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实现途径
2020-06-08吴量
吴量
音乐是一种最具包容性的艺术,它既包含对眼、口、耳、喉声色追求的满足,又承载着对人类精神、情感的萃取,同时展现社会发展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多姿多彩的文化。但从哪种角度切入,则是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需谨慎选择的。可以说,文化是共同的财富,学生在对音乐中渗透的多元文化的理解过程,会形成鉴赏的凝聚力,这有助于集合学生的审美力量,实现有效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因此,教师可从民族文化、本土文化、异国文化的情境中欣赏音乐,为音乐作品填上一笔关于文化之美的注释。
鉴赏民族音乐,激发文化自信
黑塞说:“在这富有历史背景、富有高度私人秘密性的社会,人类文化应是多姿多彩的。”可以说,文化的丰富程度是与丰富的历史背景、丰富的社会空间成正比的。我国经历了悠久的历史,所以音乐必然会展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音乐文化迥异而多彩,绽放民族文化不仅为音乐创作者提供灵感,还为音乐欣赏者提供感受美的万花筒。但是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教师越来越使这种具有民族文化內涵的音乐的鉴赏边缘化,而将展现流行文化的音乐鉴赏放在首位,这不利于激发学生文化自信意识,也不利于学生形成多元音乐文化欣赏的品味。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鉴赏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音乐,为音乐作品添上一笔关于文化之美的注释。
以湘教版中《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部分为例,为了使学生在拓展音乐视野的同时,形成平等、多样的文化,激发内心的文化自信意识,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探索民族音乐的民族风格,认识代表乐器的特点等等。如教材上介绍的六首鉴赏曲目之一《辽阔的草原》,它是内蒙古民歌,展现出内蒙古民歌的特点,也浸透民族文化的光芒。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剖析。例如,在学生概括出蒙古民歌曲调悠长、起伏连绵、节奏宽广,充满辽阔的草原气息之后,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蒙古族的草原风光,探索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性格,并分析是哪种文化特征造就了这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学生经过观看回答:“蒙古族居住在草原上,辽阔的生活环境使蒙古族人民形成豪放、洒脱的性格,所以歌曲表现出的特点曲调悠长,连绵起伏。”由于学生感受到民族歌曲背后的文化,所以也会对音乐肃然起敬,激发了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
鉴赏本土音乐,加强文化认同
本土音乐与本土文化在熟悉的语言环境下中会创造出的伟大的艺术。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音乐鉴赏教学,所以,为了使学生能够严肃对待本土音乐,并在积极的主观影响下进行鉴赏学习,教师可以从对本土音乐所蕴含的文化角度进行鉴赏切入。正如森谷正规所说:“文化虽然不像文明那样具有地区的广泛性,但是,它相应地和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具有更深刻的联系。”正是这种与自己休戚相关的元素,使学生凝聚在一起,共同正视本土文化的魅力。
为了使学生重新将本土音乐重视起来,教师可以从音乐文化内涵的欣赏切入,以加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的方式,提升学生对本土音乐欣赏的积极性。
以湖南本土民间音乐《澧水船工号子》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有关的资料,了解什么是澧水船工号子,以及它的特点、价值和意义。它是我国首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是在湖南澧水流域传唱的号子,是船工号子的代表。它的形成原因是因为在明清时代,澧水属于重要的码头,为了在逆水行船拉纤中集中力量,统一步调,便出现了这一独特的劳动号子。在这里,教师可为学生详细说明,使学生通过了解,感受到本土音乐的魅力之所在,并因此而生成文化的自豪感和音乐的认同感。
鉴赏异国音乐,提升综合素养
提升自身的音乐品味,就必须涉猎更多的音乐作品。因此,学生只将国内的音乐作为审美对象仍是不够的,还应将审美的触角伸到世界各国。此外,由于语言的隔阂使学生很难进入音乐审美鉴赏的层面,而文化的理解是不分国界的,所以,教师可从对音乐文化的鉴赏切入,使学生认识某首国外歌曲,弥补学生对世界音乐欣赏的空白。
以湘教版中“拉丁美洲民间音乐”为例,教师可选取秘鲁乐曲《飞驰的鹰》进行鉴赏活动。这首歌曲在拉丁美洲妇孺皆知,主要是歌颂印第安人过去的业绩,带有回忆的色彩。由于表现出印第安人的子孙在印加帝国灭亡后仍然向往为自由而奋斗的勇气,所以这首歌曲表现的情感既悲哀又充满斗志,很有感染力,容易打动学生。从这里可以看出,从文化切入的音乐鉴赏,可蕴藉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迈过语言的鸿沟,轻松的理解音乐。
结束语
声色的传达切入会使学生陷入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中,这会导致学生重返音乐基础知识,而与鉴赏教学背道而驰。从精神情感的理解切入又使学生陷入到虚无缥缈的主观意识之中,使学生无法感受到音乐文化内涵的博大和浓郁厚重。因此,鉴赏课应从音乐作品展现出既可触碰,又可感知,也可延伸的多元文化精神。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