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技术联合针刀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2020-06-11童振楠徐卫星朱小龙刘杰胡颖胡天红
童振楠 徐卫星 朱小龙 刘杰 胡颖 胡天红
腰椎术后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指在一次或多次腰、骶椎手术后出现的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腰臀部和(或)下肢疼痛。近年来随着腰椎开放性手术广泛开展,FBSS 也困扰着患者和临床工作者,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FBSS 患者在未来日益增加的趋势[1-2]。FBSS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腰椎术后满意度和日常生活质量。作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腰背部关节突关节和阳性反应点治疗FBSS,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 年2 月至2018 年3 月本院FBSS 患者40 例,患者术后存在腰部单侧或双侧疼痛、腰肌局部紧张、有或无臀部、下肢放射痛、麻胀感等。腰椎棘突间、棘突旁压痛、可伴有向远端放射痛,髂嵴边缘肌肉筋膜、环跳穴等有压痛点;腰椎内固定术后相应节段及上下相邻节段小关节突及横突根部压痛;X 线检查证实腰椎内固定术后上下相邻节段小关节突及横突根部肥大、增生,并呈现相应骨密度增加影。(1)纳入标准:均符合腰椎术后综合征诊断标准[3],腰椎开放性手术后疼痛出现时采用理疗等保守治疗3 个月无效者;年龄44~75 岁,病程>6 个月;治疗前半个月内未针对该病加用其他(如神经根阻滞或射频)治疗方式者。(2)排除标准:其他因素(如:心理状态、骨质疏松、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等)引起的腰骶疼痛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有下肢神经根性损害体征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治疗组21 例,男12 例,女9 例;年龄44~72 岁,平均年龄(58.21±11.46)岁。病程6 个月~10 年,平均病程(58.76±33.88)个月。对照组19 例,男11 例,女8 例;年龄46~70 岁,平均年龄(57.34±12.46)岁。病程6 个月~9 年,平均病程(65.41±29.2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观察组:患者取俯卧位,在超声探头下准确定位腰椎固定节段及其上下节段的双侧横突根部或关节突,以及周围皮肤处寻找压痛点或硬结、条索状改变等阳性反应点均作为针刀治疗点,做好体表标记,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结合超声探头用针刀在直视下进行纵梳横剥松解,治疗结束后无菌棉球按压刀口3min 以预防出血,予干净敷料敷贴。1 次/周,连续3 次为1 个疗程。(2)对照组:患者取俯卧位,治疗点寻找同针刀组,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铺单后,将曲安奈德注射液40mg 和2.0%利多卡因注射液5ml 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0ml,予各治疗点分别注射2ml,治疗结束后无菌棉球按压针孔3min,予干净敷料敷贴。1 次/周,连续3 次为1 个疗程。(3)术后处理:卧床休息1~2h 后可下地行走活动,嘱患者术后24h 保持施术部位的皮肤清洁。治疗后第1 天可适当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术后第2 天给予腰背部红外线照灯等物理治疗。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统计疗程治疗结束后1周、3 个月、6 个月的VAS 评分和ODI 评分评估疼痛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1)VAS 评分:以0~10 数字标尺表示疼痛强度,0~3 表示轻度疼痛,4~6 表示中度疼痛,7~10 表示重度疼痛。(2)ODI 评分:总分值50 分,功能障碍程度与分值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个时点VA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个时点VAS 评分和ODI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1周 1个月 6个月观察组 21 5.62±1.39 2.45±1.21*# 1.70±0.91*# 1.28±0.86*#对照组 19 5.21±1.69 4.23±1.34* 3.14±0.97* 3.01±0.88*
表2 两组患者ODI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ODI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1周 1个月 6个月观察组 21 42.60±5.43 26.98±3.08*# 12.69±2.69*# 12.35±2.27*#对照组 19 41.11±5.29 29.60±3.29* 14.48±3.14* 14.09±2.71*
3 讨论
FBSS 的原因比较复杂,疼痛多由持续的肌肉痉挛,持续神经痛和组织痛混合而成[4]。无论原因如何,长期慢性疼痛均会干扰患者的情绪、睡眠等,较大程度影响日常生活。临床上大多FBSS 患者首先选择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但口服止痛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患者也常会因药物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伤害;物理治疗短期效果并不明显,部分患者信任度不高。选择再次手术,疼痛缓解成功率不高,且适应证较窄[5]。
在腰椎开放性手术中,腰椎椎骨及附属的肌肉、筋膜等组织遭受一定程度破坏,在恢复过程中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粘连、挛缩,从而引起类似硬结、条索状改变等阳性反应点反复出现。腰椎手术侧重于椎管内因素,却常忽视引起腰臀腿疼痛的椎管外因素,如腰神经后支卡压,腰椎横突卡压综合征、臀上皮神经卡压,腰椎周围肌肉筋膜韧带的粘连、瘢痕、挛缩也会卡压神经引起疼痛。针灸、熏蒸理疗、神经阻滞等传统手段疗效不佳,且易复发,难从根本解决问题[6]。因此针对以上原因,尝试微创局部松解治疗。
针刀治疗有自身优势,其可以直接对病变部位进行机械刺激,松解、剥离腰椎开放性术后导致组织粘连、瘢痕、挛缩,缓解神经卡压刺激症状,达到舒通筋络、活血行气止痛作用,符合中医理论的“通则不痛”[7]。同时也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促进相关炎性、疼痛因子和其他有害代谢产物的排出,从而达到治疗腰椎术后疼痛的目的[8]。传统针刀治疗多采用盲法进行操作,术者的熟练度较大程度决定治疗效果,盲法操作也易发生神经、肌腱等损伤。超声引导下行针刀治疗是一种无辐射、定位准确、更安全的治疗方法,其可以让术者精准、可视下对相应节段的关节突及周围粘连与纤维化的软组织进行操作,通过松解关节突关节以达到减轻对脊神经内支的刺激;通过针刀松解粘连和纤维化组织,减轻局部无菌性炎症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从而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9]。
本资料显示,治疗后1 周,观察组ODI 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提示针刀治疗后患者的功能障碍短时间内可得到有效缓解,不仅解决患者痛苦,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治疗后6 个月,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治疗前,提示针刀治疗腰椎术后疼痛的疗效持久,患者可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超声联合针刀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疗效确切,起效快,且疗效持续时间长,治疗费用低,可为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的一种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