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历史问题导学教学策略

2020-06-08康海生

读写算 2020年8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康海生

摘 要教学方法的应用是每位老师应当掌握的必备技能之一,而且不同的教学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本文主要是对问题导学法进行阐述。尽管课堂提问是老师的常用方法,但是这与问题导学法不同,其应用的方式和作用有很多。本文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例,对问题导学法的应用进行论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导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131-01

高中历史知识点较多而且较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学难度。其次,新课程改革標准中增加了对高中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核,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中历史老师的教学难度,因为其需要将知识教学与思维培养融合在一起,唯此才能达到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为此,问题导学法应运而生。问题导学法是一种能够提升历史教学效率、锻炼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问题导学法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认为要做好高中历史问题导学教学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问题导学法教学并不是直接提出问题,而是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抛出问题,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通常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迎合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因为贴合学生们心理特点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拉近学生与化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老师可以咨询学生:“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封建王朝在统治末期都会发生什么事情?”学生:“皇帝昏庸。”/“腐败。”老师:“腐败确实存在,不过皇帝昏庸倒也未必,比如崇祯皇帝、光绪帝等都不是昏庸君主。”学生:“农民起义。”老师:“是的,农民起义历朝历代都有发生,只是有的规模大,有的规模小。同学们知道规模最大的农民运动是哪一次吗?”学生:“太平天国。”老师:“谁对太平天国这段历史有过了解,说一说?”学生:“天平天国运动是洪秀全通过传教的形式组织的,他在金田发动起义,定都天京。然后分别组织北伐和西征,最后因为内部矛盾和清政府的顽强反抗,最终失败。”老师:“概括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学习的正是这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运用。这其中有许多近代知名人物出场,大家知道都有谁吗?”学生:“曾国藩。”/“石达开。”/“李鸿章。”老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历史风云人物具体都做出了哪些事迹,好吗?”学生:“好。”

二、问题贯穿课堂,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导学法不仅应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才是关键。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进行导入之后,老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还要继续将课本知识与问题相衔接,使问题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只有将问题引导贯穿教学全过程,才能发挥出问题导学法的真正教学优势。

例如,在教学《抗日战争》一课时,老师可以咨询学生:“同学们,抗日战争大家想必不会陌生,大家知道抗日战争始于什么时间,终于什么时间吗?”学生:“始于1937年,终于1945年。”老师:“很好,但是真正的日本侵华比1937年还要早很多,你们知道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吗?”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从1931年开始,早了6年时间。”老师:“在这八年时间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勇战役,你们都知道哪些?”学生:“平型关大捷。”老师:“这是我们少有的胜利,大家能够从这一点想到些什么吗?”学生:“抗日战争打的非常困难。”老师:“是的,远不像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样子。日本人在发动侵华战争之后,都做了哪些滔天罪恶?”学生:“南京大屠杀。”/“活人实验。”老师:“在反抗日本侵华战争的时候,我们也得到了国有友人的帮助,同时,我们也派出军队帮助友人。我们的军队叫什么名字,他们帮助的是哪个国家?”学生:“中国远征军。”/“缅甸。”

三、布置课后作业,引发学生深思

创设问题情境和问题贯穿课堂均属于老师开展课堂问题导学,但是老师不能仅将问题导学展现在课堂之上,还要将问题导学延伸至课下思考,这既是对问题导学的应用延伸,同时还有助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此处以《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为例,在内容教学完成之后,老师可以咨询学生:“同学们,通过今天课程的学习,你们能够简要概括出这些侵华国家的主要罪恶和史实吗?”学生:“可以。”老师:“好,同学们课下把这段历史进行梳理,同时思考导致清政府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源是什么?有人说,中日关系的逆转,不应该从卢沟桥事变开始,而是应该从甲午中日战争开始,大家想一想,这样说有没有道理?”

问题导学法教学是将知识教学与问题引导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其需要老师事先在课前做好问题设定,然后在课上有步骤、有重点、有层次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导学法应用的关键在于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探索知识的过程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思考知识的同时学习和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杨彩玲.论导学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47+49.

[2]毛彦秋.论导学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47-48.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