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新县农村居民慢性病现状及特征分析

2020-06-10黄博抒颜静禛阮世颖周小军刘登来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患病率农村居民慢性病

黄博抒,颜静禛,李 琦,阮世颖,周小军,刘登来

(1.南昌大学a.研究生院医学部2017级; b.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 2.江西省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06)

慢性病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指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的病因证据、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性病会造成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容易造成伤残,影响病患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医疗费用昂贵,给家庭、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卫健委发布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2015年)》[1]中的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病产生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引起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6%。慢性病在农村居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为此,本研究对江西省赣南苏区永新县农村常驻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患病特征,为当地居民制定合理的慢性病防治政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江西省永新县3个乡镇9个村委会的常住户籍居民。户籍居民指户籍在本地并长期在本地居住的人员,户籍虽在本地但因为在外务工、求学、居住在乡镇和县城等原因长期不在农村居住者(时间超过3个月以上)除外,以求研究对象的样本能真实客地观反映当前在永新县农村居住的居民情况。

1.2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

1)抽样方法:运用分层整群抽样法。①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永新县23个镇中随机抽出芦溪乡、石桥镇、高桥镇3个乡镇,每个乡镇中再随机抽出3个村委会,共计9个村委会,分别为培中、古竹、茅坪、南阜、杉溪、廉溪、拿溪、东兴、石桥村委会。②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居民,一个村委会如管辖多个自然村,则以村委会为中心,以南北西东的顺序,在不同的自然村抽取样本,直到满足所需样本量为止(各乡镇及自然村按等容量法抽取)。2013年与2016年调查的地点选择完全相同。

1.3 调查内容

分别在2013年和2016年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了两次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以及参加医保的类型等居民一般情况;2)居民所患慢性病情况。

1.4 调查工具

1)经借鉴国家卫生服务研究调查表并查阅大量文献,并与江西省永新县自身特点相结合,由江西省永新县卫健委、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永新县人民医院等相关单位的多位专家共同设计出调查问卷。2)为保证调查质量,于正式调查前进行了小规模的预调查,再根据预调查的结果,进一步完善和修改问卷内容。3)由双人录入数据,并对数据的逻辑性进行审核,从而保证了数据的质量。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EpiData3.1数据库软件录入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描述;统计推断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χ2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被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

2013年被调查人群中,男性占50.7%,女性占49.3%;2016年被调查人群中,男性占51.1%,女性占48.9%,2013年与2016年被调查人群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与2016年被调查人群中均以46~60岁年龄段人数最多,分别占44.9%、46.2%,2013年与2016年被调查人群年龄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育程度方面,被调查的15岁以上人群中,2013年与2016年两次调查均以小学文化程度为主,分别占44.3%、43.4%,文化程度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从事的职业方面,2013与2016年两次调查均以从事农、林、牧、渔业人群最多,分别占60.9%、56.7%,2013年与2016年被调查人群职业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婚姻状况以已婚和同居为主,占83.0%;2013年与2016年被调查人群中参保情况均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最多,分别占94.6%、94.4%,被调查人群医保类型构成在2013年与2016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被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

2.2 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

永新县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调查中,2013年患病率为34.3%(608例/1773例),经标准化后为20.4%,15岁以上居民患病率为35.5%(608例/1713例),经标准化后为22.7%;2016年患病率为37.5%(963例/2568例),经标准化后为28.6%,15岁以上居民患病率为38.8%(963例/2480例),经标准化后为23.0%。2016年永新县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高于2013年永新县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P<0.05),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升高了3.2个百分点,标准化后升高了8.2个百分点。

2.3 居民慢性病患病疾病谱的变化

在2013年永新县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第一位是高血压(10.66%),之后依次为结石病(6.82%)、慢性胃肠炎(2.82%)、颈腰椎疾病(2.66%)和糖尿病(1.81%)。2016年慢性病患病前四位的顺位与2013年相同,而第五位变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99%)。见表2。

表2 永新县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单病种疾病谱

2.4 影响居民慢性病患病率的因素

2016年与2013年相比,当地农村居民总体慢性病患病率有所上升(37.5%比34.3%,P<0.05);其中,女性慢性病患病率(40.4%比34.9%)、16~30岁年龄组居民慢性病患病率(20.5%比11.6%)、家务劳动者慢性病患病率(43.9%比36.0%)、已婚或同居者慢性病患病率(39.2%比35.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慢性病患病率(38.2%比34.5%),均显示2016年慢性病患病率高于2013年(均P<0.05)。

2013年不同性别间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6年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女性高于男性、年龄越大慢性病患病率越高、教育水平越低慢性病患病率越高、职业分布以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生的患病率最低、婚姻状况分布为丧偶或离婚或分居者最高、医保类型分布基本以新农合居民患病率较高(均P<0.05)。见表3。

表3 2013和2016年永新县不同类型人群慢性病患病率变化情况

2016年不同性别慢性病患病率比较,χ2=8.919,P=0.003;不同年龄慢性病患病率比较,χ2=155.441,P<0.001;不同文化程度慢性病患病率比较,χ2=89.748,P<0.001;不同职业慢性病患病率比较,χ2=82.354,P<0.001;不同婚姻状况慢性病患病率比较,χ2=55.135,P<0.001;不同医保类型慢性病患病率比较,χ2=13.687,P<0.001。-:无数据。

2.5 慢性病患病率多因素分析

本研究中,因变量为被调查居民是否患慢性病(是=1,否=0),自变量为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调查年份和医保类型,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采用向前法,进入标准选择为0.05)。相关影响因素变量赋值见表4。

表4 相关影响因素变量赋值

调查发现,永新县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在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以及职业组中均有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年龄越大慢性病患病风险越高(OR=1.806,95%CI:1.652~1.975);男性慢性病患病风险低于女性(OR=0.726,95%CI:0.635~0.830);丧偶或离婚或分居者患病风险高于已婚或同居者(OR=1.415,95%CI:1.144~1.749);与其他类人员相比,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生、商业/服务业/个体经营人员、家务劳动、农/林/牧/渔业人员慢性病患病风险较低。见表5。

表5 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慢性病已在世界范围内快速流行,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3]。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病的高患病率和高额医疗费用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影响[2,4-6]。

本研究发现,永新县居民慢性病患病率2013年与2016年有差别(34.3%比37.5%,P<0.05),时隔3年当地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稍有上升,而在此3年间,我国为农村基层卫生机构提供了大量的经费和服务,以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发展,但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反而升高,可能与当地居民健康意识不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效率不高、改善居民健康不力相关。标准化后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22.7%比23.0%,与张连军等[2]报道基本相符。可见农村慢性病患病率永新县与全国农村同期水平保持一致。永新县为革命老区,地属山区,经济和医疗水平有限,慢性病患病率能与全国农村同期水平保持一致实属不易。2013年和2016年两次调查永新县农村居民所患慢性疾病前四位均依次为高血压、胆/尿结石、急慢性肠胃炎、颈腰椎疾病,居民所患疾病多是循环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和运动系统疾病,其中在2013年和2016年调查循环系统疾病患病率均高居首位,这与任海丽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泌尿系统疾病可能与当地卫生条件差,容易细菌滋生以及当地健康教育程度落后有关;运动系统疾病可能与农村居民常年干重体力农活,身体劳损有关;消化系统疾病可能是由可能是由于当地农村经济和卫生条件落后,居民饮食习惯不良,饮用水等不健康导致。其中高血压患病率2013年为10.7%,2016年为12.5%,基本接近王业梅等[8]对安徽农村居民高血压研究中平均水平(12.06%);但低于同为江西地区的兴国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25.19%)[9]。说明永新县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状况较为稳定。建议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开展相关疾病的预防知识普及和疾病的干预,强化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对上述多发慢性病的应对,建立相应的医疗标准、规范治疗方案并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对相关慢性病的诊疗能力培训。同时政府部门应深入落实国家相应政策的实施,更加合理地利用医疗经费和服务,努力做到将该地区的慢性病患病率有效降低。

本研究发现,对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等。男性患慢性病的风险低于女性居民,其中2016年尤为明显,男性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34.7%,而女性居民只有40.4%。该结果与江丽姣等[10]对甘肃省的研究结果高度吻合,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是该地区农村女性较为繁重的家务劳动以及女性不同于男性的生理状况(如经期、怀孕及生产等)导致女性较易患上慢性病。可见,对农村女性居民进行健康干预,减少其劳动压力,对女性进行更多的健康关爱,鼓励女性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尤为必要。本研究还发现年龄越大患慢性病的风险越高,在李青等[11-12]的研究中也发现类似现象,这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不断衰弱、免疫力下降等导致易罹患慢性病,符合人体生理规律变化,且2016年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于2013年,这种老年人患病快速增长可能与当地人口老年化进程有关。由此可见,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以中老年人群为主的健康干预,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对离退休老年人引导其养成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积极的生活态度,防微杜渐,有效降低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调查显示,永新县农、林、牧、渔业和家务劳动人员慢性病患病率较高,这些劳动人员大多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可见,繁重的体力活、劳动压力也是导致慢性病的重要因素,而家庭生活压力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也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慢性病患病率提高,这与贾佳等[13-14]的研究结果一致。而离婚丧偶和分居的人群,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已婚或同居人群,说明丧偶或离婚对农村居民身心会造成一定的打击,日常生活必然也会受到影响,社会支持、关心减少,使得生活质量下降,影响身心健康,更容易患上慢性病。

综上所述,永新县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近几年逐步上升。而中老年人、女性、低收入高强度劳动压力的人群及离异或丧偶人群有更高的慢性病患病率,各级政府和相关卫生保健部门应针对这些农村居民构建高危人群慢性病防控策略,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与居民健康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居民健康意识,有效降低当地居民慢性病患病率。

猜你喜欢

患病率农村居民慢性病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7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