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深度学习”视角下的教学设计探索
2020-06-10张芸
张芸
【内容摘要】历史学科本身就是初中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内容,同时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传统初中历史教学环境中,很多教师过于重视历史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各类知识的相互联系,同时也没有引导学生形成深度学习的理念。本文先阐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现状,在明确深度学习应用必要性的基础上,最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全面渗透态度价值观教育、通过思维导图优化知识体系四个方面,综合全面探讨了深度学习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 深度学习 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深度学习是相较于浅层学习而谈的,主要是指通过对事物内部深度联系和整体结构的全面认识,全方位开展学习体验的过程。相较于传统学习方法来说,这种学习模式更加重视学生对于各类知识的认识和不同知识相互之间的联系,可以实现对各类知识的深度挖掘,显著强化学生对知识群的了解与认知程度。我国各个初中历史教师虽然已经开始认识到深度学习的价值,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没有真正融入深度学习相关理念,使得学生对于不同历史知识的掌握水平还存在显著不足,影响了最终的教学成效,有必要在后续时间里明确深度学习的应用方式。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现状
在当前我国大部分初中学校的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整体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兴趣水平不高,甚至还产生了心理抵触。这主要因为一些初中历史教师还没有掌握各类新型教学方法,依然在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而很多学生都对死記硬背的模式非常抵触,因此也就很难取得显著教学成效。第二,初中历史是对我国古代和近现代历史的教学,课本中的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散乱。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对单个知识点的讲解,忽视了不同知识点相互之间的关联,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第三,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知识教学,同时对于课本的依赖性也比较强,并没有融入学生生活环境中的热门话题和争议事件,使得整个教学变得非常枯燥。
二、深度学习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具体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深度学习本身也需要学生本身在学习学科知识的时候,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否则即便教师教的再好,学生也很难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历史教师来说,则应该考虑降低课本知识的枯燥性,能够以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中传授教学知识,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心理抵触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考虑积极融入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知识,或者在课堂环境中引发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讨论。这样以后,初中生对于学科知识内容的兴趣就会显著提高。比如在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过程中,由于初中生都很喜欢听英雄故事,因此教师可以在这个章节中注重讲述项羽和刘邦之争,其中涉及到的历史故事有“破釜沉舟”“鸿门宴”“霸王别姬”“四面楚歌”等,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很多学生也或多或少了解过,可以展开一个历史故事会的活动,由学生来讲述这一阶段的历史故事。既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又使他们对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
2.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
深度学习理念的全面贯彻应该能够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结合,而对于各个历史教师来说,就可以考虑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呈现新旧知识的关联,让学生通过自己已经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体系来了解其他知识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设计教学案例的时候,可以立足于整个初中历史学科的知识内容,同时还要把控好这些知识点的关联,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初中历史学科内容。比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土地改革》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播放我国历史环境中进行的多次土地改革,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西周井田制、东汉屯田制、唐朝均田制、清朝更名田制、太平天国土地制度等,先用表格将这几次土地改革从时间、内容、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然后用超链接展示文字材料或图片材料,让学生对这几次土改有更直观地了解。然后再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近现代三次土地改革,因为离我们已经很近,可以用视频或者直接采访土改的亲历者等方式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明确我国土地改革体系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也对新旧知识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尤其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土改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3.全面渗透态度价值观教育
结合深度学习的相关理念,初中历史教师也应该强化学生对于各类热点事件的有效认识,最终也就能够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特别是各个初中生在平时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通过互联网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因此对于各类热点事件也变得非常敏感。比如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七课《明朝的灭亡》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考虑引入当前我国网络环境中非常流行的“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华夏”的观点。由于宋朝被元朝灭亡以后实施了种族灭绝,汉民数量不到百分之十,文化也出现了断层。而明朝则是被少数民族满族入侵,汉文化也遭到了打击。因此这个观点在网络上非常盛行。但实际上这套观点是日本人内藤所提出的,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中国历史发展本身就是多民族文化整合的过程等观点来引导学生进行正面讨论,这其中可以用学过的历史知识来说明,比如北魏孝文帝时期的改革,就促进了民族交融。其实当时各民族杂居在一起,在交往交流中正常发生的“互相学习,我学习你的,你学习我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进步了,我也发展了”,这本身就是相互的。中华民族本来就是一个包容的大家庭,我们的民族文化长久以来就是多元的,是能够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
4.通过思维导图优化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是一种通过图文将知识点关联起来并直观展现的新型教学方式,已经在很多学科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同时也跟深度学习理念极为契合。因此各个初中历史教师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思维导图方法,不断梳理知识脉络体系,最终也就可以显著加深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知识的深入认识。比如在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二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完成以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绘制从第十八课到第二十二课中的各个知识点,完成对抗日战争的知识点梳理,并明确各个关键知识点事件的先后顺序。十八课“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本课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则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十九课“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二十课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英勇抗敌,二十一课共产党在敌后战场英勇抗敌,二十二课在全民族坚持抗战的背景下,抗日战争终于取得胜利。
结束语
综合来看,深度学习在全面贯彻到初中历史学科环境中以后,能够显著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整体成效,同时也可以更好发挥学生主动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并且能够在学习历史学科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各个初中历史教师来说,应该能够在后续时间里充分认识深度学习的相关内容,同时还要明确深度学习模式全面应用的主要方式与路径,注意使用思维导图等各类方式提高不同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课堂环境中的学习思维变得更加灵活。这样以后,深度学习模式的最终效果就能够得到全面的发挥与展现。
【参考文献】
[1] 程可欣、张汉林. 深度学习视域下历史剧教学研究——以统编版七年级历史教科书上册“动荡的春秋时期”一课为例[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20(04):80-83.
[2] 蔡敏.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历史课教学策略探究[J]. 新课程研究,2019 (09):82-84.
[3] 李碧珍. 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 (02):76-78.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