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灸联合香砂养胃丸治疗脾虚泄泻的临床观察
2020-06-10张燕王晓燕
张燕 王晓燕
作者单位:1.257000 山东 东营,东营市垦利县人民医院中医科;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
脾虚泄泻属于现代医学慢性腹泻范畴,病程较长、病情缠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及时开展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病的主要病机是脾病湿盛、脾胃运化受阻、肠道不分清浊和传导功能失司[1]。本病的西医常规治疗多采用口服药,但患者多有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相对较低;中医治疗有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中药治疗多采用香砂养胃丸,但实际治疗过程较长,易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相对不高,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笔者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脾虚泄泻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督脉灸联合香砂养胃丸治疗脾虚泄泻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脾虚泄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20~64岁,平均(41.83±11.59)岁,病程2个月~9年,平均(3.22±1.23)年。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18~64岁,平均(43.87±11.68)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3.68±1.45)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中药新药治疗泄泻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医内科学》[3]中有关内容。脾虚泄泻症:①腹痛或不适;②大便性状发生变化,并出现稀水便、蛋花汤样便等;③大便次数增多且多于3次;④食欲不振;⑤胃脘部及腹部痞塞胀满;⑥肠鸣;⑦倦怠,四肢乏力;⑧神疲懒言。纳入标准:①年龄18~65岁;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③患者依从性好,且泄泻病程在2个月以上;④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排除标准:①重度感染性腹泻者;②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者;③合并有心、脑、肝等原发性疾病患者。
1.3 治疗方法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并忌生、冷、油腻、辛辣饮食,均接受常规中药治疗:香砂养胃丸口服,每次8丸(15 mg), 3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督脉灸治疗:患者露后背取俯卧位,操作者将患者脊背正中消毒后铺上毛巾和纱布,将姜末铺在患者督脉上(宽约8 cm,厚1.5~2 cm),然后将陈艾绒铺在姜末上(宽约6 cm,厚1.5~2 cm,轻按压避免留有空隙),把95%乙醇棉球引燃后,逐步点燃艾绒,等第一炷艾绒燃完,且降温至微温时再铺艾绒(方法同前),以三炷为宜,注意观察患者皮肤,应潮红且不起水疱,该治疗 1次/d,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中医证候积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及胃镜检查结果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治疗效果分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级别,具体如下。痊愈:腹痛等其他症状全部消失,排便正常。显效:腹痛等其他症状基本消失,排便时间间隔和次数接近正常。有效:腹痛等症状好转。无效:腹痛等症状均无好转或加重。治疗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采用中医证候积分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价,积分越高说明患者临床症状越严重,症状按轻、中、重分别记为1、2、3分,其中无症状为0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痊愈18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57.8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1.136,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除对照组腹痛或不适积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脾虚泄泻是以腹痛或不适,伴大便难成形且次数增多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慢性病,其病程持续时间长,且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4]。本病的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长期使用会导致菌群紊乱,停药后复发率较高。泄泻的病因比较复杂,主要有情志失调、脾胃虚弱、饮食所伤、感受外邪等,继而致使脾湿为患,寒从中而生,运化受阻,成泄泻[5]。脾虚泄泻的中医药治疗历史悠久,疗效肯定。香砂养胃丸出自清代《杂病源流犀烛》,由木香、砂仁、白术、茯苓、陈皮、半夏、香附、枳实、豆蔻、厚朴、藿香、甘草12味中药组成,具有健脾和胃、行气化湿功效,其中枳实、白术,益气健脾;藿香、陈皮、厚朴,理气开胃化湿;半夏,助运化,治胃虚弱;木香、砂仁、白豆蔻、香附,行气解郁;甘草、茯苓,补脾益气。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6],健脾益气类中药能够改善患者胃部血液循环,增强胃黏膜屏障,具有组织修复和抗炎作用,而且能够抗幽门螺杆菌,可以提高免疫功能。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督脉位于背后中脊,络于肾,总制诸阳,是“阳脉之海”,能温养脏腑,被称为“督领经脉之海”,是传输精气的重要通道,具有重要作用。生姜性温,有走窜之性,具有温经通络、散寒除湿之功效;生姜中的挥发油含有姜烯、姜醇等,通过对皮肤进行刺激,可以渗透人体扩张局部血管,改善血液循环[7]。用姜末作为隔物,具有温通经络和温阳驱寒的作用[8]。艾叶,性味辛、苦、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散寒之功效,借助艾灸热力,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陈细艾绒,由艾叶制成,故性温,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作用,借助艾灸热力渗透入里,可发挥温经散寒、行气通络的作用[9]。用艾叶和生姜,经取督脉,施以灸法,可温通经脉,培元固本,使阳复气升,湿浊散而泻止。督脉联系器官脏腑,调节寒热,总督阳经。督脉灸,扶正祛邪,治寒通胀,补益气,理脾胃,有止泻之功效[10],具有安全性高、便于掌握等优势。
本研究试探讨督脉灸联合香砂养胃丸治疗脾虚泄泻(观察组)的效果,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督脉灸联合香砂养胃丸治疗脾虚泄泻与单一用中药香砂养胃丸治疗相比,能够提高疗效、改善患者脾虚泄泻症状,具有良好的抗炎和提高机体免疫力效果。
综上所述,督脉灸联合香砂养胃丸治疗脾虚泄泻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