态,体现出面对疫情担当作为的实干精神,这些文章都很能打动受众,得以不断转发。

表2 微信热门文章

虽然说信息的接受度和信息量是成正比的(12)Schwenk C. Information cognitive biases and commitment to a course of ac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6,11(2).,微博不像微信公务号那样,用相当长的文章或故事让受众接收到足够的信息,但是微博也自有它的优势,它因为承载文章内容有限,因此在叙事上更加简洁,情绪表达上却更加饱满,同时它还有丰富的内嵌图片功能和短链功能,它会将图片、视频、网页、音乐等多种不同的形式嵌入其中,拓展博文内容的同时也激发了信息形式上的视觉线索(13)Hovland C I, Janis I L, Kelley H H. 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Opinion Change[M].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3.,调动了受众对信息的感知及记忆,增大了信息丰富度的作用。例如表情符号的运用,在热点微博上可以看到对于牺牲警察的悼念、敬意、痛心和不舍的情绪表达,表情符号多使用心碎、蜡烛、恸哭、悲伤、祈祷等,很多微博辅以视频更加打动人心,见表3。信息的丰富表达都会激发用户的评论参与度和促进用户的转发共享行为,最终将促进微博舆情的传播。

表3 热点微博

(二)信息表达

在舆情的传播过程中,信息表达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不同媒体形态各具特色,用其优势展现出信息表达的最佳方式。例如有网页用长文写追忆文章《雄鹰折翼金沙江畔 追记云南永善战“疫”殉职民警毛勇》《悲痛!26岁民警牺牲在抗疫一线》;同样也有微信公众号在圈层中传播情感的文章《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细数疫情期间让你感动的30个瞬间!》;有微博上寥寥数语却又寄怀哀思的博文【痛心!#南京90后民警牺牲在战疫一线#】;有论坛上网友的评论“向这些平民英雄致敬!”;还有短视频《30岁辅警牺牲,辅警父亲戴上他帽子》中父亲要继续儿子未完成事业的感慨。这些无论是从文字、符号、图片还是视频,每个都能深深直戳人心,让人唏嘘不已,这些信息都得到了广发的转发和评论。

(三)受众心理

关于“警察牺牲”的信息在网络上得到广泛的传播,在知识、情感和表达等方面和公众实现了交流,这主要还体现在受众心理上。

首先是信任共建。现阶段警民关系呈现出来的是平等协作、互动互惠、共同发展的良性关系。这与以往不合作、不协调、不和谐的紧张关系迥然不同。以往警民关系紧张首先表现在舆论冲突上,这其中的根源在于公众对警察的信任危机。(14)王欢.涉警舆情态势分析:根源、现状与趋势[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7(5).有些人印象中警察的负面形象是非常严重的,但是疫情之下人们的心态已悄然发生变化,在这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来临之际,受众对信息的反映通常是简单的,媒体发布的信息通常是以告知、支持、安慰和鼓励为主。人们在事件中的无助感非常强烈,一些恐慌情绪也在蔓延中。而医生、警察这样的人群在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他们已然成为人们面对未知恐慌的救助者和守护者,公众信任他们,期待他们创造奇迹,拯救大家。因此关于此类人群信息的传播,人们不再像以往那样苛责、无端猜忌、毫无根据的大放厥词甚至恶意诽谤,因为他们既怕法律的制裁同时更怕犯了众怒。

其次是情感共鸣。警察牺牲的消息牵动了亿万网民的心,上述在舆情分析中也提到了情绪情感的分布,网民正面情感占绝大多数,主要情绪是“悲伤”和“赞扬”。 因为疫情来临,没有人是不害怕、不恐慌的,但是他们能舍己为人,这种精神非常令人震撼。因此很多网友就此评价:

“没有人生来勇敢,只是因为他们身后有想要保护的人。”

“头上有警徽,你鞠躬尽瘁。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或许,他们本可以在过年时一家团圆,吃饭聚会。但他们却选择了为更多人的安全,日日夜夜和疫情抗争。谢谢您心中有人民,鞠躬尽瘁,愿一路走好!”

“中流凭砥柱,热血铸初心。莫道人间冷,霜寒有客衾。”

“我们之所以不再害怕,不再恐慌,是因为我们身后站着这样一群勇敢的人!”(15)武汉肺炎爆发13天,牺牲人员生前照曝光:这世上,哪有什么英雄![EB/OL].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OTIzMDMzNA==&mid=2650761935&idx=7&sn=a65a70ca4c84b055ba99714f44baa9e5&scene=0,2020-2-4/2020-3-15

通过这些网民的情绪表达,我们可以看到,公众和警察之间不再对立,警察是我们的孩子、父亲、兄弟,今天他们为了我们去抗击疫情,我们就要像一家人去对待他们,他们累了我们心疼,他们受伤我们难过,他们牺牲我们悲恸。

警察形象常态化建构模式就是建立在群体认知和理解的“认同”和“共识”的基础上的,虽然公众群体是存在差异,但是深层次而言,他们对警察的形象存在一定的共识。

通过对“警察牺牲”舆情的传播过程来看,信源、信息表达以及受众心理的接受程度,这些都是影响舆情传播的重要维度,同时舆情也是影响警察形象建设的重要因素。警察形象传播一方面是展示出警察形象的稳定连续的状态,另一方面通过对警察形象的理解和认同,建构一种有利于警民关系的环境。(16)范晨虹,谭宇菲.网络舆情事件对城市形象建构的影响研究[J].情报杂志,2019(12).今天在疫情期间很多干警和辅警,他们放弃了休息乃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是舆情的广泛传播使得更多人越来越理解和认可他们的工作,同时也重塑了警察的形象。未来我们也希望利用好舆情这个工具构建良好的警民关系。

猜你喜欢

阜蒙县辽宁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澳门辽宁 携手同行
辽宁舰
核心社员社会资本对农民合作社绩效的影响研究
辽宁阜蒙县玉米主栽品种的筛选
浅谈阜蒙县耕地轮作可行性办法
阜蒙县设施农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阜蒙县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立法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