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静脉血管评级在预防高压注射造影剂外渗中的应用
2020-06-09王雪秋金红英
王雪秋,金红英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1.放射科;2.门诊,江苏 苏州 215228)
CT增强扫描技术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使人体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间密度形成影像学差异,从而进一步诊断可疑病变,并进行定性、定位和鉴别,为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1]。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CT增强扫描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CT增强扫描所使用的造影剂是通过高压注射泵从静脉快速注射,对局部组织刺激较大,可能引起疼痛和血管痉挛,也因此而存在较大的造影剂外渗风险,若外渗后如处理不当,严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截肢[2]。因此,放射科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是如何有效预防和避免造影剂外渗的发生,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3]。我院放射科自2017年2月起,于CT增强扫描检查中应用浅静脉血管分级,实施以来有效的降低了外渗等风险事件的发生,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01月~2019年12月在江苏盛泽医院放射科行CT增强扫描的4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01月~2017年01月就诊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02月~2019年12月就诊的224例患者为观察组。纳入患者均为认知正常、意识清楚且无严重躯体或精神疾病的知情同意者,年龄20~79岁。其中,对照组中超过60岁以上患者82例,基础病:冠心病44例,糖尿病46例。观察组中超过60岁以上患者85例,基础病:冠心病48例,糖尿病49例。两组患者的CT增强扫描部位、性别、年龄资料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Optima CT660奥运版64排多层螺旋CT行增强扫描影像学检测技术,高压造影剂注射器为Optivantange,造影剂使用碘海醇或碘佛醇。
1.2.1 对照组
实施CT增强扫描检查前影像科常规护理措施,于检查前告知患者和家属检查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需要配合的要求,患者进入CT检查室前30 min,当班护士选择适当部位予穿刺静脉留置针以注射造影剂,并根据患者的疾病诊断、病情、体重和血管条件,遵医嘱选择造影剂,并调整其剂量和高压注射的速率。
1.2.2 观察组
实施CT增强扫描检查中运用浅静脉血管分级。内容包括:(1)检查前评估:①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基础治疗、既往史和过敏史,全面了解患者病情。②参照浅静脉血管评级表对患者血管评估分4级[4],0级:血管明显凸出皮肤表面,固定能摸到的粗静脉,富有弹性,张力很大;Ⅰ级:血管略凸出皮肤表面,滑动能摸到的中静脉,血管无变硬略有弹性,有一定的张力;Ⅱ级:静脉不冲盈,滑动的隐约能摸到的小静脉,部分血管变硬;Ⅲ级:静脉塌陷,滑动细小静脉,触摸不清,血管变硬无弹性。根据血管评级采取不同措施:0级和Ⅰ级患者按常规穿刺;Ⅱ级以上患者掌握血管走向及分布,尽可能选择贵要、肘正中等大血管,尽量选择高年资有经验护士穿刺,必要时备热毛巾或热水袋;Ⅲ级以上患者请静疗组会诊,借助红外线静脉显示仪或B超下穿刺。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穿刺工具和穿刺方法,高压注射造影剂最常用的穿刺部位为前臂,其次为上臂,个别可选择其它部位[5]。穿刺工具使用BD留置针,型号包括20G、22G和其它,常规使用20G。穿刺方法包括常规和超声引导下。④检查前向患者及家属告知CT增强扫描检查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并取得患者(或家属)理解同意后签名。(2)检查中密切观察患者穿刺处血管情况,先预充生理盐水20ml,观察是否有渗出导致皮下软组织肿胀、疼痛、麻木等情况[6],如有疼痛采取减缓推注速度等措施;高压注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胸闷、恶心、发热、皮疹等症状,甚至出现喉头水肿、抽搐、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3)检查后询问和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反应;疼痛者给予0-11NRS疼痛评分,并做好心理护理,仍需密切观察患者,防止患者发生迟缓过敏反应。对发生造影剂外渗的患者要注意跟踪观察外渗情况,判断外渗分级(Ⅰ、Ⅱ、Ⅲ、Ⅳ),立即采取制动、抬高患肢、水胶体外敷、喜辽妥外涂及其它处理措施[7],并请静疗组会诊。
1.3 观察指标
(1)采用0~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8]对造影剂注射疼痛感进行分区描述,0为无痛,0~3轻痛,3~7为中痛,>7为重痛,10为剧烈疼痛。(2)参照INS药物渗出评定标准进行造影剂外渗分级判断[9],Ⅰ级:水肿范围2.5 cm范围内,皮肤发白、发凉或不伴疼痛;Ⅱ级:水肿范围15 cm范围内,皮肤发白、发凉或不伴疼痛;Ⅲ级:水肿范围超过15 cm范围,皮肤发白、发凉伴透明状,轻至中度疼痛;Ⅳ级:水肿范围超过15 cm范围,皮肤发白伴透明状,中至重度疼痛,可伴发凹陷性水肿及循环障碍。(3)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10]:通过回顾性分析质量控制小组对放射科护理技术操作、工作流程、服务态度以及人文关怀护理四方面的质控考核情况,每方面评价均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选择项,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调查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无序变量比较采用x2检验,有序变量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高压注射造影剂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注射造影剂疼痛NRS评分表刻度描述中位于无痛、轻痛范围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位于中痛、重痛和剧烈疼痛范围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高压注射造影剂疼痛评分比较[n(%)]
2.2 造影剂外渗发生率及转归和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造影剂外渗分级为Ⅰ级或Ⅱ级,其中观察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为1.34%(3/224),对照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为3%(6/200),均于外渗后一周内治愈或好转,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放射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及转归和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通过对相关报道文献的资料查阅,以及对我院往年放射科发生的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案例进行回顾性归纳和分析,总结出造影剂外渗发生的主要风险因子,包括患者因素、疾病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和治疗因素4个方面。因此,做好影像学检查周期全程的动态管理和人文关怀,应用浅静脉血管评级,护士可启动造影剂外渗预警机制,采取危机反应,可以有效避免和减少造影剂外渗风险的发生[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CT增强扫描检查时应用浅静脉血管评级,观察组患者注射疼痛程度得到明显缓解,而经过近年来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两组患者发生注射造影剂外渗风险都控制到最低,且外渗后均得到妥善处置,一周内均治愈或好转,无恶化病例,因此,期间外渗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通过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观察组患者对放射科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小,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还需继续研究探索,进一步完善预防高压注射造影剂外渗的措施,切实保障放射科护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