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提升儿科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的管理手段
2020-06-09秦艳峰
秦艳峰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 儿科,内蒙古 呼伦贝尔)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患者的思想与意识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患者希望在治疗过程中接受更好的治疗方法与优质的护理服务,所以护理人员在提升自己护理技术的同时也要耐心、细致、具有责任感的为患者服务[1]。对于儿科科室来说,患者年龄较低,且小儿患者配合程度低下,导致护理人员的护理难度大大增加,且在对小儿患者用药时药物剂量掌握较为困难,用药剂量如果产生差错会对护理过程产生较多的风险。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具有风险预防的意识与相应措施,从而降低护理中的风险,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我院将对护理人员现有的护理方法进行改进,对改进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挑选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入住我院儿科治疗的110名小儿患者进行护理研究,患儿家属均知情且都在同意书上签字。随机将110名患儿分为实验、对照两组,每组各55名,实验组的男女比例为30:25,平均年龄(5.34±0.4)岁,对照组的男女比例为29:26,平均年龄(6.03±0.7)岁,两组患儿的基本信息数据可比。
1.2 管理方法
对照组:责任护士需要按常规护理措施对该组患儿进行护理,包括定期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教育,为患儿提供安静、整洁的治疗环境,同时加强对患儿的基础护理。实验组:该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护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对护理风险进行预防,实施护理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具体如下。
(1)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患者护理风险进行预防,对不同的患者进行预防性的针对性护理方案,例如:防止患者跌倒、脱管、及静脉炎等风险的预防与控制,护理人员需要认真负责,提高对护理风险的预防能力。如:对病床护栏进行定期检查,防止患儿跌落,在早晚护理期间挡住患儿病床,静点架设置在患儿无法碰触的位置,谨防患儿在活动时发生跌倒事件,安放物品时采用6S标准安置,如果有相对较危险的物品医护人员应严格监管,定期检查患儿体内套管针持续维护防止发生脱落;在卫生间走廊等可能跌倒的位置安置防滑标志,陪护患儿的家属上限为两名,防止流动人员过多产生交叉感染;家属在给患儿喂药或水时需要抱起患儿保持正确姿势,防止液体进入患儿肺部引起肺炎;护理人员需要与患儿家属进行定期交流,进行预防风险以及安全制度的教育,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培训。
(2)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基础护理管理、儿科护理操作和健康宣教流程、差错事故报告等管理制度。具体预防措施为:①对患儿采用手腕带;②病床设置床栏对患儿进行保护防止患儿跌落;③对患儿进行保护性质的管理;④在危险位置设置警示标语;⑤病房内家属陪同数量需要谨遵医嘱;⑥对患儿家属进项注意事项的相关教育;⑦落实相关护理记录单、晨晚间护理等。同时,在入院前期对患儿家属进行预防跌倒的相关教育,在患儿病床显著的位置设置防跌落跌倒的警示标语;护理人员定期对患儿跌倒跌落的几率进行风险评估,评估时长为1周1次;护理人员在增强维护患者权益的同时也要对自身进行保护,在治疗过程中将患儿安全视为第一位[2]。
1.3 评估标准
将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评估,量化处理患儿的各项护理安全指标。
1.4 数据处理
对实验结果采取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在接受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实验组患儿在护理满意程度、医患纠纷发生几率、护理质量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效果比较()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效果比较()
组别 患儿满意度 医患纠纷 护理质量对照组 84.12±2.82 10.11±1.22 77.12±1.82实验组 94.21±1.25 2.12±1.05 96.22±2.12 P<0.05
3 讨论
在儿科工作的护理人员需要随时具有风险防范意识,且护理技术熟练对整体护理过程有全面的了解,护理过程中一旦发生疏漏,会对患者产生较为严重的身心危害,所以儿科护理人员需要保持警惕且具备良好的风险意识,从而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对患儿的治疗有促进作用。现今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产生风险事件的几率逐渐增加,医护人员在进行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护理具有较高的认知程度,不断完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风险事件的几率,护理人员需要对每一位患儿的基本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2]。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对护理工作有充分的了解,具备正确的安全意识,在谨遵医嘱的情况下,严格规范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在完成护理工作后,相应的主治医生需要对护理情况进行反复检查,例如全面审查药物使用情况,严格遵循医嘱执行,施行药物登记制度,从而优化护理效果。护理人员在放置相关医用器材与相关药品,严格遵守护理规章制度,例如对药品准入操作流程有良好的认知程度,确保药品使用过程中有良好的发展倾向,对护理流程进行记录,确保对患儿有全面了解降低纠纷的发生几率,从而保证良好的护理效果,对患儿的治疗起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患儿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小儿快速恢复到健康状态,减少了治疗时间,达到了最佳的护理效果。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同时需要对风险事件进行分析与分类,主要的风险分为三类,一类是差错事故类风险事件,主要为药物使用时产生的问题与患者进行检查时产生的问题,一种是投诉风险事件,主要为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进行的护理工作态度不满意,可能会引起其他风险事件产生。另一种是护理记录类的风险事件,护理人员在护理完成后对护理过程的记录出现缺失情况,从而导致护理方案产生问题[3]。因此,医院需要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考核,同时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疏导,防止护理人员心理压力过大。提升护理人员对工作的责任感,从而降低小儿科室风险事件发生几率。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护理风险防范意识,从而提升对患儿的护理质量,对治疗效果产生促进作用,达到良好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