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多头腋胸带改善乳腺癌病人术后皮下积液的效果
2020-06-11郭员志张一帆钱丽伟
赵 培,郭员志,张一帆,李 丹,钱丽伟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450000]
随着医学的进步,乳腺癌治疗方案由可耐受的最大治疗向有效的最小治疗发展,但改良根治术仍然占很大比例[1]。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0%~45%[2-3]。引流不畅、肩关节活动过早或过度及引流管拔除不及时是产生皮下积液的重要因素[4-5]。合理包扎、有效地患肢制动和引流是降低皮下积液发生的主要措施。多头腋胸带可以通过一定压力使切口皮瓣与胸壁更好地贴合,同时及时引流渗出液,避免术后皮下积液发生,促进伤口愈合,但其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尺寸无法调整、使用过于烦琐等。本研究在深入临床实践,结合国内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6-9],遵循简易、有效、经济的原则,对传统多头腋胸带实施改良,以期在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术后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同时,增加病人舒适性,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 年1 月—2019 年3 月选择在我院进行乳腺癌手术,术后使用多头腋胸带进行常规约束的病人60 例。纳入标准:①根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 版)》[10]确诊为乳腺癌;②接受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③单侧乳腺癌;④术后于腋窝和胸部各放置1 根引流管,引流管均有5 个侧孔,并连接负压引流器;⑤无语言沟通障碍及认知障碍;⑥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非原发性癌;②既往有心血管疾病或其他慢性病。根据手术顺序,将单号病人设为试验组,双号病人设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各30 例。两组病人年龄、身高、体重、文化程度、疾病临床分期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传统多头腋胸带进行加压包扎。
1.2.2 试验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改良多头腋胸带进行约束。改良多头腋胸带制作方法:以病人患侧在左侧时所用腋胸带为例,改良多头腋胸带包括左右方向的带体,带体右侧设有多个横向分布的且具有弹性的加压带,带体左侧设有限位带,带体上缘左右两侧分别各设有1 条长度可调的固定带,带体下端经连接托臂带可连接位于其左端的套环。见图1。为了便于固定加压带,带体外表面为尼龙面,每个加压带自由端均设有可与尼龙面黏合的魔术贴;为了固定限位带,限位带自由端设有按扣公扣,带体左侧设有可与按扣公扣配合的按扣母扣;为了使固定带长度可调,固定带上设有日字扣,带体与固定带对应侧胸前部位上缘分别设有连接环,固定带自由端可从其对应侧连接环内伸出后与固定带上日字扣中轴固定;为了满足不同体型病人使用要求,带体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束缚带。
1.3 评价指标 ①胸壁和腋窝引流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管拔除标准为24 h 内引流量小于10 mL。腋窝和胸部引流量包括置管期间胸壁和腋窝引流量总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指引流管置入时间至引流管拔除时间。②皮下积液发生率:皮下积液判定方法参照Dalderg 标准[11],即术后第5 天引流量>30 mL;引流管拔除后第2 天皮下有波动感且皮下抽出液体>5 mL。③多头腋胸带使用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分为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4 个等级,其中十分满意、基本满意均计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率(%)表示。两组病人胸壁和腋窝引流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比较,两组病人皮下积液发生率及多头腋胸带使用满意度采用χ2检验比较。所有分析均为双侧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胸壁和腋窝引流量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胸壁和腋窝引流量比较(±s) 单位:mL
表2 两组病人胸壁和腋窝引流量比较(±s) 单位:mL
例数30 30组别试验组对照组t 值P胸壁引流量78.7±23.6 90.3±18.9-2.104 0.040腋窝引流量198.6±37.1 256.7±42.6-5.633<0.001
2.2 两组病人胸壁和腋窝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胸壁和腋窝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s) 单位:d
表3 两组病人胸壁和腋窝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s) 单位:d
例数30 30组别试验组对照组t 值P胸壁引流管4.1±1.0 7.2±0.9-11.657<0.001腋窝引流管8.3±2.2 11.3±2.1-5.454<0.001
2.3 两组病人皮下积液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6 例(12%)病人发生皮下积液,对照组15 例(25%)病人发生皮下积液,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4,P=0.030)。
2.4 两组病人多头腋胸带使用满意度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病人多头腋胸带使用满意度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皮下积液是由于创面渗液积聚在皮瓣与胸壁或腋窝间,形成局限性隆起,同时穿刺可抽出不凝固性液体[12]。目前,临床常采用多头腋胸带进行局部加压包扎,以达到减少渗血、渗液、皮下积液及预防皮瓣坏死的目的[13-15]。本研究在传统多头腋胸带基础上,增加限位带和托臂带,将患肢制动和伤口加压包扎相结合,在保障术后伤口加压包扎基础上,可以有效地约束患肢活动,预防病人患肢过早、过度外展,有利于减少术后胸壁和腋窝引流量、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降低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
由于不同病人体型、体质、发病年龄等存在差异,所使用腋胸带规格要求不尽相同。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改良型腋胸带在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良好效果。王淼等[7]结合人体工学采用立体剪裁方式,制作了立体弹力加压绷带;李侠等[8]采用弹性材料结合半“8”字包扎法自制乳腺癌专用胸带,并将其应用于改良根治术病人;王芳等[6]设计了新型一体式托臂胸带;郭磊等[9]在乳腺癌术后病人使用的胸带中增加气囊、防溢带,并通过划分颜色实现对腋胸带压力的客观测量和评估。以上研究在减少乳腺癌术后引流量、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降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以上研究者对腋胸带的改良多以加压包扎为重点,如改进材质和包扎方法,测定、调整压力,增加创面贴服效果等,而对预防病人患肢及肩关节过早、过度外展方面关注较少,部分研究显示改良腋胸带使用效果较好,但与传统腋胸带相比成本较高,在临床推广中受到经济因素制约。本研究参考以往研究结果,在保持传统多头腋胸带优势的基础上,采用舒适、经济的材料制作腋胸带并增加限位带和托臂带,使改良后腋胸带简易、便捷、实用;其可在基本不增加病人经济负担的基础上,达到加压包扎与患肢制动的双重效果;并在有效降低病人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的同时,有利于提高病人术后多头腋胸带的使用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