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活 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
2020-06-08姜玉珊
姜玉珊
摘 要:针对小学生写作过程中“习作难、难习作”的心理,笔者在作文指导的过程中,巧妙地通过生活化习作模式的构建,让学生立足生活积累素材、进行练笔,夯实学生的习作基础,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习作难、难习作”的心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因为无话可说而产生严重的畏难情绪,进一步影响了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的提升。同时,因为学生缺乏生活积累,导致作文空洞无物的现象普遍存在。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指导的过程中积极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改变过去“空中楼阁”式的作文指导现状,让学生的作文写作因“接地气”而精彩。本文中,笔者立足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探索学生习作的现状、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的价值以及有效性对策。
1 小学生习作现状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笔者在指导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常见小学生的作文如下:一是学生作文空洞无物。可以说:内容空洞无物是小学生习作的“通病”。而之所以是“通病”,主要原因在于小学生生活经验缺乏,阅历不足,很多时候,面对不同的写作题目,学生都是通过“编”的方式来完成写作任务。同时,很多小学生在生活中,缺乏观察和积累的习惯,导致知识积累不足,最终导致了学生作文空洞的现象;二是作文因过度模仿而近乎抄袭。仿写是提高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的有效手段。但如果学生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过度模仿,那就有抄袭的嫌疑。如今,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电脑等的普及,使得学生检索信息更为便捷。在此背景下,部分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走捷径的思想,导致学生过度模仿别人的作文而缺乏自己的思想。要想改变学生在作文习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小学語文教师应当积极革新传统的作文指导模式,通过改革创新,实现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的提升。
2 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的必要性
习作与生活密切相关。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习作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认为:基于教育改革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习作指导中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具有必要性:一方面,习作源于生活,生活是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的主要阵地。小学语文教师在习作指导中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将习作指导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夯实学生的素材基础,有效地解决学生习作过程中“内容空洞无物”的问题;另一方面,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有利于改变过去枯燥、单调而乏味的习作课堂,让小学语文习作课堂因紧密联系生活而精彩,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进行积累,让生活成为激发学生习作灵感的源泉,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奠定基础,同时改革创新传统落后的习作教学模式。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师在习作指导中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必然性。
3 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的有效性对策
3.1 立足生活情境,激发写作灵感
很多小学生在作文习作的过程中之所以有内容空洞无物的通病,其主要原因在于作文与生活严重脱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的过程中,要善于创设生活化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在既定的情境下进行写作,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例如,笔者在一次习作课中,让学生写记事作文,一位小学生写了“捉蛐蛐”。关于捉蛐蛐这件事,想必是很多学生童年时期最为喜欢的时。但笔者发现:这位小学生写的“捉蛐蛐”并没有那么生动,而知识用简单平淡的语言描述了捉蛐蛐的过程,如“暑假里,我和哥哥出去捉蛐蛐,蛐蛐跳得太快了,我第一次没有捂着,又捂了第二次,终于捂着了,我高兴极了”。这就是作文内容空洞无物的直接体现。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捉蛐蛐”的有趣,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的方式,结合“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捉蛐蛐”的视频,直观地给学生展现了捉蛐蛐的精彩场面。此外,为了让学生的体验感更佳,笔者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体会捉蛐蛐,然后再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一篇优美的文章就诞生了,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内容空洞无物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灵感,提高了作文质量。
3.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是手段,而素材的积累则是基础。小学生因生活阅历不足,导致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常常感到无话可说。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指导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提高作文写作水平。例如,在一个下雪天,笔者发现:当鹅毛般的大雪在空中飞舞时,很多学生不自主地将头扭向了窗外,针对学生不认真听课的现象,笔者并没有批评,而是引导学生观察:雪花是怎样在空中飞舞的?下雪的时候,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地面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出来,当学生描述完毕之后,笔者让学生写个有关“雪”的即兴作文,题目自拟。此外,笔者还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如布置作文“观察身边的人、事、物”,让学生自主选择观察的主题和方向,增加作文的灵活性,改变过去单一的让学生“观察好人好事”以至于让学生编造好人好事的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3.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进行练笔
在作文写作中,观察是基础,而练笔则是手段。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练笔,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养成每日记、每周记的习惯,记录身边的小事,记录生活中的每一个精彩片段,让学生在长期的观察和练笔中,提升作文水平。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习作指导中,要结合小学生作文空洞无物的问题,积极构建生活化的习作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吴明圆.浅谈小学语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