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Ⅲ~Ⅳ期气虚湿浊证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0-06-11郑珍妮黄德慧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症候益气尿毒症

郑珍妮 黄德慧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由多种病因导致肾脏结构异常和肾小球滤过率(GFR)持续降低的慢性进展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症等发病率逐年升高,继发性肾脏损害的发生也随之增加,加上其早期诊断率及治疗率低,肾脏替代治疗费用高等特点,CKD 正逐渐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现代研究表明,CKD 患者的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菌群失调、肠黏膜水肿缺血等是导致尿毒症毒素在体内蓄积的主要原因,而蓄积的尿毒症毒素又是CKD 病情进展及并发症发生的重要诱因[2-3]。为此,Meijers 等[4]提出了肾脏与肠道相互影响的肠肾轴理论,即肠内代谢产物的摄取、代谢及肾脏排泄三者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CKD 患者的肠道结构与功能损伤,引起体内尿毒症毒素的蓄积,而蓄积的尿毒症毒素可加重肾脏损害及导致相关并发症。通过肠肾轴理论可以看出,降低CKD 患者尿毒症毒素水平,不失为CKD 非透析疗法的新途径[5]。作者基于肠肾轴理论,选用益气泄浊方口服治疗CKD Ⅲ~Ⅳ期气虚湿浊证患者,观察其对尿毒症毒素的清除作用,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CKD Ⅲ~Ⅳ期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至7 月丽水市中医院肾内科门诊及住院的CKD Ⅲ~Ⅳ期患者94 例。(1)纳入标准:①符合CKD Ⅲ~Ⅳ期的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发布的《CKD 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6];②中医符合气虚湿浊证的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制订的《22 个专业95 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慢性肾衰竭辨证分型[7];③年龄18~70 岁,性别不限。(2)排除标准:①急性肾功能衰竭;②伴有严重循环、呼吸、消化、血液系统疾病;③伴有严重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感染;④妊娠、哺育期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 例,对照组46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CKD 分期、原发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n)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如优质低蛋白饮食、缬沙坦胶囊(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17)80mg/次,1 次/d,控制血压;二甲双胍缓释片(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104)0.5g 随晚餐服用,控制血糖等。观察组为益气泄浊方组,即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以益气泄浊方口服。益气泄浊方:生黄芪30g,生大黄12g,潞党参15g,炒白术15g,淮山药15g,茯苓15g,陈皮10g,积雪草20g,紫苏叶10g,鬼箭羽20g,土茯苓30 g,六月雪30g。治疗过程中,随症加减:水肿较甚者,加玉米须30g、大腹皮15g;恶心、口苦加黄芩12g,半夏9g;脘痞、纳差者,加炒麦芽15g、焦神曲15g。由丽水市中医院制剂室提供,1 剂/d,水煎150ml,2次/d,早晚温服。两组疗程均为3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前后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毒症毒素水平[BUN、Scr、血β2-MG、血胱抑素C(Cys-C)]的变化、安全性指标[血红蛋白(Hb)、血白蛋白(Alb)、天冬氨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改变。参照2003 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制定症状积分量表,对主、次要症状包括腰酸腰痛,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纳呆腹胀,恶心呕吐,面色晦暗,肌肤甲错,肢体麻木,大便不实,水肿,少尿等症状进行评定,按分级量化表对除脉象外的主次症状进行计分,分别计算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总积分。疗效判定:显效:①症状积分减少≥60%;②GFR 增加≥20;③Scr 降低≥20%;有效:症状积分减少≥30%;②GFR 增加≥10;③Scr 降低≥10%;稳定:①症状积分减少≤30%;②GFR 增加≤10%;Scr 降低≤20%;无效:①症状无改善或加重;②GFR 降低;③Scr 增加;以上①为必备,②、③具备一项即可成立。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稳定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近期疾病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66%,高于对照组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近期疾病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较前下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症候积分的变化(±s)

表3 治疗前后症候积分的变化(±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 48 20±2.15 17±1.59 2.35 0.01对照组 46 21±2.32 19±1.87 1.87 0.03 t值 1.54 2.63 P值 0.08 0.00

2.3 两组患者尿毒症毒素水平比较 对照组经治疗后,BUN、血β2-MG、血CysC 较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cr 较治疗前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血清BUN、Scr、血β2-MG、血CysC 均较治疗前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毒症毒素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毒症毒素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项目 BUN(mmol/L) Scr(μmol/L) 血β2-MG(mg/L) 血Cys-C(mg/L)观察组 48 治疗前 16.17±2.30 204.78±10.31 6.99±1.01 6.15±0.86治疗后 12.18±1.88*# 194.28±12.36*# 6.73±1.52*# 5.78±0.97*#对照组 46 治疗前 15.84±2.04 204.93±11.27 6.94±0.79 6.09±1.16治疗后 16.05±2.07 220.51±31.96* 6.98±1.41* 6.12±1.18*

2.4 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b、Alb、ALT、AS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比较(±s)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比较(±s)

组别 n Hb(g/L) Alb(g/L) ALT(U/L) AST(U/L)观察组 48 治疗前 89.17±3.93 37.46±4.37 18.50±4.84 18.14±4.89治疗后 87.88±4.52 37.68±4.30 14.79±4.32 16.04±4.67对照组 46 治疗前 87.80±4.10 36.96±4.75 18.93±4.49 19.94±4.84治疗后 86.33±4.44 36.78±4.70 14.78±4.77 16.79±4.32

3 讨论

CKD 可归于“关格”“腰痛”等范畴,其基本病机为脾肾气虚、湿浊内蕴,病至后期脏腑功能衰败,湿浊瘀毒闭阻。基于上述理论基础,国内学者尝试应用“通腑泄浊”法,通过直肠给药使湿浊瘀毒从大便排泄而出,以期达到清除尿毒症毒素、延缓CKD 病情进展的作用[9]。通腑泄浊法,是在《素问·汤液醪醴论》“去宛陈莝,洁净府”理论下发展而来,因势利导,使得湿浊瘀毒之邪有所出。然而单纯“通腑泄浊”法,特别是直肠给药,虽然清除尿毒症毒素的效果显著,然而却有依从性低、给药不方便等诸多弊端。此外,CKD 患者以本虚为主、标实为辅,单纯通腑泄浊之法,并不适用于CKD 患者的慢性病程[10]。在中医学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经过多年临床经验,以益气健脾、通腑泄浊立法,创立口服益气泄浊方。方中大黄性味苦寒,可泄热通腑、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使湿浊邪从大便而出,作用竣猛,与大量甘温益气之黄芪合为君药,兼以甘温之白术、党参、茯苓益气健脾,使驱邪而不伤正;积雪草、鬼箭羽、土茯苓等利湿泄浊加强大黄通腑泄浊作用,纵观全方具有益气健脾利湿,通腑泄浊功能。本研究拟设计为随机对照,以西医常规治疗为对照组,观察益气泄浊方对尿毒症毒素的清除作用,进一步评价其对CKD Ⅲ~Ⅳ期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

应用益气泄浊法能有效降低CKD 患者的尿毒症毒素水平。尿毒症毒素主要包括小分子物质、中分子物质及蛋白结合化合物,前者如BUN、Scr 等很容易被透析清除,后两者以β2-MG、Cys-C、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phate,IS)为代表,现有透析手段仅部分或难以清除[11]。大黄等通腑泄浊药物清除Scr、BUN 等毒素的作用已被广泛认识,值得注意的是,单纯益气健脾类中药亦能有效降低CKD 患者Scr、BUN水平[12]。口服益气泄浊方清除Scr、BUN 小分子毒素的作用机制不仅与大黄、六月雪等泄浊药物具有加速毒素排泄的作用有关,亦与黄芪、人参、白术补气药物等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修复肠黏膜作用相关[13-15]。β2-MG 是最为常见的中分子毒素,可引起关节和周围组织的病变及器官的损害,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并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16-18],Cys-C 则为测定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早期指标之一,是CKD 患者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19]。既往研究表明,通腑泄浊灌肠疗法能有效的降低CKD Ⅲ~Ⅳ期患者血β2-MG、Cys-C 等中分子尿毒症毒素水平[20],本研究发现口服益气泄浊法对这类毒素亦具有较好的清除效果。然而具体作用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其是通过改善肾功能,抑或通过加强排泄来实现这一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本资料显示口服益气泄浊方能明显改善CKD 患者的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亦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因研究条件所限,收集病例数较少、疗程较短,且未能对硫酸吲哚酚等肠源性尿毒素进行观察,以上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症候益气尿毒症
更正说明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预防尿毒症的关键措施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