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本主义理论在中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2020-06-09赵凤郝春东
赵凤 郝春东
摘 要:以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强调人的独特的尊严和价值。人本主义教育观点强调教育过程要做到以人为本,培养受教育者成为有潜质、有个性、有特点、全面发展的人。人本主义对当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改革和实践有重要影响。本文从中学阶段班级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人本主义在中学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人本主义 学生观 班级管理
一、人本主义理论的内涵
实现每一名学生的终极成长和人格完善,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深刻内涵的重要体现,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培养人的“完整人格”,这是教育的崇高理想和目的所在,教育的目的绝对不仅仅体现在获得教育者成绩的提高这一个方面。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绝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培养,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完整的、情知合一的人。人本主义的教育理论要求教育者在教育和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做到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研究和实践教育和管理方法。
二、人本主义视角下学生观的确立
学生观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与我国教育战略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现代教育观的思想渊源就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而这一思想与人本主义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进步。人本主义理念下的“以人为本”,其核心内涵实际上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真正意义上把握了学生个体的本质属性,能够做到充分地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深刻内涵与核心宗旨。
三、人本主义的学生管理理念
1.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把学生置于教育和管理活动的主体地位是教师进行有效教育管理的前提条件,也是教育管理能够收到预期效果和实现其实效性的重要保证。在受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及其全面成长的需求应该得到重视,教师不可以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凌驾于学生的主体意志之上,更加不能用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教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因时、因地、因才而行,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及其个别差异开展具体的和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活动。
2.把学生看作不断发展的动态的主体
人本主义的教育理论的一个主要观点是认为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从本质上讲,每一名学生都处于他们自己人生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学生的成长过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极大的不稳定性,教师要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全局出发,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成为他们整个人生的指导者。
3.把学生看作具有个性和差异性的人
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化成长也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各自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地理位置、心理发展水平、文化和个性差异等,要求教师要做到努力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需要承认每一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个性解放,给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教师在教育管理中要坚持人本主义,深入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区别对待的原则,从个性化角度入手,力求使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领域内有所专长,有所成就,培养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四、人本主义的学生管理策略
1.实行民主开放的管理
民主开放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特点,教师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坚持民主开放原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为学生搭建适合他们各自成长的平台,更好地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自身的优势和潜能,促进其创造性特点的展现。
教育管理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当中的过程。当学生们真正地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班级管理,主动为班级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时候,就建立起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师生互动中,学生才会从根本上融入集体,主动遵守班级的各项规定,促进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创办自己的班级日志、班级小报,共同制定班歌、班徽、班训等,形成班级共同的价值追求,创建民主、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在这样和谐的交互过程中,教师也更容易对学生进行适时、恰当的引导。
2.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叛逆心理也比较强,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自由意志、独立思考与行动应该受到教师的尊重。教师要定期与学生谈心,认真倾听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舒缓压力,引导学生正确解决问题。在与教师交往对话的过程中,学生的智慧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辅助学生进行人生规划
要让学生有目标、有动力地学习,就有必要辅助学生开展人生规划,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明确人生以及中学阶段的发展目标。明确的规划有助于学生摆脱学习的盲目,进行自我约束和主动学习,也使班级管理更加有效。所以教师要在人生规划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评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生活和学习。
人本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管理工作需要一支有魄力、有思想、师德高尚、有专业素养、创造性强的教师队伍,并不断提高其管理的水平和效率,这需要学校管理者、教师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胡敏中《论人本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2] 钟启泉《班级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3]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4] 侯桂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吉林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5] 张大山《“以人为本”的班级柔性管理研究》,《管理观察》2017年第36期。
[6] 郑丽《班级管理建设探讨》,《校园期刊》201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