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分析对声乐学习的作用探讨
2020-06-09李璐瑶
摘要:本文主要从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曲调特点、典型艺术形象以及演绎风格等方面作出阐述,深入分析音乐作品对于实现情感交融、提升声乐表达水平,探讨在演绎中以更加饱满真挚的情感呈现作品及其具有的意义。
关键词:音乐作品 声乐学习 曲调 艺术形象
歌唱是表达情感的重要艺术形式,如何让音乐的旋律与人的情感产生共鸣,让歌唱者与欣赏者都能够进入情境,需要演唱者对音乐作品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走进音乐的背景,代替音乐艺术发声,如此才能使音乐呈现出扣人心弦的魅力。对于专业的声乐学习者而言,嗓音条件、技术技巧固然重要,但其在声乐表演中并不是唯一的,声乐的情感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其价值所在。因此,声乐学习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音乐作品,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情感交融,提升声乐表达水平。
一、深入分析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
每一个时代,在音乐艺术的呈现上都会表现出各自的特色。在声乐学习中,加强对声乐作品时代背景的分析,能夠打破作品在时间上的隔阂,为当下的演绎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启发,并学会从细节上调整演绎方式,最大限度地将音乐作品放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让表演者与欣赏者都能够在历史的框架下穿越时间的阻碍,形成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以我国20世纪最伟大的音乐作品之一《黄河大合唱》为例,其诞生在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爱国诗人光未然在当时战争局面溃败的背景下,辗转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在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中写下了黄河的赞美诗,而音乐家冼星海则怀着对黄河的无限崇敬,怀着对中华儿女永不屈服的自信,怀着对抗日战争必胜的决心,将诗歌谱成曲,于是一首奔放、豪迈、铿锵有力的《黄河大合唱》由此诞生。在这首经典的声乐作品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一方面日本侵略者剥夺中国人民的生命,践踏中华民族的尊严;另一方面,抗日根据地积极抗战,受压迫的中华儿女的满腔怒火已经在胸膛积蓄,磅礴欲出,黄河的咆哮实质上就是中华儿女的怒吼,一次次不屈不挠的战斗就是对日本侵略者最有力的震慑。
在声乐学习中,学生应该从作品的时代背景出发,理解当时中国在日本侵略者压迫下苦苦挣扎、几近窒息的惨状,这样才能深刻体会歌词中“黄河在咆哮”所展现出的铿锵有力、酣畅淋漓的反抗,进而将这些情感融入演绎之中,从而更好地呈现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二、深入分析音乐作品的曲调特点
在音乐作品中,调式调性对情感表达具有基础作用。我国不同地域的音乐艺术特点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可以在调式上找到线索;调性能够展现出作者情感的变化,或从低沉逐渐转向高亢,或从舒缓逐渐转入激烈等等,这些情感变化可以瞬间激发欣赏者的情感,使其主动融入到音乐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之中。因此,在声乐学习中,加强音乐作品的调式调性分析,有助于更为深入地剖析作品情感,提高作品演绎的艺术感染力。曲式结构在音乐作品中能有效协调调性、调式等要素,使整部作品呈现为和谐一致的一个整体,更好地展现音乐风格,塑造艺术形象。在声乐学习中,学生应当准确把握曲式结构,这样才能从作品的全局出发,理顺作品的情感脉络,协调音乐要素中的各个细节,进而更加准确地呈现音乐作品。
例如《两地曲》这首作品为单二部曲式,其中1—4节为前奏,5—23小节为演唱部分,24—30小节为间奏,最后12小节为结尾部分。全曲为4/4拍,节奏舒缓,情感绵长,作者将前奏定为f小调,用低沉的声音传递出男主人公因思念而低落的心情。在演唱部分,可以根据调性划分为A、B两段,A段延续F小调,情感持续低沉,B段则转f小调到降A大调上,用大调式明亮的色彩与之前的低沉小调产生强烈的情感对比,最后又回归f小调,并出现四度和八度的跳进情况,使得小调的阴郁情绪没有持续下去,从而呈现出激情之感。在间奏部分,管弦配乐十分出彩,打破了单二部曲式的单调性,让原本阴郁低沉的氛围在管弦乐的推动下呈现出希望。结尾部分,前半部分调式依然是F小调,后半部分转至降A大调,这不仅让全曲在结构上呈现出一致性,更在情感上呈现出明显的变化。
三、深入分析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
音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类型十分丰富,不同形象相互交织,各种角色与环境互动交流,有助于形成更具感染力的氛围。在声乐学习中强化音乐作品艺术形象分析,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在音乐氛围中形成更加生动的形象,形成丰富的情感价值,让音乐艺术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呈现出来,提高音乐表达效果。
以歌剧《红梅赞》典型人物江姐为例,其主要性格特点是铁骨铮铮,对革命具有绝对忠诚。作品中一句“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将江姐的一片赤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旋律上,作品吸收了川剧音乐和四川民歌的精华,利用拖腔、八度大跳等方法增加了节奏的变化和装饰音,使歌曲曲调兼顾了明朗刚健与柔美抒情,而这也恰恰契合了江姐的人物形象——虽然身为柔弱女性,但面对敌人的迫害英勇不惧、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展现出男儿一般的铁骨铮铮。歌词以“红梅”比喻以江姐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斗士傲雪绽放的坚贞品质和高洁的人格。在敌人严刑拷打江姐的绝望气氛中,歌曲一直以梅花报春为寓意,既是赞颂江姐,也是暗示革命的春天即将来临。
通过作品分析了解到《红梅赞》中的音乐形象之后,表演者可以以典型的人物为原点,从感情、动作、眼神等走进人物内心,在与人物的交流中真切地感受到江姐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及为理想信念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如同贝多芬所说:“当我作曲时,在我的思想中总有一幅画,并且按照这幅画去工作”,我们在声乐学习中也应该让作品呈现出一幅画面,在画中描绘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充满实感的场景,并在体验艺术形象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感染力。
四、深入分析音乐作品的演绎风格
由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和民族在音乐发展道路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声乐学习中,学生应该从音乐的地域性、人文性等角度出发,确定音乐作品的地域文化归属,进而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风格,这样才能使音乐情感表达得更加真实、贴切。
例如经典作品《茉莉花》,在东北、河北、江苏等地均有不同表现风格。虽然在歌词内容和情感脉络上大同小异,均呈现出姑娘爱花的情怀,但在音乐风格上却表现出显著的地域色彩。其中,东北的《茉莉花》借用了江南小调的音调框架,在调式、旋律注入富有东北“二人转”特点的衬词“啦”“呀”“诶呦”“嗯啊”“诶嘿呀”“呀呀咿呀”,别具风味,突出了东北民歌“活”“俏”“浪”“逗”的风格特色及人物热烈、率直、豪放、淳朴的性格;河北南皮的《茉莉花》曲调具有叙事性的特点,速度缓慢、旋律委婉,最后一句有一个较长的拖腔,展现出北地民歌质朴、淳厚和悲壮凄凉的地域特点。在声乐学习中,学生通过分析不同地域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能够进一步体会作品风格特点在情感抒发方面的差异,从而有助于在演绎中准确把握风格特点,提高声乐表达效果。
综上所述,在声乐学习中,音乐作品分析、专业声乐理论知识学习以及声乐技巧训练同等重要。声乐专业学生需要结合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曲调特点、典型形象、演绎风格等元素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效果,从而在演绎中以更加饱满和真挚的情感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刘万余.音乐作品分析对声乐学习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8(12).
[2]彭勇军.音乐作品分析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6(20).
(作者简介:李璐瑶,女,本科在读,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2017级,研究方向:声乐艺术)(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