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教学的篮球教学训练体系方法
2020-06-09钟声李佳宁
钟声 李佳宁
摘 要:随着体教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也迎来了改革机遇。文章首先阐述了我国高校篮球课程的新大纲和发展目标;其次详细列举了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及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再次结合篮球课程特点提出建议,如运用实践教学法、多元篮球训练法等,以期完善基于实践教学的篮球教学训练体系,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培训;系统;实践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0-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1-0064-02
一、简介
篮球运动深受中国高校学生的欢迎,相关活动在高校内层出不穷,它不仅是高校体育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许多学生课后最喜欢的体育锻炼方式之一,学生能够通过该运动享受乐趣、结交朋友。
大学体育的目标是培养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以往教师运用竞技篮球训练模式,以完成教学任务,但教师往往只针对技术要求和基础战术进行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理解、记忆相关知识,从而对篮球学习没兴趣,缺乏参与积极性,无法产生创造性思維。
随着体教结合不断深入,教育部门修订了《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各高校制定新的教学大纲:体育教育以体育实践活动为主要手段,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为主要目标。课程目标分为五个方面:体育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从那时起,高校体育教育进入了新阶段。
二、高校篮球教学训练存在的问题分析
各大高校的篮球课堂普遍存在着枯燥乏味、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学生对篮球运动不感兴趣等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课程设计不新颖。与此同时,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没有改变教学模式。教师不去主动学习,便没有办法丰富篮球教学内容,以致学生不想参与篮球课堂学习,逐渐失去兴趣。若任由此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学生对体育的厌烦心理还会更加强烈。
许多高校篮球课课时非常之少,而且教学目的不明确,忽略篮球实训的重要性,只要求学生反复训练单一技能,如投篮、传球等。有些教师不断讲解篮球的发展史、篮球规则的演变、篮球文化等,却没有让学生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很多高校虽然也开设了室外室内结合的篮球课,但往往过分强调单一方面的教学,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显得单调无趣,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还有些教师在进行篮球授课时,因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没有认识到实际操作的重要性,也没有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使得学生缺乏实际运动经验,没有办法提高篮球技术,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篮球技术的热情。还有些教师总是以讲授篮球理论知识为主,通过示范让学生多次练习,忽略了篮球的实际战术训练,以致学生不能够熟练运用在课上学到的技能和技术。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阻碍了篮球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阻碍了学生篮球技术的提高,拖延了教学进度。通常情况下,为确保学生在进行篮球运动时能够较好地完成某一动作,教师会先进行动作示范,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动作的规范性。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以篮球基本技术和基本姿势为教学重点,然后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和能力。如果学生单一练习的时间过长,单一模块花费精力过大,其全方位发展会受到影响。诸如此类的现象,降低了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阻碍了篮球教学的进度。
三、建议
(一)实践教学法
教学实践是指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把一些概念化、结构化、抽象化的知识具象化。实践教学法是合理地结合理论与实践开展教学的有效方法。
实践教学法在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消化理解知识并快速应用到实践中,让学生能够主动讲述知识技能的要点和重点,表达他们的想法。一切实践要以学生自身生活实际为出发点,以学到的知识为基础。
实践教学法要求学生将问题作为实践的载体,自觉地以问题为中心,以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为要求,组织自己的实践活动,并在此类活动中逐渐形成强烈而稳定的问题意识,在学习中始终处于探索的状态。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通过沟通和合作来实现相互理解,能突出学习的主观性、互动性、协调性和普遍性,从而超越简单意义的实验操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对一些复杂的理论知识或宏观的案例材料,学生一般难以掌握和理解。实践教学是通过一系列典型的微观实例来证实理论的本质,凸显“以小见大”的重要性,使学生对理论有所了解,对重点和难以理解的问题印象深刻。
通过实践教学法,揭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使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形成积极的互动,将取得积极的反馈。
篮球理论是篮球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内容之一,理论又包括篮球文化、篮球技术、篮球战术等,教师运用这些理论内容能够很好地为学生提供想象空间,充分了解学生真正想要学习、掌握的内容。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NBA、中国篮球的趣闻及资讯等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带着兴趣深入地了解篮球,带着问题努力地练习技能,提高篮球战术水平。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重视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避免单一的练习,让学生全面提高能力,并且在实战中掌握技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促进高校篮球教学持续地发展。
(二)篮球健身训练
篮球健身训练是指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影响运动员的身体,以改善运动员的健康状况及体形等。健身训练的基本内容包括力量训练、速度训练、灵敏度训练。又可分为普通体能训练和特殊力量训练。为了让运动员在篮球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有必要同步进行篮球体能训练和战术训练,并确保运动员可以合理使用进攻和防守技术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分。
先进的力量训练,包括高强度的跳跃练习、综合力量练习、等动和电刺激力量训练,以及各种组合科学的、多样化的力量训练。耐力训练不是很长时间而且无间歇的田径式跑圈,而是在合理时间段间歇地冲刺,这样的耐力训练符合篮球运动的需要。
(三)篮球教育
在篮球教学活动中,正确理解和掌握使用合作学习在篮球教学活动中的意义,尤为重要。主要内容是:根据篮球教学的特点,结合教材知识,使学生掌握技巧和发展能力,实现知识和能力的逐步发展,奠定专业技能基础,实现专业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总而言之,教师应适应技术和技能教学的简单变化,利用过程性评估和形成评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确保篮球运动健康、休闲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使学生养成科学锻炼和休闲健康的行为习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四、结语
文章提出了基于实践教学方法的篮球教育训练体系。运动训练经历了三个阶段:自然发展、大规模训练和科学训练。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体教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训练进入了新阶段。
科学训练是提高训练水平和竞技水平的重要前提。进行科学训练,要了解科学训练的内涵,要丰富科学训练的内容。解决篮球运动科学训练问题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存在的很多问题还需要去探索,有很多教育教学经验需要去归纳、总结,很多传统陈旧的观念需要去改变。现代体育的发展特征和现代篮球训练的主要特点是科学性。创新和改进高校篮球教学训练模式,能够推动篮球教学的发展,对于学生来讲还可以增强篮球能力和水平。因此,教师需要大量学习新的理论知识、运动技能,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引进最先进的训练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带动他们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确保高校篮球教学训练工作持续稳步发展,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课程特色及学生特点,将实践与理论结合,不断创新,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刘 炜.论当前的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管理体系[J].华章,2014(11):267.
[2]周 淼.高校篮球教学及训练新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18):169-170.
[3]王明明.篮球教学与训练的新方法探究——评《高校篮球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8(9):138.
[4]徐明胜,吉朝霞.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新方法研究——评《高校篮球教学理论探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8):66.
[5]靳厚忠,范宏伟,刘晚玲,等.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体育学刊,2010,17(8):68-71.
[6]张 明.分析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新方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8):173.
[7]李文涛.我国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5.
[8]洪 潮.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新方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6):47-48.
[9]严雪姣.高校篮球教学模式改革的设想与思路[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148-149.
[10]王 粟.浅谈核心力量训练在高校篮球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5):29,31.
[11]程培朋.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1):60-61,66.
[12]姜文生.浅析高校篮球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5):131,133.
[13]范海燕.篮球教學实践中的教学行为模式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3):15,17.
[14]蔡球鹏.中职学校篮球教学效果的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144-145.
[15]蔡红军.初中篮球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20(9):29-30.
[16]栾景阳.篮球三对三的教学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4):149,151.
[17]邓桂勇.比赛教学法在篮球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界,2019(3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