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管理模式运行效果评价

2020-06-09

关键词:行为障碍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

董 云

(连云港市灌云县精神病防治院精神科,江苏 连云港 222200)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严重的精神类疾病,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除意识障碍、智能障碍不常见外,可出现思维障碍、感知觉障碍、情感障碍、意志与行为障碍等多种精神症状,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该病具有易反复、顽固性等特点,通常需终生用药,给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1]。2018年版《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对严重精神病患者经治疗处于缓解期回归社区后的管理有明确的工作规划,要求基层多部门工作人员要横向联系联合做好精神卫生工作,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缓解期管理和延伸医疗服务,促进其尽快康复,早日回归社会[2-3]。我院作为精神病专科医院,承担着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院内治疗及缓解期院外康复的延伸服务的主要工作任务,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有效衔接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后,运行成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01月~2019年06月间连云港市灌云县精神病防治院收治后处于缓解期的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纳入患者临床诊断符合国际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诊断标准,经住院治疗进入病情缓解期,无严重脏器合并症,经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低于20分的知情同意的低危人群。其中,对照组男15例,女9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7.12±2.35)岁。观察组男16例,女8例,年龄,15~47岁,平均年龄(36.72±2.5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患者出院前健康教育:(1)给予患者及家属出院后药物治疗指导,教育家属加强居家期间服药依从管理,专业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出院前面对面交流,鼓励患者重新开始新生活,加强自我管理,平时生活中尽量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适当参加运动,培养兴趣爱好,借助音乐、运动和读书等方式转移注意力。(2)患者出院后每周一次定期电话随访指导,了解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参与能力、行为改变和思维正常性恢复,对疾病思维与行为给予及时纠正,促进患者社会功能和行为障碍的恢复和矫正[4]。

1.2.2 观察组

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的出院后居家康复有机衔接工作机制:(1)建立严重精神障碍专病管理-社区-患者及家属的联络圈,专病管理人员由精神科医师、护士、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康复师组成,社区管理团队由疾控网络格内精防人员及社区医师组成,共同通过互联网多媒体平台提供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的社区康复服务,成员间建立微信群,通过群上传康复知识。(2)缓解期患者出院后接受医院-社区联合的个案管理,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制定个体康复计划和方案,需要具备针对性、阶段性及可实施性,包括持续有效的药物治疗,行为能力、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全面恢复,逐步帮助患者重返社会生活[5]。包括:①由管床医师开具控制和稳定病情的药物干预计划,社区管理人员每周电话随访、每个月上门随访一次药物干预计划执行情况,教育患者家属加强监管。②社区管理人员上门随访时注意观察和评估干预方案执行情况,加强与患者交流沟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育并指导患者家属与患者的说话技巧,培训家庭干预知识,照顾其饮食、个人生活等,锻炼患者适度用脑并承担适当的家务劳动,以利于病情恢复,及早恢复正常生活[6]。③医院指定的专科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承担患者缓解期的心理康复治疗,治疗形式以门诊治疗和线上知识学习、线下咨询指导的形式,帮助患者掌握自身病情,提升对疾病治疗的勇气和韧性,引导患者主动参与日常各种劳动和社交活动,并指导其正确面对社会、家庭等存在的歧视、偏见,增强其承受力和适应力,利于心理康复[7]。(3)肇事肇祸应急处理:与家属保持联系,若患者出现肇事肇祸状况,立即通知疾病专科人员前往现场及时干预,给予药物治疗,病情危急者立即入院接受治疗[8]。

1.3 评价指标

(1)运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价患者社会功能缺陷[9],共包括10个项目,各项评分0~5分,分数越高说明社会功能缺陷程度越低。(2)应用30项涉及社会兴趣、社会能力和个人管理的行为障碍量表(NOSIE)[10]评价患者行为功能恢复程度,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行为障碍程度越轻。(3)运用生存质量量表(SQLS)[11]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12]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SQLS得分越低说明生存质量越好,ADL得分越高说明自理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干预前,两组SDSS总分、NOSIE、SQLS及ADL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SQLS总分、SDSS、NOSIE及ADL评分与干预前对比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SQLS总分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的水平,观察组SDSS、NOSIE及ADL评分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行为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行为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比较(±s)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SDSS评分(分)对照组 24 173.23±8.14 187.52±12.32 -4.7410 <0.0001观察组 24 172.92±7.89 203.52±5.25 15.8181 <0.0001 t/P - 0.1340/0.8940 5.8530/<0.0001 NOSIE评分(分)对照组 24 59.53±4.24 67.86±9.21 -4.0249 0.0002观察组 24 59.42±4.09 77.56±5.29 13.2902 <0.0001 t/P - 0.0915/0.9275 4.4741/0.0001 SQLS评分(分)对照组 24 109.43±11.14 89.24±10.32 6.5134 <0.0001观察组 24 111.92±11.29 63.97±8.38 -16.7002 <0.0001 t/P - -0.7691/0.4458 -9.3124/<0.0001对照组 24 21.83±2.52 24.43±1.32 -4.4774 <0.0001 ADL评分(分) 观察组 24 22.52±2.15 29.95±3.17 9.5030 <0.0001 t/P - -1.0205/0.3128 7.8752/<0.0001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是迄今为止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的症状各异的综合征。在我国,精神疾病所带来的负担已超过其他的疾病领域,对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影响[13]。

精神分裂症的最佳治疗时间是首次发病,病情两年内疗效最好。大约1/5的患者发作一次缓解后终生不发作,但反复发作或不断恶化的患者可出现人格改变、社会功能下降,临床上呈现为不同程度的残疾状态。病情的不断加重最终可导致患者丧失社会功能,需要长期住院或反复入院治疗。因此,首次发病后缓解期患者家庭及社会的支持,对患者预后十分关键,早发现、早治疗、正规治疗、规范管理,关系到患者今后能否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14]。

第三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将包括精神分裂症在内的重型精神疾病项目名称改为严重精神障碍,而在2018年版的管理治疗工作规范中新增加了精神康复管理内容,明确了医院-社区康复工作职责,并将缓解期接受居家治疗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规范健康管理范围[15]。我院作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基层定点收治机构,需要担负起“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康复技术指导和管理的任务,提供涵盖精神和躯体健康、日常生活、社会关系、工作学习、家庭监护等领域的延续性专科医疗服务。运行成效证明,患者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得到全面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行为障碍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
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帕金森病的研究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超声心动图评价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心脏形态及左心功能的应用价值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策略分析
常做噩梦要当心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