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班级管理的思考

2020-06-09马培臻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班级管理班主任

马培臻

摘 要:新时代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对初中学生来说就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则,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心智。鉴于此,班主任应按照“既面前向全体学生,又要遵循学生有个体差异”的要求,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迎合新时代学生的“喜好”,有效强化班级内部凝聚力,借以激发学生兴趣并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管理 教学管理

班级是初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场所,是学生提升认知事物的能力和素养的主要场所。为此班主任要按照素质教育要求,结合新时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基础,以学生为教学管理的主体,为学生提供发展所需的知识和力量,并对学生的潜力加以开发,实现学生知识、技能、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

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班级管理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班级管理大体包括以下四个

方面。

一是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虽然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管理,但也没有排除对学生的分类教学管理。因为学生的学识、认知、个性都有不同,所以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统筹管理学生,不应千篇一律,既要面向整个班级进行综合的调控,又要兼顾个性差异,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强调人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然后合理地采用相对应的管理措施和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在各方面都能够有所收获。就是要在班级管理中体现“人本思想”,这一思想执行到位了,学生便可够得到可持续发展。

二是教师的班级管理不能“居高临下”地管理,而应是换位思考的管理,是站在学生角度来进行的班级管理,为的是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

三是进行差异性教学管理。学生在成长中会遇到诸多困难与挫折,平时我们说因材施教,说的是针对学习者的志趣、能力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教师可以在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管理方式,采用个性化教学,让学生都有所收获,进而达到“传道、受业、解惑”的目的。

四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积极开展调查,利用逆向思考的方式,在细节处找到学生的优点,而不是单纯地看学生的不足和错误,教师要发动所有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投入更多关心与爱心,以此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对班主任很“崇拜”,因为在学生心中,教师是无所不能的,能够解决任何问题,高大且伟岸,对教师尊重且敬佩。教师的說法、看法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有些家长甚至直言不讳地说“家长的话像耳旁风,教师的话是圣旨,孩子就是听老师的”,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确实存在。当然也有前提,就是教师必须和学生融洽相处,只有与学生处理好关系,学生才会听教师的话,才会“爱屋及乌”,才会积极响应教师班级管理的某些策略,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优化学生的自主意识。

三、注入情感的班级管理教学

情感为何物?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对世界的改造。”对学生来说,只要教师注入感情就会是“灿烂的花朵”,芳香四溢的同时,会浸入学生心脾,“以情感人”说的就是如此。为此班主任要投入更多情感,对学生的关心、尊重、理解和严格要求等积极方面的情感投入,借以实现以情感人管理班级的目的,有效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四、以自身素养来影响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生眼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均须学习,均可模仿。教师是学生的第一榜样,责任重大,因此,教师更要提升修养,以身作则,影响学生向好。

一是道德修养水平提升。教师要提升品德素养,形成健康心理与思想品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重穿着衣着仪态、语言水平、日常行为,塑造良好形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教师良好的素养一定会带出新时代、高素养的人才队伍。

二是教师要有一缸水的水准,来给学生一杯水的学识。只有这样教师教学和管理学生才能游刃有余,学生学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因此教师要及时充电,不但在学识方面,还要及时更新管理方式,强化知识储备,发挥榜样带动作用。

五、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内容

新时代的初中生青春靓丽,敢于接受新生事物,学习知识进入状态快,是奠定知识基础的关键时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可塑性较强。这一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班主任放松德育教学,学生会因为辨别能力、独立能力的缺失而接受到不良思想影响,并可能影响学生的前程。为此初中班主任要与时俱进,结合学生的认知和学识基础,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

教学。

其方法一是开展主题班会,现身说法,把真善美丑不学生讲清楚、说明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识别,引导学生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二是家庭教育,教师要经常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让家长为学生多提供正面教材,同步开展学校和家庭教育。三是利用社会舆论导向来引导学生分清那些是丑恶的,需要扔掉,哪些是精华的,需要了解掌握,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总之,新时代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要以学生为教学管理的主体,迎合新时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爱好,从多个方面与层次给予学生必要关心与关爱,激发学生爱班级、爱学习的自觉性,为构建良好班级提供必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孙晓霞、薛梅《以生为本,提高中学班级管理效果》,《文教资料》2019年第10期。

[2] 冉琴《关于“以生为本”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讨》,《新课程》2019年第1期。

[3] 胡仁宜《德育教育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应用》,《赤子》2019年第18期。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班级管理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