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有效提升中职生体能的策略探究

2020-06-09何晨阳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体能中职生体育教学

何晨阳

摘要:中职学生展示出更好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需要以一定的体格条件为基础。以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体能训练为研究目标,通过体能抽样测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系统化的分析,基于体育教学对中职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提高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能训练质量。

关键词:体育教学;中职生;体能

中图分类号: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4C-0027-03

一、中职生体能测试现状分析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对中职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体能训练,以帮助中职学生提高体能。笔者对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2018级男生572人,女生327人,共计899人以体能抽样测试的方法对学生体能进行调研检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男女生测试项目的不同进行分析

本次体能抽样测试,男生主要以50米跑、立定跳远、坐立体前屈、1000米跑和引体向上为测试指标,女生主要以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立定跳远、坐立体前屈、800米跑和一分钟仰卧起坐为测试指标。

以《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参考标准,测试结果显示,除身高、体重和肺活量之外,男生只有坐立体前屈的平均值达到了合格值,引体向上只有24人合格,合格率仅为4.2%;女生的坐立体前屈和一分钟仰卧起坐达到了合格值。从对学生体能测试的结果分析来看,体能测试成绩,女生总体情况较好,男生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差。此外,根据学校体育教研室对学生体质测评报表数据统计分析,2018年全体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为82.51%。(详见表1)

(二)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进行分析

笔者从所调查的班级当中随机抽样,随机抽取建筑、轨道交通、数控、建工四个专业的学生,根据专业对他们体能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统计中职学校二年级学生按专业分的体能测试成绩可知,在身高、体重、肺活量三个体能测试项目中,建工班女生的成绩偏低些,其他专业学生成绩处于正常的水平;在50米跑体能测试项目中,建工班的男生表现得较好,轨道交通班的女生表现得一般;在立定跳远、坐立体前屈等其他体能测试项目中,女生的表现要好于男生的表现;建筑班和数控班的引体向上体能测试项目表现一般。从专业角度来分析,女生体能测试的结果仍要好于男生。(具体成绩见表2)

二、影响中职生体能训练结果的因素分析

(一)学生体育运动强度不够

对中职学校2018级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进行调研,结果显示,男生课余时间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为132人,比例为23.07%,用于其他项目的比例为76.93%;女生课余时间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为44人,比例为13.45%,用于其他项目的比例为86.55%。问卷中的其他项目包括:学习、使用手机、使用电脑、逛街、看课外书、参加社团活动等。由此可见,中职学校学生花在体育运动上的时间远少于其他项目,对体育项目的参与远远不够,学生体育运动强度不够。

(二)学生职业体能和拓展模块教育欠缺

当前,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个部分构成,“基础模块”包括体能和健康教育两个子模块(其中体能模块又包括健康体能模块和职业体能模块),“拓展模块”包括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类运动、冰雪类运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和新兴运动7个系列模块。从2018级全体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为82.51%可以看出,中职学校积极开展了健康体能和健康教育,但是从专业角度分析體能的结果来看,学生在“职业体能模块”和“拓展模块”教育方面存在不足。笔者对多名中职体育教师进行访谈,显示大多数体育运动及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体育学习内容和运动量不足,很难提升学生的体能。

三、中职学校提升体能测试成绩的策略

(一)坚持健康第一,建立专属体质档案

针对中职学生体育运动强度不够的问题,学校要坚持健康第一,增强学生体魄,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针对不同的专业类型加强体育运动强度,确保学生参与充分体育活动。针对学生每次的体能测试、体育课的具体表现以及学生定期体检的成绩和结果,定期为每一位学生进行体质监测,记录监测结果,根据不同的专业建立学生专属体质档案,并进行专门化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确保学生达到国家所规定的学生身体素质标准。

(二)坚持尊重特长,强化任务驱动意识

中职学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挖掘男女生不同的专业潜力,激发积极性,使学生能积极参与体育项目的运作,积极推进体育项目开展。体育教师预先制定一个教学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以共同的学习内容为活动或训练中心,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动机,在这种学习动机的驱动下进行自主活动,进而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与此同时,体育教师要树立变“学习内容”为“学习任务”意识,通过教师所指定的“体育任务”来引导、加强和维持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引领学生设计构建体育学习任务群,从而为学生体育综合培养搭建丰富而广阔的学习资源平台。

(三)坚持兴趣导向,开展拓展模块教育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并根据学生兴趣和爱好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在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体能、运动特长、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上下功夫、见效果。针对中职学生职业体能和拓展模块教育欠缺的问题,体育教学要坚持以兴趣为导向,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积极开展体操类运动和水上类运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新兴运动等拓展模块体育教育。为此,中职学校每年可以举行田径运动会、冬季“三项”体育比赛、篮球比赛、“阳光”跑操等体育活动,有力推动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以便巩固“拓展模块”体育教育成果。

(四)坚持体能训练,创新体育教学方式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对体能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针对中职学生未来的工作需求,根据学生职业特点(如久站型、久坐型、经久高度注意力型、局部力量型等)制订职业体能锻炼计划和锻炼方法,坚持体能训练,发展学生的特殊体能(如能更好胜任建筑、轨道交通、数控等专业的工作)。体育教学首先应该改变学生认为的体育课就是“活动课”的意识,体育老师可以有效利用在线资源进行体育课堂教学,增添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创新体育教学方式。

中等职业学校多年来为各行业培养了大量人才,为满足国家的人才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注重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应该注重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尊重个性特长,以兴趣为导向,坚持体能训练,使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从而达到通过体育教学有效提升中职生体能的目的。

责任编辑:冯志军

猜你喜欢

体能中职生体育教学
通过体育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研究
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对警察体能教学训练课的评价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浅谈举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