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家国情怀于史料实证的探索与实践
——以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学为例
2020-06-10杨梅
杨 梅
(沈阳市第二中学)
在当下的历史教学改革中,学科核心素养毫无争议地成为引领教师笃行致远、砥砺前行的风向标。作为五大素养之一的史料实证在落实核心素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合理使用史料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有效手段。“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史料是史学之魂。
家国情怀是历史教学实践中彰显人文关怀价值追求的根本。“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史料实证融入历史教学,能够让历史学习更有深度;将家国情怀融入历史教学,能够让历史学习更有温度。那么,怎样在教学课堂中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课为例,试作寓家国情怀于史料实证的探索。
一、以素养为引领,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指导,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因此,以引领核心素养培育合理定位教学目标就成为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明确核心素养每一个概念的内涵,通晓各素养的区别与联系,使各素养契合于具体的教学内容,融会贯通至为关键,融合得越密切教学效果越好。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切忌急于求成,不必将所有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都定在一节课中完成,这样反而会因牵强附会而收效甚微。
笔者在设计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课的教学目标时,融合了史料实证、家国情怀两项核心素养的内容。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就不再是简单地让学生掌握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基本史实的回顾,而是以下两个目标。
目标一: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使学生能够通过研读文字、图片、地图等史料,运用史料实证感受中国人民排除万难、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社会风貌,理性分析认识经济建设必须要依据国情,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更不能偏离经济建设这一核心任务。
目标二: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反思二十年经济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关注国情的意识,体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过程,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这一教学目标设计,使史料实证、家国情怀两个核心素养的指向更加具体化、明确化,体现了寓核心素养于教学内容的目标定位。因此,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的教学目标的设置越具体,阐述越细化,衔接越自然,就越有利于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
二、创设导课情境,探寻生命意义
本课的导入以情境创设、情感烘托为主要方式,具体为教师在导入环节为学生讲述故事——“蹲在长安街哭的铁汉子”:这位铁汉子拥有艰辛苦难的前半生,激昂奋斗的后半生。1959年他有幸到北京参加国庆庆典,当看到北京长安街公交车背着“炸药包”行驶时,他问询北京人“炸药包”是什么?得到的答案是煤气包。这时铁汉子蹲在长安街哭,边哭边说:“毛主席住的城市石油供给都这么困难,我这个石油工人还是什么劳模啊?”回到大庆,他从心底里喊出了那句惊天动地的口号——“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个油田就是大庆油田,这个“蹲在长安街哭的铁汉子”就是王进喜。
讲述后教师设问: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引导学生懂得只有把自己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生命才会更有价值,一生才会更有作为,才会活得有意义。学生产生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和肩负深情融入时代洪流之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之后,教师出示史料1。
史料1:用身体搅拌水泥、用生命开采石油的“铁人”王进喜
通过史料1调动学生与教师共同补充讲述:当时没有制止井喷的重晶粉,用的是水泥。没有搅拌机,王进喜就用自己的身体搅拌水泥。两个小时过去了,井喷止住了,他全身烧满了大泡。1958年9月,他带领钻井队创造了当时月钻井进尺的全国最高纪录。1959年9月,王进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之后被称作“铁人”。世纪之交,他同孙中山、鲁迅、雷锋、焦裕禄、李四光、毛泽东、邓稼先、邓小平、袁隆平一起被评为“百年中国十大人物”,写入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教师顺势引导:“时势造英雄,这是一个怎样激情燃烧的岁月啊。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感受那个年代如歌如泣的轰轰烈烈。”以此导入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实践。
三、研读实证史料,进行情感升华
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所说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表达了历史学研究中努力获取证据的专研执着精神。所谓“找东西”即是找证据,探寻挖掘史料。史料是史学之魂,一分史料是说一分话的依据,十分史料是说十分话的依据。史料浩如烟海,又具有一定主观色彩。通过若干史料的互证,逐渐接近并还原历史的本真,这个“求真”的过程即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体现。借助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是实现此目标的策略与手段。
(一)以问题情境为“桥梁”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具体目标指引下,能够通过分析、理解、归纳等策略达成目标的空间学习环境,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启发性、互动性。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时,要确保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找准提问的最佳切入点,结合课堂实际,创设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展开思考,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研读实证史料就成为切入问题情境的重要载体,本课尝试在研读实证史料中达成情感升华。
(二)教学实践案例
1.激情中的成功实践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是什么点燃了王进喜的建设热情?6岁讨饭,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到玉门油矿做苦工,直到玉门油矿解放。1950年春,他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先后任司钻、队长等职。1956年4月,王进喜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的建立,开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调动了人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引领下,“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任务,全国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的21%。教师出示史料2《“一五”计划成果图》,该图显示“一五”计划期间工业成果分布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工业项目遍布国防、机械、电子、化学和能源。初步形成合理工业布局,初步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工业化的基础由此全面起步。
史料2:“一五”计划成果图
“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为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在改造中“左”倾已经初见端倪。林志坚在《新中国要事评述》一书中这样记述:“1955年7月,毛泽东约见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邓子恢谈话,主张1956年在现有的65万个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到130万个,但邓子恢坚持只按原计划发展到100万个。后来毛泽东批评邓子恢犯了右倾主义的错误,像一个‘小脚女人’一样走路,东摇西摆,老是埋怨别人走快了,满脑子无穷的忧虑和数不清的清规戒律。”这表明社会主义建设中操之过急的隐患在改造中就潜伏着。
2.前行中的曲折探索
1956年,中共“八大”根据中国国情,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据此制定了发展先进工业国的主要任务。“八大”是正确的,但“八大”方针为什么没能坚持?“大跃进”运动为什么会出现在1958年?教师出示以下史料。
史料3: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后,暴露出一系列新问题。比如手工业合并过多,产品质量下降,产品种类变少,管理混乱,收入减少,农村紧张……更形象的说法,如东来顺火锅、全聚德烤鸭没过去好吃了,王麻子剪刀不快了。——萧冬连《筚路维艰》
史料4: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1956年中共八大经济建设方针
史料5: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确立的总路线
史料6:1957年,苏联赶在美国之前把卫星送上天;赫鲁晓夫提出7年赶超美国。——萧冬连《筚路维艰》
史料7:1958年4月,毛泽东写《介绍一个合作社》的批语时说:“十年可以赶上英国,再有十年可以赶上美国。”……1958年6月21日,毛泽东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又一次将赶超时间提前,他说,我们三年基本超过英国,十年超过美国,有充分把握。——刘洪森《毛泽东为什么要提出赶超战略》
史料8:大跃进其实就是毛泽东的一个“强国梦”,也是中国人民的写照。一种狂热的强国冲动和极端的民族自信,造成那样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集体失智的历史现象。即一方面自豪于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一方面又深陷在上百年贫弱落后受人欺凌的悲情之中。新中国的成立,使毛泽东等从内心里发出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欢呼,但是,在当时条件下,中国人真要想在国际社会上挺起腰杆儿来,却并无底气。——杨奎松《毛泽东的强国梦》
下面我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时数、内容的处理方式等教材要素入手,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材进行简要分析,并从深化课改的要求出发,提出立体几何教材的继承、发展和改革的创新思路.
赶超战略、“左倾”错误、过分的民族悲情、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等国内外主客观因素导致我国在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中遭遇挫折,在随后的十年“文革”中更是损失惨重。何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书中记录,“文革”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建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
四、构建表现型评价体系,促进理性思考
在教学实践中创建表现型评价体系,可以营造滋养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土壤。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课程改革,需要构建一个动态、平衡、综合的评价体系。这种新的评价体系迫使我们必须超越只注重“双基”的纸笔考试,而采用能检测学生的推理能力以及解决真实问题能力的表现型评价。
表现型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设计相关的问题情境和表现性学习任务,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与交流、探究与求证来解决问题,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果根据预先编制的评价标准,进行客观评判的一种评价方式。澳大利亚学者约翰·比格斯教授和他的同事创立了近年来十分流行的SOLO(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分类评价法,该评价法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以SOLO试题为切入点构建课堂表现型评价体系。本课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为重点,要求学生基于史料研读就具体问题进行历史阐释,为学生设置了“综合探究SOLO历史小论文”学习任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征程上,我们经受了各种风雨的考验,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结合以下史料,你怎样看待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请论述你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见解与体会。(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
史料9: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毛泽东1963年《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史料10: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更由于毛泽东同志、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严重的泛滥开来。——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史料11:如果没有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就很难顺利推进。——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求是》2019年7月
史料12:2018年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宣传片。
学生在完成小论文后,教师通过《历史核心素养与表现性评价等级表》(见表1)对学生进行等级表现性评价。
通过学生的回答,能够看出学生在课堂情境的熏陶下,在充分运用史料援引实证中,实现了情感的升华。有的学生说:“国家一路走来,虽历经坎坷,终不坠青云之志。愿祖国的明天更加辉煌与灿烂,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的学生说:“做事要稳步前进,不可急于求成,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走好每一步,才能收获最大的成功。”还有的学生谈道:“人是小我,国为大我,一个人的发展如新中国的发展一样,难免有问题,有错误,会影响你的发展;但人所以为人,有一种不屈服的精神,知错能改的品质,愿君路遥知马力,烈火见真金,前途勿畏惧,且歌且徐行。”
表1 历史核心素养与表现性评价等级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家国情怀不仅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持有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持久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前途和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更是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坚守。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计划经济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辩证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遵循评价方式灵活多样的原则,不拘泥于期中、期末等阶段笔试结果性评价,还应重视过程性评价。除了上文提到的SOLO历史小论文撰写的过程性评价,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中迸发的思维火花,随时对学生做出评价,如每日课前演讲以及针对演讲同学之间的互评,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依据。
总之,寓家国情怀于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作为教师,应于教学改革实践中迫切认识到,要更新理念,与时俱进,提高理论修养,加强学习,提升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唯有此,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于日常教学的细节中滋养学生的史学素质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