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心中有爱的好老师
2020-06-08王一叶
王一叶
摘 要教师,不仅仅负责教书任务,传递丰富的知识,同样也应该是道德表率、楷模与榜样,应该凭借自己的力量去优化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真正实现健康成长。因此,小学教师要重视德育教育,全面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精神诉求,不断丰富小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其懂得高度自律,形成真善美的优良品质。为此,小学教师要用爱、宽容与耐心去实施德育教育,切不可揠苗助长,否则很可能会导致小学生受到伤害。本文将从用爱包裹学生、宽容对待学生不足、用耐心去陪伴学生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教师如何才能成为懂得爱、给予爱的好老师。
关键词小学德育;师爱教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164-01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德育引导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正处于初步萌芽阶段,但是他们的认识却并不完善,所以会快速观察、吸收他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与主张。然而,受到年龄的影响,小学生难以准确判断外界信息的好坏,如果没有正确的教导与明确的指正,那么小学生也必然会产生一些错误思想,而这也会直接影响小学生的行为活动,无法真正优化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此,小学教师要用爱去感化学生、用宽容去引导学生,确保小学生可以逐渐成长为有礼貌、有素质的好学生。
一、用爱包裹学生
不管在哪个年龄段,人们都渴望被爱与呵护,而小学生的心智比较幼稚,行为十分直接,且心思敏感,所以更加需要用爱来保护学生,让小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依赖之感。因此,小学教师要充分展现自己的专业形象,爱生如子,用爱去保护学生、关怀学生,让学生懂得教师是无私的、伟大的。由此,小学生便会自觉按照教师所设计的德育计划去约束并改善自己的行为。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会将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自己的亲生孩子,用无私的牺牲与奉献去保护学生,希望学生可以在爱的包裹下变得坚强、快乐起来。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学生在放学之后一直都没有离开教室,而通过沟通可以得知,这个学生的父母当天都有急事无法回家,而学生本身的胆子很小,不敢獨自一人在家过夜。也许是因为事态紧急,这个学生的家长也没有时间将孩子送到亲戚家借宿。于是,笔者就与学生家长沟通,然后把这个学生带到了自己家中,为学生准备了一顿丰富的晚餐,告诉学生不要担心、害怕,尽量让学生放松下来。经过这件事情,这个学生与笔者变得十分亲近,而笔者也十分享受学生的信任与依赖。
二、宽容对待学生不足
对于小学生来说,错误、不足与缺陷时常发生,他们无法成熟、完美地去处理成长问题。这一行为是客观的,无法规避,而且人们本身就是在失败与不足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小学教师要做好准备,懂得以宽容、关爱去呵护学生,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尊重学生的不足与缺陷,时刻表现出宽容理念,让小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以积极、进取的心情去弥足个人不足。
人们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同样也会有明显的缺点,而笔者会客观赏识学生的特长,同时也会宽容学生的不足,所以从来不会用“好成绩”这一条标准去要求学生。比如,本班有几个学生虽然成绩不足,但是为人十分热情、活泼,可以团结同学,也十分乐于助人。因此,笔者就鼓励这几个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希望这些学生可以自主组织一些班级活动,丰富班级的文化。同时,笔者也会根据其他同学的反馈客观分析这些学生的领导能力,希望学生可以再接再厉,努力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用耐心去陪伴学生
小学生的成长是十分迅速的,且每个阶段的学生都会产生不同的成长问题,且学生自身的成长经历也会使其对德育教育发出不同的需求信号。对此,小学教师要用耐心、恒心去陪伴小学生的成长过程,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小学生逐一解决现实问题,以便切实优化小学生的成长环境,使其真正实现健康成长。
就如本班有一个学生的性格十分跋扈,经常冷冰冰地拒绝别人,总是独来独往。但是,当笔者看到这个学生的身影时,总是感到十分单薄、孤独,所以下定决心要陪伴这个学生,改变这个学生。于是,笔者就经常与这个学生谈心,也会主动对学生表达自己的心意。一开始,这个学生并不领情,也从来不主动分享自己的生活,但是笔者并未灰心,而是一直坚持对这个学生嘘寒问暖,努力帮助学生。在笔者的坚持与陪伴下,这个学生逐渐卸下了心防,渐渐开始主动对笔者讲述自己的心事,表达自己的成长诉求。对此,笔者会尽一切努力去帮助学生,以免辜负学生的期待与信任。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是小学学校的首要任务,也是小学学校走向素质教育、打造学校品牌的基本保障。因此,小学教师要积极优化德育教育,关注小学生的现实成长,用爱去软化学生,用包容去感化学生,从而切实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小学生打造一个幸福、平等、光明、自由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马玉霞.以爱施教以情动人——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A]..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
[2]肖永基.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生德育培养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