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行研学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2020-06-08周峻岭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1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研学幼儿园

周峻岭

摘 要:研学即研究性学习。国际上统称探究式学习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HIBL)。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衔接的实践性学习形式,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和模式,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本文通过分析幼儿教育工作中研学旅行应用的可行性,探索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研学;研学旅行;幼儿园;教师工作

一、幼儿园研学旅行应用的现实意义

(一)研学旅行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是提升幼儿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的重要举措。

研学即研究性学习。国际上统称探究式学习Hands-onInquiryBasedLearning(HIBL)。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衔接的实践性学习形式,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和模式,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

(二)研学旅行符合幼儿兴趣需求,是成功开启“素质教育”的启蒙之路。

幼儿期孩子天生对外界充满了好奇感,乐于主动去探索探究新鲜事物和新奇的世界。研学旅行基于孩子们的兴趣,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從自然科学、人文社会到生活实践都能选择性学习或确定主题。在动手做、做中学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研学旅行中需要合作,还能增进彼此的感情。

(三)研学旅行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的满足,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压力。

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让幼儿获得最直接的经验,让人印象更为深刻。当研学旅行时,自然、社会中遇到的知识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幼儿面前,直观的体验大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在自己自由的探索中,将幼儿教师从千篇一律的组织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中解放出来,降低教师工作压力,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幼儿实质的需求。

二、幼儿园研学旅行应用的可行性

(一)幼儿成长过程的特点让幼儿园研学旅行成为可能。

幼儿成长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该过程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幼儿的体验性特点,另外一个是幼儿的群体性特点。体验性特点表现为,幼儿在体验中成长,需要亲自去参加亲近社会和自然的实践活动。老师和父母都不能代替幼儿的成长,也无法代替幼儿自己的体验。群体性是幼儿在家庭首属群体,伙伴群体和学校次属群体中的交往,再好的老师和父母都不能取代伙伴群体中的游戏作用。

(二)从广大父母的选择也可以看出对研学旅行的需要与支持。

很多父母不愿意把孩子交到旅行社手中,更乐意选择教育机构组织的旅行活动,他们不愿意孩子像游客一样对待,更乐意在研学旅游途中接受良好的教育,介入合适的知识点,这样更利于成长的教育。而研学旅行的适时出现,既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也符合广泛的家长民意。

三、幼儿园研学旅行开展的途径。

(一)可以利用家长资源开展活动。

在认识热电厂的研学活动中,我们就很好的利用了家长在热电厂工作的资源,提前联系好时间、行程、需要学习的参观地点,安排好幼儿吃住等等。途中偶遇成熟的野柿子树,幼儿现场采摘品尝,积极主动学习探究保存软柿子的方法。两天的研学活动幼儿获得了最直接的经验,记忆深刻,久久还津津乐道。

(二)可以利用本地资源开展活动。

如在大班牛奶场的研学活动中,就和经常给幼儿园送鲜牛奶的牛奶场联系。幼儿出行一天,在牛奶场认识了奶牛,学着动手挤牛奶,参观了牛奶生产包装的全过程。亲自动手的实践活动让他们一天的研学活动充满乐趣。城市中的旅游点也很多,安排好行程,对生活的城市慢慢研学,认识自己的家乡从而产生热爱之情,也算是一场有效的短途研学旅行了。

(三)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活动。

我曾经带领孩子,跟随国内亲子户外旅行第一家庭绿豆的团队穿行过小兴安岭,整个队伍有11个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孩子,最小的四岁,最大的也不过七八岁,前一天会确定第二天学习的主题,以动手做、做中学的探究形式,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实践观察、寻求实证,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得出结论、交流表达,集体讨论、记录过程等六大步骤,并在带队老师的引领下,家长的帮助下,书画研学日志,形成总结报告,提出新的问题。

四、对于研学旅行中的一些建议

研学旅行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就是高级的“玩”,带着幼儿一起贯通学校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壁垒,在研学旅行活动前,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

1.多多培养幼儿创造性能力,孩子的创造能力是很重要的,“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创造力几乎概括了这个世界的一切,它推动技术进步,它甚至是知识的源泉”。研学旅行活动必须要有幼儿的创造力才能完美进行。

2.多多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会自我学习是一种能力,很多人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很多地方需要幼儿自我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知识点得以提升。

3.进行社会公德的教育,社会公德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为了群体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是公民道德修养和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在研学旅行中,幼儿们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4.爱国主义教育,研学旅行中的一言一行,必须教育幼儿热爱祖国。幼儿在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时,培养幼儿对亲人和家乡的依恋感,对首都、国旗、国歌等国家象征和民族文化传统的亲切感。

5.传统文化的教育。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民族传统美德,参观民间工艺品展览及观看民族文艺表演等,不断深化幼儿“我是中国人”的意识。才能在研学旅行中发现中国文化的传统之美。

五、结语

在“旅游+”的概念逐渐清晰,当旅行发展有了新的创新,“课程化”的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模式慢慢被社会接受并推广,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我们在不停摸索新的经验,努力做到:“多学科并进,多游戏穿插,多技能综合,多知识贯穿,多教法合用。”用文化把旅游做成教育。

参考文献

[1] 向长征.试析中小学校研学旅行的实施策略[J].中小学德育,2017(9):17-19.

[2] 吕先波,梁英.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内容的探讨[J].新一代(下半月),2017,000(021):143.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研学幼儿园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爱“上”幼儿园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