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M 自粘弹力绷带用于皮肤癌全厚皮片移植术下肢供皮区伤口包扎的临床观察

2020-06-10刁秀云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皮肤癌绷带弹力

刁秀云

皮肤癌主要包含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皮脂腺癌、神经纤维肉瘤、黏液细胞癌及恶性黑色素瘤等[1],主要发生在头面部、颈部、手臂、下肢等处。到目前为止,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放射线、大量紫外线辐射等因素有关[2]。随着对皮肤癌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外科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得到不断推广[3]。对小面积的肿瘤,可原位切除直接缝合;而大面积的肿瘤切除后,原位缝合困难,常需区域内皮瓣转移或皮片移植[4]。全厚皮片移植术供皮区可以选择上臂、腹部、大腿内侧等皮肤松弛处,而大腿处供皮时,由于位置特殊,普通绷带包扎易松散或脱落,达不到加压包扎的效果。因此,我院将3M 自粘弹力绷带运用在皮肤癌切除术患者全厚皮片移植术后下肢供皮区包扎中,取得显著效果,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1 月至2019 年11 月在我院行皮肤癌切除全厚皮片植皮术的患者92 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皮肤癌;②行厚游离皮片移植手术;③供皮区为大腿内侧;④无其他严重疾病;⑤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拒绝接受本次研究者;②伴有严重疾病者;③极度不配合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6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51~92岁,平均年龄(74.2±10.5)岁,其中男25 例,女21例;恶性黑色素瘤26 例,鳞状细胞癌20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93 岁,平均年龄(69.7±12.2)岁,其中男24 例,女22 例;恶性黑色素瘤24 例,鳞状细胞癌22 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麻醉加局麻的方式。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麻醉方法、皮肤癌类别、基础疾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了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测量大腿取皮面积,亚甲蓝标记,碘酊固定。在消毒铺巾及麻醉准备后,手术医生采用常规手术方法切除肿瘤,切除标记的正常皮肤,使用一次性电凝镊止血,常规缝合、包扎肿瘤皮损处。供皮区塞好引流条,凡士林油纱及多层无菌纱布覆盖切口,3 条3M 胶带垂直切口方向固定。对照组患者术后供皮区伤口采取传统的普通宽绷带螺旋形包扎;观察组患者术后供皮区伤口采取3M自粘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在切口无菌纱布上给予适度压力环绕2 圈,然后从远心端呈30°角螺旋形绕向近心端,每绕一圈盖住前圈的1/2,最后剪掉剩余的部分,尾端用3M 胶带贴好。两组包扎松紧度以可容纳一指、患者自觉舒适为宜。

两组患者术后24 h 内均需注意:①护士每隔2 h观察大腿供皮区包扎情况,观察周围皮肤颜色、肢体远端皮肤颜色及肿胀情况。②护士做好健康宣教工作,交代患者出现肢体麻木等不适症状时及时报告。③术后24 h 供皮区首次换药,之后间隔48 h再换药。如果出现伤口渗血较多、绷带松散甚至敷料脱落情况,要及时换药、包扎。

1.3 评价指标

1.3.1 伤口包扎固定时间 由责任护士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伤口包扎固定时间,即包扎使得伤口敷料不发生脱落、移位的时间,分别统计出<24 h 和24~48 h 的例数。

1.3.2 伤口渗血情况 由责任护士观察并分别统计出两组患者术后24 h 内伤口有渗血(伤口内层纱布有渗血,可伴有皮肤瘀紫[5])的例数。

1.3.3 伤口疼痛情况 使用数字评定法(NRS)进行评价。术后24 h,由责任护士用长10 cm 标尺的刻度一面对着患者,告知患者数字越大代表疼痛程度越重,让其指出疼痛程度的对应数位置。护士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伤口疼痛例数(即每组数值除0外的例数)。

1.3.4 患者满意度 两组患者出院时填写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本院自行设计),要求1 h 内完成。调查内容包括入院宣教、医护服务态度、医护工作效率、医护操作技术、健康宣教、出院指导等,总分100分。>80 分视为满意,60 ~80 分视为比较满意,<60分视为不满意。满意度(%)= (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由责任护士收集并统计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导入所有数据资料后运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伤口包扎固定时间比较

观察组38 例(82.6%)患者供皮区伤口包扎固定时间为24~48 h,对照组仅20 例(43.5%)包扎固定时间达24 ~48 h,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16,P<0.05)。

2.2 两组患者伤口渗血、伤口疼痛和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供皮区伤口渗血、伤口疼痛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3 讨论

皮肤癌切除全厚皮片植皮术后下肢供皮区常见并发症为伤口渗血、伤口疼痛,大腿处由于位置特殊,合理的加压包扎能预防伤口渗血、渗液,利于伤口愈合。临床上常用普通绷带包扎,但存在以下缺陷:①普通纱布绷带无弹性,固定性差,覆盖的纱布敷料易移位;②不易透气,患者舒适度差。3M 自粘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固定具有以下优势:①它是无纺涤纶背衬,背衬中有聚酯弹力丝绒,表层涂有高分子聚合物,粘黏性好,不易脱落;②透气性好,不易过敏,患者舒适度高;③操作者可以利用调整环绕时的力度、绷带长短和重叠面积来掌控一部分所受压力;④它可以确保按压部位正确、力度均匀[7]。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伤口包扎固定时间、伤口渗血、伤口疼痛等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可能与下面因素有关:3M自粘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使固定时间延长,患者可尽早下床活动,自我照顾,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有利于术后康复,同时能减少伤口处张力,减少伤口渗血,缓解伤口疼痛。但本研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调查对象总数较少,观察组术后在切口无菌纱布上环绕3M 自粘弹力绷带给予的适度压力仅凭临床经验等,仍需要进一步的观察研究。

表1 两组患者伤口渗血、伤口疼痛和满意度比较[n(%)]

猜你喜欢

皮肤癌绷带弹力
老年人也应警惕皮肤癌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透明的绷带
一种新型压力绷带的探索与研究
腰部绑带好处多
对雪人的诽谤
弹力球
弹力是什么?
如虎添翼等
常见非黑素瘤性皮肤癌的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