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前幼儿教学小学化的现象

2020-06-08张君艳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1期
关键词:幼儿教学教学策略

张君艳

摘 要:开展幼儿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挖局幼儿的天赋,促进幼儿的智力提升和身心健康发展,为以后的生活学习奠定基础。但在各种复杂因素的干扰之下,部分幼儿园以及家长在面对幼儿的教育问题时丧失了初心,让幼儿在被动状态下接受了超纲的“小学化”知识以及行为要求,使幼儿的健康成长受到威胁。

关键词:幼儿教学;小学化现象;教学策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教育越来越重视,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够去一所教育能力较强的幼儿园进行学习,希望自己孩子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心理期望,很多幼儿园展开了不当竞争,即教育的知识越高级,就说明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越高。这种错误的观念造成了幼儿教学的小学化,使得很多幼儿接触到了本阶段不该接触的知识,增加了学习压力。

一、幼儿教育当中小学化的表现

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教育规则,这是由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状况决定的,并不是越早接受高级知识越好,一昧的越级教育只会是拔苗助长。首先是教学内容的小学化,很多幼儿教材将本属于小学的知识点纳入到了教学当中,现在不少幼儿在大班甚至中班就已经开始学习汉字拼音的声韵母或是10以内的加减法,甚至是更为深入的内容。这些本该是小学阶段才要求掌握的知识过早地出现在幼儿面前给幼儿增加了不必要的学习压力。其次是作业形式的小学化。一般来说幼儿阶段很少给学生留作业,基本上就是以娱乐游戏开发智力为主,但是部分幼儿园教育观念不正确,开始强行让幼儿去记忆以上教学内容,甚至还给学生布置了一些书面作业,如抄写字母,加强习题锻炼等,这就剥夺了幼儿的娱乐活动,给幼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最后是幼儿行为的小学化。很多幼师将幼儿当成了小学生,一言一行都是按照小学的标准来要求幼儿,比如认真听幼师讲课,捣乱的进行惩罚罚站等。幼儿阶段还不能理解社会规则,幼师强行将社会规则限制在了幼儿身上,常在教学活动中以命令式的口吻强制性地要求幼儿认真听讲,使幼儿的天性得不到释放。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解决对策

(1)端正态度,尊重教育规律。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家长和幼儿教育机构的态度不端正,首先是家长过高期望,给孩子订立了不切实际的目标。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能够学有所成,这是正常的,但是孩子的认知发育是有规律的,脱离规律的教育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伤害。例如去年有一件事非常出名,就是一家教育机构打出了“快速阅读”的名号,拿起书快速浏览可以识记其中的全部内容;眼睛蒙上布还可以看到书上面的字。说的是玄乎其玄,很多家长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是还是有家长相信这种现象并且给孩子报名,这就是不正确的态度引发的教育畸形。其次是幼儿教育机构价值观的扭曲。大部分幼师还是明白幼儿发展规律的,内心清楚将小学知识拿到幼儿进行教学是不正确的,对孩子有很大的弊端,但是还是要这样做,原因就在于教育机构的态度。教育机构为了自身的名利,过分的满足家长的苛求,要求幼师按照这种方式去教育幼儿。因此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要家长和教育机构端正态度,了解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

(2)提升幼师的教育能力,提升幼儿教育的专业性。

我国的幼儿教育起步较晚,但是在教育政策的扶持下发展迅速,最近几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幼儿教育遍布各地。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幼儿教育发展是不平衡的,最为明显的表现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明显要比落后地区的幼儿教育质量好;即使相同地区也存在幼儿教育质量的高低。虽然幼儿教育的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人们对幼儿教育的观念却是不同的,发达地区过分重视幼儿的学业,因此会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落后地区则是将幼师当成了“保姆”,对孩子的所学毫不关心,这就造成了幼师质量和水平的良莠不齐。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想要让幼儿教育具有相同的水平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隨着网络和交通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幼师之间的差距。幼儿教育机构要重视幼师水平的提升,幼儿园要将幼儿教师能力提升学习常态化,多为教师提供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让教师能够“走出去”,接触更多的活动开展方法,使教师具备优化活动设计的能力。教师本身也要有意识地多阅读和幼儿教育相关的书籍,提升教学素养,为幼儿的科学教育奠定基础。

(3)完善幼小衔接工作,确保幼儿身心健康。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第一阶段,也是幼儿各种能力培养的初级阶段,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时还有这割不断的联系。本阶段的教育除了做好本阶段的教育工作之外,还要为小学教育做好准备。在如今生活节奏快速发展的时期,教育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幼儿教育要坚持与时俱进,虽然不能讲授小学的知识,但是要了解小学一年级学习的内容,等到幼儿教育的后期要为小学教育做铺垫。另外,很多幼儿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在家长的熏陶下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幼师可以因势利导对幼儿进行教育。完善幼小衔接工作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但是幼小衔接并不是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融人小学化的规范和内容,而是对幼儿的学习品质、行为习惯、人际交往能力进行培养,让幼儿具备小学学习的能力,减少幼儿过渡到小学的困难程度,让幼儿在保持身心愉悦的基础上主动融人小学生活,继续快乐健康地学习成长。幼儿教育要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选择合适的时机来发展幼儿的各项能力。教育不能说强迫的,要引导幼儿进行自愿的学习,在娱乐当中进行学习。

综上所述: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部分家长和幼儿教育机构逐渐产生了不正确的价值观,家长对孩子产生了过高的期待,制定了不合理的目标;教育机构为了迎合家长的期望,为了名利开展了不适合幼儿学习的教学内容与方式,给幼儿教育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因此首先家长和幼儿教育机构都应该树立正确的心态,尊重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给幼儿正确的教育。其次教育机构要不断的提升幼师的教育能力,及时的与外界进行沟通学习,提升教学能力;最后要完善幼小衔接工作,为小学教育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叶秋红.要想花开果硕,切忌拔苗助长——如何防止与纠正幼儿园“小学化”[J].考试周刊,2016(33):178.

[2] 郭兴莉.还幼儿一片广阔的天空——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一些思考[J].新课程学习(上),2013(04):173.

[3] 张平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2(04):142.

猜你喜欢

幼儿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运用多媒体进行幼儿教学
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