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路径
2020-06-09陈洁
陈洁
摘要:2019年末,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给我国人民生命健康带去了巨大的威胁,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社会影响,也为我国突发事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带来了新的设想和挑战。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突发事件的背景下显得更为重要,应该得到有关部门的重点关注,及时发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解决,争取早日建设完成一个系统、完善的社会信息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关键词:突发事件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问题 实践路径
引言: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良好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可以保障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可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有助于突发事件的积极应对,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可以不断完善社会基本矛盾和纠纷的预防调节机制,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我们应该从突发事件的影响方面入手,认真反思、深入分析,进而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其制度化、规范化以及法治化。
一、突发事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必要性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社会治理格局的四大体系之一,具有独特的内涵以及社会机制,需要从微观的个体社会心理服务以及宏观的群体社会心理服务两个层面去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是解决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问题,尤其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建成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以后,可以针对具体的社会心理问题从监测、引导、解决以及应急四方面入手,给予社会个体或者群体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和教育,引导其形成健康的社会心态,培养自尊自信、积极向上以及理性平和的健康心理,有效干预和化解社会治理的问题,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突发事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尚未形成有效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更没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具体工作内容进行规范和明确等。《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指出,需要给予突发公共事件中应急处理人员和伤亡人员及家属足够的心理和司法援助。由此可见,我国现行的社会心理服务制度只 在应急预案中提及,其它涉及到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或者条例办法中都没有明确的涉及到社会心理服务相关的内容,进而导致了突发事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缺少足够的法律法规依据,缺少足够的建设动力,无法高效、高质的开展体系建立工作。
(二)管理体制不完善
虽然我国已经全面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并在全国各地都开展了试点运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大多数地区在落实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时都是由当地的卫生健康部门组织并实施,没有与当地其它行政管理部门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导致工作开展协调性较差。同时,因为缺少部门之间的合作发展,造成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难以统一管理和规划,至今仍未建立一个明确且完善的管理体制,工作规范性以及合理性都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社會心理服务对象可以根据其刚性需求的程度差异分成精神障碍类患者、心理行为问题类人群以及普通人群三个大类别,需要给予不同程度的心理服务,帮助其解决现实心理问题。然而,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对于心理人群的分类并不科学,并且工作落实也没有严格的监督和制度保障,从而导致了体系建设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和形式化。
(三)队伍建设不到位
突发事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前社会的现实需求以及社会心理问题发展规律等,组建一支具有专业技术、责任意识以及服务意识的现代化心理服务团队,以此保证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有序的开展。根据社会心理服务对象的差别,需要配备足够的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健康咨询师、心理护理人员以及接待人员等,有些专业人员需要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才可以从事心理服务工作,而有些从事基础性工作的人员则相对复杂一些,所学的专业、社会工作经验等都有很大的不同,从而导致了社会心理服务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队伍建设不到位,制约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发展。
三、突发事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路径
(一)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
要想有效推进我国突发事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发展,首先要从立法的角度入手,要看到立法给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带去的便利条件。在发达国家中,普遍都将社会心理服务方面的具体工作内容纳入了国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中,并且做出了明确的工作指示和相关要求。为此,我国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社会心理服务理念,逐步拉近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基本出发点,不断完善有关于社会心理服务的法律法规,树立以“全社会参与”为基本原则的社会信息服务理念,同时要出台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或者地方政策、管理办法等去提高社会心理服务的标准化以及规范化,进一步提高社会心理服务的可操作性,将其有效的落实到位,切实为全国百姓提供必要的心理服务。
(二)成立专门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大多数人因为缺少正确的认识以及应急处理经验,会产生严重的紧张心理和恐惧心理,例如百姓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多数百姓表现出来的是无助以及社会恐慌,没有得到及时的社会心理服务,只能通过国家公共的信息平台获取一定有用的信息,缓解心理问题。为此,为了提高突发事件社会心理服务的有效性和实时性,国家在全力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同时,应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等去成立专门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并且组建一支人数充足、专业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应急处理队伍,负责突发事件社会心理服务。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应该以地方卫生健康管理部门为基础,下设专门的部门,直接对政府负责,受上级和国家卫生健康部门的领导和工作指示,以此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心理服务链条,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可以在第一时间形成全面的工作覆盖,及时开展社会心理服务。
(三)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管理体制
为了有效解决我国突发事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除了要完善相关立法和组建专门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以外,还应该不断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管理体制,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落实到实处,充分发挥出社会心理服务的作用,降低突发事件对社会个体或者群体心理造成的影响,维持社会环境的稳定与和谐。为此,在全民推行突发事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时,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宣部、教育部以及公安部、财政部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执法部门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从社会心理服务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方面出發,着力推进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并在各个省市、地区的社会心理服务试点中设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将具体的工作事宜落实到每一个办公室以及每一个工作人员头上,实施责任制和奖惩制,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管理效果。
(四)强化社会心理服务队伍建设
在探索突发事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路径的过程中,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要朝着社会心理服务职业化的方向努力,努力打造一支具有高技术素养、高尚道德品质以及富有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现代化服务队伍,全面提高社会心理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而更好的为社会百姓提供心理服务。在此背景下,各省市、地区在选拔和聘用社会心理服务人员的时候,要打破传统的“唯证书论”观念,要推行实用性人才的招聘理念。另外,在日常开展心理服务工作中要制定科学、完备的常态化培训方案,要针对从业人员展开职业素养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实地考察学习等活动,切实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丰富其工作经验,通过经验交流和技术学习来取长补短,补齐社会心理服务队伍中的“短板”,进而提高社会心理服务整体水平,促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发展。
(五)推进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平台建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广泛应用,突发事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灵活的应用现代化先进的科学技术,推进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平台的建设,实现有效信息的网络传递和共享,以此扩大社会心理服务的覆盖范围,提高社会心理服务效率。另外,国家卫生健康部门还应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突发事件的发展情况进行研判,并结合以往的经验预测突发事件的发展规律和影响范围及程度等,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社会心理服务方案,提高社会心理服务合理性和有效性。应该建立一个统一模式的社会心理服务系统,将社会心理问题类型、管理办法、政策法规以及服务方式等予以公示和明确,并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和实时传递,给予社会群众积极的引导,发挥出重要的服务作用。
四、结论
总之,突发事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刻不容缓,要立足于社会实际,及时发现建设工作中面临的问题,通过立法、机制完善、机构成立、人才培养以及网络平台建设等路径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发展,为社会群体的突发事件心理问题提供基本的服务保障。
参考文献:
[1]陈雪峰,傅小兰.抗击疫情凸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5(03):256-263.
[2]王俊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应急管理创新.人民论坛,2019,(3): 22-27.
[3]伍麟,刘天元.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J].中州学刊, 271(07):75-81.
[4]陈雪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3): 308-317.
[5]赵刚.新时代治理群体性事件的路径选择:借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J]. 大连干部学刊,2018,261(08):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