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知护理结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胃癌术后的影响
2020-06-10尹建容
尹建容
(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重庆 402560)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5 位,死亡率排第3 位。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95. 1万新增病例和72. 3 万死亡病例[1],使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目前,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手术后患者易出现不良情绪,加上较长时间的禁食容易使患者的胃肠功能出现紊乱,进而对术后造成影响[2]。因此,采取必要的护理方式减轻患者的负担同时给予患者一定的营养支持对患者恢复及其重要。本研究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90例,其中男48 例,女42例,年龄范围40-70岁,平均年龄56.5±9.5 岁。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全胃切除12例,近端胃切除23 例,远端胃切除10例,平均年龄57.0±9.0岁;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全胃切除13例,近端胃切除21 例,远端胃切除11例,平均年龄56.3±9.9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上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肠内营养支持
术后采取经鼻营养管肠内营养支持疗法[5]。术中将鼻营养管调整到屈氏韧带的空肠处,术后1 d 向营养管中注入250 mL生理盐水,第2 d开始经鼻营养管输入肠内营养液500 mL,控制速度为50-100 mL/h,第3 d营养液增加为1 L,之后按患者的实际病情增加到2-2.5L。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含随时观察患者病情,根据医嘱叮嘱患者服药并采取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可能对患者产生不好影响的方面诸如情绪和生活质量等进行预知护理,主要包含:(1)健康预知教育:术前及术后反复地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切除的必要性;(2)心理预知辅导: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疏导。(3)饮食预知护理:告知患者应少食多餐,以清淡和流食为主,多摄入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食物,避免服用辛辣食物,且禁止吸烟、饮酒等。(4)并发症预知护理:提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嘱患者加强饮食卫生,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等。
1.3 观察指标
2组患者均先进行了5个月的干预护理,且无失访。(1)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包括腹胀改善时间、自行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胃管拔除时间。(2) 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含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及粘连性肠梗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率(%)表示,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值<0.05 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腹胀改善时间、自行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胃管拔除时间均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表1。
表1 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s)
表1 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s)
组别 腹胀改善时间(d)肠鸣音恢复时间(d)自行排气时间(h)胃管拔除时间(d)观察组(n=45) 3.1±0.8 2.5±0.6 30.2±6.9 3.4±1.1对照组(n=45) 4.5±1.1 3.2±0.8 35.9±7.5 4.8±1.3 t 6.905 4.696 3.752 5.515 P <0.001 <0.001 0.0003 <0.001
2.2 护理方式对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4%(2/45),较对照组22.2%(10/45)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积累的证据表明,胃癌根治术后及时向患者给予有效的营养支持对患者的恢复十分重要[3]。且肠内营养支持作为主要的胃癌术后营养支持手段,给药途径包括口服和经导管,更符合人的生理状态,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文献表明通过比较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在改善胃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态上的差异,发现肠内营养支持更能改善患者的ALB、PAB和TFN缺乏状态,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在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方面更具有优势。
综上,本研究结果表明预知护理联合肠内营养疗法对于改善胃癌患者术后的肠胃功能、营养不良、焦虑情绪、生活质量及预防并发症方面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