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相关肝损伤的疗效观察
2020-06-11康继根杨家梅
康继根,胡 波,杨家梅
(1.新县人民医院普通内科,河南 信阳 465550;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河南 郑州 450014)
化疗是抗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肝脏作为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也是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靶器官[1]。在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由于化疗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所致的肝功能损伤很常见,部分患者因化疗相关肝损伤不能完成标准治疗,严重者甚至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探索治疗化疗相关肝损伤的有效方案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通过对比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单药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相关肝损伤的临床疗效,以期探索治疗化疗相关肝损伤的优选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伴有化疗相关肝损伤的恶性肿瘤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依据《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排除标准:1)原发性肝癌、胆管癌及转移性肝癌;2)合并其他因素引起的肝损伤,如病毒性、自身免疫性、酒精性、代谢性、脂肪性等;3)非化疗药物引起的肝损伤;4)肝衰竭。以随机数字表法将4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本研究方案经新县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所纳入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试验组给予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静脉滴注,每天1次+异甘草酸镁0.15 g,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组给予单药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治疗1周后复查肝功能,同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观察所有患者的肝功能变化情况,并依此评价治疗效果。显效: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及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全部恢复正常;有效: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50%以上;无效:各项指标无一达到以上标准。以显效+有效计算有效率。根据肝功能损伤的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分级标准确定肝损伤分级。
2 结果
2.1 2组临床病理参数比较46例化疗相关肝损伤患者的年龄39~74(57.8±9.1)岁,其中男21例、女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2组年龄、性别、治疗前肝损伤类型及肝损伤分级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病理参数比较 n(%)
2.2 2组肝功能变化情况比较经保肝治疗后,2组患者ALT、AST及TBIL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试验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2组肝功能变化情况比较
2.3 2组化疗相关肝损伤的疗效比较试验组化疗相关肝损伤治疗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化疗相关肝损伤的疗效比较
2.4 不良反应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异甘草酸镁、还原型谷胱甘肽等相关不良反应,提示2种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3 讨论
化疗相关肝损伤是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研究[3-6]表明,约1/4的化疗相关肝损伤由抗肿瘤药物引起,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化疗的按时、足量进行。化疗相关肝损伤的发生机制可概括为2个方面[2]:药物或其代谢物可引起代谢障碍致使肝细胞损伤,亦可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引起免疫介导的肝损伤。
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解毒保肝药物,该药物为甘油醛磷酸脱氢酶的辅基,通过巯基与体内自由基结合从而对部分外源性毒性物质具有解毒功能[7];异甘草酸镁是第4代甘草酸制剂,是强效的多功能肝细胞保护剂,可通过抗脂质过氧化、抑制一氧化氮自由基生成、提高细胞膜稳定性、减轻炎症反应而发挥抗炎、改善肝功能、保护肝细胞膜作用[8-9]。2015年版《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推荐异甘草酸镁治疗ALT明显升高的急性肝细胞损伤型或混合型化疗相关肝损伤,推荐级为1A[2]。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保肝治疗后,2组患者ALT、AST及TBIL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试验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保肝治疗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有关研究[10-11]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异甘草酸镁具有协同改善肝功能作用,有利于保证后续化疗的按时、按量完成。且所有患者保肝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保肝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这提示2种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小,可能存在偏倚,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加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