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路径
2020-06-08高玉茹
高玉茹
摘 要:阅读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模块,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语言文字综合理解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进入小学后,积累一定的文字知识后,教师会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如何使低年级的学生达到有效阅读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所面临的一项挑战。本文就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路径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谈。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路径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突出趣味化,情境化,丰富化的原则,以达到阅读教学过程与小学生认知能力相契合的目的。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需要抓住小学生的阅读特点,并能结合教材中的阅读内容,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以达到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效果的目标。
1 结合阅读内容设计课堂游戏
游戏是小学生普遍比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如果教师一味通过讲解阅读知识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很难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教师可以尝试将游戏融入到阅读教学当中,落实寓教于乐的原则,使学生可以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在阅读中积累知识。例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到《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时,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连线游戏。教师在黑板的一边写出小狗、小鸡、小鸭、小马等动物的名称,在另一边写出一些代表形状的词汇,比如,枫叶、梅花、月牙,竹叶等,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参与连线游戏。看一看哪个学生能更快更准确的完成连线。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所设计的游戏应该与课文内容相符,而不是一味注重游戏的趣味性,应该使学生在游戏中得到阅读能力的提升。
2 创设生动化的阅读教学情境
低年级小学生接受语文教育的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学习意识,掌握的文字字知识较少。教师一味带领学生阅读文字内容,很难使学生形成深刻的理解[1]。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特点,语文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为学生创设生动化的情境。通过情境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阅读文字当中,从而达到阅读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到《黄山奇石》这篇課文时,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去到过黄山风景区,感受黄山奇石的魅力。对于作者在课文中描写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奇石很难在思维层面形成直观的感受。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展示黄山风景区的视频资料,使作者以文字形式在课文中提到的内容可以呈现在学生的眼前。通过这种将形象与抽象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通过阅读掌握课文的内容。
3 组织学生合作讨论阅读内容
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可以尝试将更多的课堂时间与空间交给学生,并引导学生针对阅读内容展开合作讨论。不同的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角度也不完全一样,这就使得学生在合作中可以形成思维的互相启发[2]。在轻松自由的阅读氛围中获得阅读乐趣。例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到《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布置阅读任务,比如,总结小蝌蚪的妈妈有哪些特点?将其记录下来,作为小蝌蚪寻找妈妈的依据,帮助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可以将学习任务转化为帮助他人完成的一件事情,更容易使低年级的小学生接受并理解,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师所组织阅读教学活动当中。
4 拓展丰富化的课外阅读文本
尽管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中所罗列的内容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能力相契合,但是,其所体现的局限性仍然不可忽视。为了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阅读内容作为中心,结合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其推荐更加丰富化的课外阅读内容。这样的阅读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使其在多样化的阅读中感受文字的魅力[3]。例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到《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时,课文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寓言性和讽刺性,教师可以结合这样的主题为学生推荐相关具有趣味性的课外阅读寓言故事,比如,《狐狸与乌鸦》、《火中取栗》等。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搭建平台,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或者将自己阅读的故事讲给教师和其他同学,使学生在这样的阅读活动中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5 结论
综上所述,采用合适的方法开展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对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以了解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兴趣为前提,结合阅读内容设计课堂游戏;创设生动化的阅读情境;组织学生合作讨论阅读内容;拓展丰富化的课外阅读文本。通过本文对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路径展开的一系列浅谈,希望能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文晶.如何实现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J].华夏教师,2019(30):64.
[2] 颜素霞.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19(09):54-55.
[3] 苏杰.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33):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