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状报
2020-06-10冯媛
摘 要 状报起源于唐代,是伴随着进奏院的产生而出现。进奏官把获取到的关于朝廷信息和其他地方藩镇的动态,编辑成状报传递给各自所在的藩镇,让节度使可以及时得到消息,并且作出对自己有利的判断。状报成为唐代中央和地方联系交流的媒介,对信息沟通起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唐代 状报 进奏院状报 进奏院 进奏官
中图分类号 K242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9-08-28
作者简介:冯媛,延安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
Zhuang Bao in the Tang Dynasty
Feng Yuan
Abstract Zhuang Bao originated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appeared with Jin Zou Yuan. The officers in Jin Zou Yuan collect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imperial court and other military towns and edited it into Zhuang Bao to pass to their own military town so that the military governor could get timely news and make judgments in favor of him. Zhuang Bao became th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played a certain role i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Keyword the Tang Dynasty; Zhuang Bao; Zhuang Bao in Jin Zou Yuan; Jin Zou Yuan; officer in Jin Zou Yuan
古代中国,由于国家疆域辽阔,人员繁杂,畅通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对于国家的统治和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朝廷非常重視信息的传播,不仅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媒介,还建立了完备的邮驿系统用以传递消息。在汉代,中央通过布告、露布、檄文来传播信息,在布告上发布政策法令和重大事件,在露布上发布军事信息,供官员和民众来了解。这些传播媒介经过魏晋南北朝的继承与发展,一直延续到唐代还在继续使用。不过唐代除了以上媒介,还出现了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即状报。根据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的“敦煌进奏院状”和一些唐人的文集,如在《桂苑笔耕集》《全唐文》,可以发现,“进奏院状报”或“状报”成为唐代信息传播的媒介之一。状报对于我国古代的信息传播以及完善信息传播系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唐代的状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为止有一些学者对进奏院状报进行了研究,如申忠玲《唐代进奏院状报考略》、贾红棉《唐进奏院状报与中国原始报刊》等,但还没有学者专门对唐朝的状报做出系统的研究,本文试对此进行研究,不足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一、唐代状报的缘起
状报起源于唐代,它是进奏院的产物,随着进奏院的产生而出现。唐朝经过安史之乱之后,中央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权开始下降,各地的藩镇开始强大起来,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沟通双方的联系,藩镇纷纷在京城设立邸。邸最初是给来京城的官员提供住宿,同时还充任节度使派驻朝廷的办事机构。随着邸的作用慢慢转移,邸的称呼也开始由邸改为上都留后院或上都邸务留后院。上都留后最早的记载,是在大历九年(774),据《全唐文》记载:“臣神玉言,今月三日得上都留后报称。”[1]4529最后又演变成进奏院并于大历十二年(777)正式确立。据《旧唐书》记载:“甲寅,诸道邸务在上都名曰留后,改为进奏院。”[2]312由于进奏院是藩镇设立在京城的机构,所以进奏院除了供官员居住和办事之外,还开始具有了传播信息的功能。
1.出现采集和编辑信息的官员——进奏官。进奏官这一名称第一次出现于郭子仪的《祭贞懿皇后文》中,文中记载到:“维某年某月,驸马都尉郭暧父,关内河东副元帅司徒兼中书令、汾阳郡王臣子仪,谨遣上都进奏院官傅涛,敢昭告于贞懿皇后行宫。”[3]69唐代宗独孤妃薨于大历十年,赠贞懿皇后,所以早在大历十年的时候就出现了上都进奏官,到了大历十二年随着进奏院而成为进奏官。据《唐会要》记载:“(大历十二年五月)十一日,诸道先置上都邸务,名留后使,宜令并改为上都进奏院官。”[4]1439进奏官主要是由藩镇幕僚来担任,是由地方藩镇任命。据《文献通考》记载:“唐藩镇皆置邸京师以大将主之,谓之上都留后,大历十二年改为上都知进奏院官。”[5]549除《文献通考》之外,《樊川文集》中也有记载,如《柳师玄除衢州张史知夏州进奏等制》中:“勅。夏州节度押衙知进奏、朝议郎、前权知杭州长史、兼监察御史、上柱国柳师玄等。”以及《景思齐等授官知宣武军进奏官制》:“勅。宣武军节度押衙知进奏、起复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歙州司马、上柱国景思齐等。”[6]297从文集中可以得知进奏即进奏官,景思齐和柳师玄都曾做过进奏官。进奏官的出现成为信息采集和编辑的重要一环,为状报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出现传播信息的媒介——状报。进奏院成为各地的藩镇建立在京城的办事处,而状报也成为沟通中央政府和地方藩镇的一个信息媒介。状报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是一种写在纸上的书面报告,它是由唐朝的进奏官把收集到的政事信息编辑成报,通过四通八达的驿站传发给各地的藩镇,传播的对象则是各地的节度使和诸道长官。状报除了摘抄朝廷发布的政事和军事信息之外,还记录其他地方藩镇的消息,及时地为节度使提供消息,因此状报成为各节度使获取消息的主要渠道。由于状报为藩镇服务,所以不属于朝廷管辖,而是由地方进行管理,并且状报传递的信息大部分都是和节度使相关的内容。
状报由于它的性质和职能,如收录信息丰富多样、传递中央的信息等,这就需要进奏官能够及时方便地收集更多的消息,所以這就要求进奏院的地理位置极佳。据清人徐松撰写、近人李健超增订的《增订唐两京坊考》一书的记载,唐代设在长安的进奏院至今可考的共有53家,次南崇仁坊里有23家进奏院,次南平康坊有12家进奏院,这两个坊内进奏院较多,大多数的进奏院都集中于此。崇仁坊和平康坊位于东市,既靠近宫廷又毗邻闹市的里坊,大部分在京城没有住处的人会在崇仁坊里停憩,而平康坊又是诸妓所聚集的地方。所以两处城坊都人员繁杂,经济繁荣,信息来源丰富便利,极其利于信息的收集。
状报在此有利的条件下产生,信息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多样,传播信息及时,成为唐后期藩镇获取中央信息的重要媒介,也成为沟通中央和地方的渠道之一。
二、唐代状报的内容
状报由进奏院进行管理,进奏官进行编辑,其内容的摘抄和选择也由进奏官决定,状报由节度使阅读,所以各地的节度使所关注的信息是状报最主要的内容。
1.状报的主要内容是朝政和军事信息。如有政府官员的授职,《桂苑笔耕集》中记载:“臣某言臣得进奏官状报,二月二十二日恩除建王可开府仪同三司兼太保充魏博节度使者。”[7]8以及在其卷三中也记载:“右臣得进奏官状报,伏奉某月日恩制,加授臣侍中,余并如故,仍加食实封一百户者。”[8]85有战争过程的记载,在《全唐文》中记载:“臣某言当道进奏院状报,六月某日剑南节度使韦皋状奏,破吐蕃五千余众。”[9]5477《桂苑笔耕集》记载:“臣某言得进奏官状报,西川都将高仁厚部领兵马,收捉草贼阡能,已于十月十八日并处置讫。”[10]632有军事相关信息的记载,《柳河东集》记载:“右今月三日,得知进奏官某报前件,贼以前月九日,克就枭戮者。”[11]18和《全唐文》记载:“臣某言臣得当道进奏官高振报,夏州叛将杨惠琳,庸贼匹夫,凶顽习性。”[12]5310有大臣朝贺的记载,《全唐文》记载:“臣某言得进奏院状报,八月十五日,百寮于宣政殿贺八陵毕。”[13]5477有皇帝改年号的记载,《桂苑笔耕集》记载:“臣某言,今月某日,得进奏院状报,奉十一日宣下,改广明元年为中和元年者。”[14]1还有外使往还于京城的记载,《桂苑笔耕集》记载:“臣某言臣得进奏院状报,入南蛮通和使刘光裕等回,云南通和兼进献国信今银器物匹段香药马等者。”[15]4除以上内容之外,状报还涉及皇室死丧、大臣给皇帝上尊号以及兵马发遣等中央政事内容。
2.状报中记载了一些奇闻异事和祥瑞征兆等现象。如有老人在井中看见星星的记载,《全唐文》中记载:“臣某言当道进奏院状报,司天监奏,八月十五日乙亥夜,老人星见于东井,色黄明润,敕旨宣付所司者。”[16]5475有黄河的水变清澈的记载,《全唐文》记载:“臣某言臣得进奏官状,伏承河阳奏,汜水西界从洛口黄河清一百六十六里,又横海军奏,界内黄河清,澄徹分明者。”[17]10002有向上天祈雨的记载,在《柳河东集》中记载:“臣某言,臣得上都院官金部员外郎韩述状报,以时雨未降,亲自于龙堂祈祷……其日降雨者。”[18]601有出现祥瑞征兆的记载,《全唐文》记载:“臣某言臣得进奏院状报,中书门下奏贺,于礼泉县建陵柏城获白鹿一,圣敬日跻,休祥荐至。”[19]5476还有天降德音的记载,《桂苑笔耕集》记载:“臣某言,臣得进奏院状报,司天台奏六月十六日夜,太阴亏。伏奉六月二十三日德音,应三川官内见禁囚徒等,宜委所在长吏五日内梳理决遣。”[20]28
3.状报记载了进奏官采集的有关于京城的消息。如节度使在京家属所受的荣宠及其在京的状况,《全唐文》中记载:“臣某言臣得进奏院状报,今月七日,圣慈召臣男公敏令对见。其日中使马承倩奉宣进止,赐绯鱼袋。”[21]5483除此之外,《全唐文》中还记载:“右臣得进奏院状报,中和日伏蒙天恩,赐臣男公敏内宴,并赐前件绫罗三十匹银碗一者。”[22]5489
根据状报的内容可以得知其特征有:第一,内容丰富多样,涉及面很广,传递的情报是广泛的,不过它主要是服务于藩镇,所以还是以政治和军事信息为主。第二,传播速度比较快,由于状报的内容大多是节度使密切关注的信息,所以摘抄和编辑较为简单,审查程序较少,传达目标明确,而且传达的渠道比较成熟,所以要比朝廷的官方文书更快到达节度使的手中。《白居易集》记载:“前月三日降德音,准诸道进奏院报事例,不过四五日,即裴均户合知。”[23]1241裴均在贞元十九年为荆南节度使,这说明从长安到襄阳,进奏院状报不过四五日就能到达,速度非常快。第三,状报的发行是不定期的,进奏官收集到相关的消息就会传递给节度使,没有固定的日期,所以状报具有比较强的时效性。第四,状报虽然是把传递信息给藩镇,但它毕竟只传给各藩镇长官,传播的对象比较单一,不具有广泛传播的特点,但它的内容又有进奏官自行采集的信息,信息来源是多面的,与官文书有一些差别,所以状报不是官方文书,也不是公开的信息传播媒介,它介于两者之间。
三、唐代状报的作用
李大钊先生在《李大钊全集》中讲道:“报是现在的史,史是过去的报。”[24]188状报作为一个传递信息的媒介,其主要的功能及作用是传播信息,进奏官主要是把朝廷发布的信息摘抄出来,然后再收集一些地方上的信息,把两方面的内容编辑成报,传递给各藩镇,让节度使从中可以获取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从状报的内容可以发现它传递的主要是和军事、政治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节度使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唐末藩镇割据的状况下,如果能够及时掌握中央和其他藩镇的消息,就会占有先机,从而可以提前制定计划和措施。比如李师古根据状报提前得到消息,一开始就占据有利的局面。《旧唐书·李师古传》记载:“贞元十六年,义成军节度使李元素以与师古鄰道,录遗诏报师古,以示无外。师古遂集将士,引元素使者谓曰:师古近得邸吏状,具承圣躬万福。李元素岂欲反……遽出兵以讨元素为名,冀因国丧以侵州县。”[25]3538所以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在,如果能够及时的掌握信息,都会占据有利的局面,赢得先机。
除此之外,状报是双向的传播媒介,它主要是把中央的消息传达给各藩镇,起一个沟通的作用,但有时藩镇不能决定的事务,需要进奏院通过状报向朝廷报告,让中央来指示,这样就达到平衡双方的作用。如在《樊川文集》中记载:“诸侯之任,各有职责,小者得循事例,大者决于朝廷,闻白启导,属在留邸。”[26]298《资治通鉴》记载:“武宗会昌五年,五台僧多忘奔幽州。李德裕召进奏官谓曰,汝趣白本使,五台僧为将必不如幽州将……独不见近日刘从谏招聚无算闲人,竟有何益!张仲素乃封二刀付居庸关曰,有游僧入境则斩之。”[27]8018从这些可以得知,在前期狀报在平衡中央和地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藩镇的势力越来越强大,进奏官的权利越来越大,已经达到可以干预朝政的地步。《旧五代史·李振传》记载:“光化三年十一月,太祖遣振入奏于长安,舍于州邸,邸吏程岩白振曰……及振复命,刘季述等果作乱,程岩率诸道邸吏牵帝下殿,以立幼主,奉昭宗为太上皇。”[28]251双方之间,势力已经向节度使倾斜,那么作为进奏院的产物,状报在后期除了传播信息的作用之外,已经不具有平衡双方的作用。
由此可见,状报的作用就是为藩镇传递信息,以及平衡和沟通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
唐代的状报是进奏院的信息载体,是沟通和联系中央和地方的渠道,服务于藩镇,不受中央的管理。进奏官把获取到的消息编辑成报传发给各藩镇,节度使通过状报了解到更多关于朝廷的消息,有利于藩镇的生存发展。状报是由当下人述当下事,内容涉及朝政和军事信息,是第一手资料,可信度较高,可以弥补史书中没有记载的内容,有助于对相关内容的研究。比如,在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的进奏院状的残页,它记录了唐代归义军进奏院在乾符五年和光启三年发回本镇的状报。内容是关于时任归义军节度留后的张淮深,要求朝廷授予自己正式的节度使名号这一事件。状报成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媒介,不仅在当时可以起到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作用,对于后世而言,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完善了古代的信息传播系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传播渠道。
参考文献
[1][9][12][13][16][17][19][21][22]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25]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赵璘.因话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5]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26]杜牧.樊川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7][8][10][14][15][20]崔致远.桂苑笔耕集[M].党银平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11][18]柳宗元.柳河东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23]白居易撰.白居易集[M].顾学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79.
[24]李大钊.李大钊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7]司马光.资治通鉴[M].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
[28]薛居正.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