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急危重症病人尿色卡颜色与脱水评估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2020-06-11宋学梅邓逃生张晓梅

护理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舌面色卡尿量

曹 猛,宋学梅,邓逃生,叶 亮,张晓梅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510515)

神经危重症病人急性期常伴有严重的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脱水治疗时,病人可能发生感染、过度换气、呕吐等症状,进而造成有效液体不足。大量补液可以改善组织灌注不足及组织、脏器缺血、缺氧状况,但也可能加重血管源性脑水肿,不利于受损神经、组织修复,甚至可致脑疝形成[1-2]。因此,维持合适的体液平衡,提供最佳的脑血流量和脑供氧,是避免加重脑水肿和升高颅内压,减少继发性脑损害以改善预后的关键。研究显示:神经急危重症病人脱水与3 个月时血液黏度增加、静脉血栓栓塞和死亡率增加有关[3-5],脱水早期即采用有效指标予以判定,有利于医务人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改善病人预后。临床上常使用血清和血浆实验室结果检测病人脱水情况,这种方法耗时长,操作不便且价格昂贵,不能用于动态观察;而使用手持式或电子折射计进行尿液检测时,需要进行培训并需要持续进行质量控制测试[6],无法成为神经危重症病人脱水的最佳检测手段。此外,临床上还会通过24 h 摄入和输出记录来测量水平衡,其可能受到尿失禁、记录不准确以及未能记录与病人无关的消耗的附带液体摄入量的影响,故对重症病人而言准确率不高[3]。可见,探索一种成本较低、操作简便的方法用以动态监测病人脱水情况十分必要。已有研究证明,使用尿色卡测量尿液,使用血生化和尿生化指标测量水合状态在运动员和健康成年人中具有有效性[7-8],鉴于此,本研究对尿色卡颜色变化与神经急危重症病人脱水检查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 年12 月—2018 年12 月入住广州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的40 例重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留置尿管病人;②神经急危重症病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6 分];③体质指数(BMI)在正常范围(18.5~23.9 kg/m2)的病人;④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的病人。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的心、肝、胃、肠、肾、肺等疾病的病人;②患有高分解代谢、高蛋白摄入、烧伤、发热和快速消瘦等疾病的病人;③使用激素的病人;④精神疾病病人;⑤治疗过程中使用利尿药及影响尿液颜色药物的病人;⑥血尿和尿路感染病人;⑦经口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的病人。

1.2 调查方法 与病人或病人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其可随时退出试验研究。收集病人住院期间不同尿色卡等级的1 h 尿量各1 份,记录尿量、尿液颜色、尿比重检测结果,收集尿液同时对病人进行脱水体征检查。

1.2.1 尿液颜色评定 双人进行尿液颜色评定,如果双方对颜色评级有异议,寻求第三人进行协议更改,评定过程中保持室内光线条件相同,把尿液置于白色背景板中,如果尿液颜色介于两种颜色之间,选取较高等级的颜色。

1.2.2 尿比重测定 采用埃尔玛(ERMA)折射仪测定尿比重,严格按仪器说明书操作,记录尿比重结果。

1.2.3 脱水体征评定 ①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评定。评定人员遵循手卫生原则且保持手指干燥、温暖;病人取平卧位,使身体各部位基本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用手指压迫病人指(趾)甲,片刻后撤除压力,观察按压部位皮肤颜色变化,如撤除压力后,皮肤颜色由白转红的时间≤2 s 计为正常,>2 s 计为异常。②腋窝干燥程度评定。评定人员遵循手卫生原则且保持手指干燥、温暖;用除拇指以外的4 指并拢依次触诊病人双侧腋窝,评定结果分为干燥和潮湿。③皮肤弹性的评定。评定人员遵循手卫生原则且保持手指干燥、温暖;捏起病人皮肤,松开后皮肤迅速回复至正常的平整状态即评定为皮肤弹性正常,否则评定为异常。年龄>60 岁者应选择大腿内侧和胸骨表面皮肤。④舌面干燥程度的评定。观察病人舌面有无纵行褶皱,存在纵行褶皱评定为干燥,否则评定为正常。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采用Spearman 等级相关性分析尿液颜色(尿色卡等级)与尿量、尿比重和临床脱水体征之间的相关性,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人一般资料及脱水相关指标情况 40 例病人年龄41~75(60.79±11.39)岁;男26 人,女14 人;脑梗死23 例,脑出血6 例,颅内感染11 例;NIHSS 评分6~18(12.31±5.51)分,体 质 指 数19.20~23.70(21.13±1.89)kg/m2。

共收集尿标本144 份,尿色卡等级1~6(3.58±1.28)级;尿比重1.004~1.050(1.021±0.010);每小时尿量20~400(119.95±81.36)mL;腋窝潮湿者90 例;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者132 例;舌面干燥程度正常者115 例;皮肤弹性正常者123 例。

2.2 尿色卡颜色与尿比重、每小时尿量及脱水体征临床评估指标间的相关性(见表1)

表1 尿色卡颜色与尿比重、每小时尿量及脱水体征临床评估指标间的相关性(n=144)

3 讨论

目前医学领域对脱水治疗方法已形成共识[9-10],但这并不代表脱水诊断已形成共识。临床一线医生普遍认为脱水只能通过生物化学方法进行诊断,如尿比重、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等。尿液是人体血液经过肾脏时,经由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肾集合管重吸收与分泌作用生成的终末代谢产物[6]。尿液的组成和性状可以反映机体代谢状况,并受机体各系统工作状态影响,其中任何成分及含量发生改变都能为临床提供有力的诊断及治疗信息。尿液颜色改变是人们通过肉眼观察做出的主观判断,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体健康状态。Armstrong 等[11]在1994 年设计出尿色卡用以通过尿液颜色改变评估运动员和大学生水合情况。本研究对病人尿色卡颜色与尿比重、每小时尿量及脱水体征临床评估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尿色卡颜色与尿比重呈正相关(r=0.672,P<0.05)。尿比重因尿液中水分、盐类及有机物含量而异,在病理情况下,还受蛋白质、尿糖及细胞成分等影响。当病人出现脱水时,尿液浓缩,尿比重会增加,尿液颜色随之变深,与Armstrong 等[7,12]的观点相一致。每小时尿量与尿色卡呈负相关(r=-0.732,P<0.05),可能是由于每小时尿量较多的病人入量也相对较多,入量增多可使尿色素被稀释,导致尿液颜色变浅,符合正常肾脏代谢机制[13]。同时,本研究发现腋窝干燥程度也与尿色卡颜色存在相关性,Kinoshita 等[14]认为老年病人腋窝水分测量结果有助于医生评估病人脱水情况。此外,本研究还显示:舌面干燥、皮肤弹性、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临床评估指标与尿色卡颜色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r<0.5),可能与这些指标在轻中度脱水病人中的临床表现不明显[15-16]有关;其次,本研究纳入的病人年龄(60.79±11.39)岁,总体偏大(>60 岁),其本身舌面干燥,皮肤弹性较差,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较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影响研究结果;再次,部分危重症病人经鼻插入胃管,病人大部分时间经口呼吸,水分蒸发,可能导致舌面干燥程度出现假阳性结果,而危重症病人受疾病消耗、营养补充不及时影响,可能存在营养不良,导致皮肤弹性不足[17-18]。

国外研究表明,尿色卡评定≥4 级,提示病人有脱水的风险[19-20]。本研究中,病人尿色卡颜色为1~6(3.58±1.28)级,其中,6 级颜色尿液1 例,没有收集到尿色卡7 级或8 级颜色的尿液,可能是由于研究中病人全部来自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24 h 对其监护,能够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并进行干预处理,故未发生严重脱水现象。提示早期发现尿液颜色变化,及时进行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病人脱水危险。

4 小结

总之,尿液颜色变化与病人尿比重、常规临床脱水体征存在相关关系,临床医务人员可以通过参考尿色卡颜色改变情况,提高警惕,继而采用多种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及早发现病人血容量变化。其方法简便、实用,具有一定临床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舌面色卡尿量
论客赣方言中见母读为端母的音变过程
数字色卡
刷牙要刷舌头
舌头也应天天“洗澡”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2018/19秋冬国际流行色定案色卡分析
经常刷舌头会破坏细菌平衡
2016年情人节色卡
影响患者记录尿量准确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监测尿量能否预防急性肾损伤和判断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