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兴趣化课堂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2020-06-08唐建蓝

读写算 2020年8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初中英语

唐建蓝

摘 要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课本是最主要的载体,不过却不是唯一的载体。尤其是专业知识域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课本资源的更新速度显然跟不上专业知识域的发展。面对的学生群体是个案化的,课本资源虽好但是却难以解决学校的现实问题。在这一方面笔者提出的建议是要展现出教师的教育智慧,通过生成独特的教学感知、通过参与教材资源的编写与应用、通过积极地开展校本课程改革活动,促使学校拥有个性化的风格,促使教师的课堂变得“卓越”。

关键词初中英语;兴趣化课堂;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088-01

在落实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注意展现出自己的“特色”。如学校教育中我们要积极地推动校本课程的改革活动,进而促使学校拥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进而促使学校教育得到更多的支持。如课堂中需要教师展现出主导价值,进而促使教师能够应用自己的个性,能够应用自己的感悟,以课本为载体,以新理念、新方法、新工具为载体构建高效化课堂。

一、多种方式进行导入

课堂教学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激活”过程。教师需要在几十分钟的时间中,让所有的教育元素都变得“活跃起来”。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代入“外来生活环境、外来文化背景”。在这一方面笔者提出的建议是教师要注意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消除学生“课后与课上”之间的隔阂感,消除學生“现实生活与异域文化、生活”之间的隔阂。我们要快速的吸引学生,进而让学生在课堂几十分钟的时间中始终持有“好奇心”与“活力”。在实施导入活动时,我们可以应用这样几种方法:1.直观导入法。英语注重记忆与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教学、幻灯片等富有创意的演示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2.故事导入法。可以通过学习过的词汇和短语,把课文转换成故事的形式讲给同学们听。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这种导入方法,可以给他们一种“童趣感”,一种“幸福感”,他们此刻会放下所有心结,集中注意力解决当前的问题。

二、让学生有勇气表现自己

在将学生转变为课堂主体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只是提要求作用不大。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能够成为主体的储备和动力。如在笔者看来,学生“有的可说、有的能做”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体,也就是说,学生需要参与“备课”,在课后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规划,能够把课后的时间充分的应用起来,稳固自己的知识体系、方法技能,查漏补缺,对于新内容有一定的预设,这样学生在课堂中才能不断地有所得,敢于“表现”自己。如,温习每天学过的课堂知识、自主学习课外新知识、听听英文歌、朗读一篇自己理解范围内的文章、默写课堂重点词汇和笔记,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全面学习英语。进而在课堂中能够表现自己。其实,所有的人都有表现的欲望,所有的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所以并不是初中学生想要“叛逆”,而是他们得不到群体认同感,变得“无法不叛逆”。在实施改革之后可以发现,学生对于课堂学习会生成极大的期待,进而成为主动性的学习者,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者。

三、相信学生的能力

既然初中学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那么不妨积极地应用“项目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一次次验证自己的猜想,一次次的获得成长的自信心。在这一过程中,要释放自己的自主权,让自己的个性与学生的个性进行整合,一起完成创新。如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中如何制香蕉奶昔,教师要求学生按步骤进行实践操作并进行评比。没想到学生立马分工,用下课十分钟时间从家里拿来果汁机或者向别人借,并筹钱买了水果、酸奶、小刀、杯子等。一上课学生就分组按要求完成了任务。此时,学生都会生成极强的幸福感与成功感,与学生自然会极为亲和。英语课堂成为了“亲近”的平台。此时不妨也变得“童趣化”,让学生带着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们成为“小大人”。而他们自然会积极主动的承担起所有的“责任”,应用自己的智慧、能力完成学习任务。

四、构建交流互动平台

英语的根本是“语言”,而且是一种“外来语言”“饱含情感、思想”的语言。所以,在落实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为学生设计“语言化”平台。在这样的学习平台中,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感受到语言中的文化魅力。在有了新理念之后,对“素养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如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延伸学生的视野,还可以让学生了解现实的时尚的语言元素。此时,可以借助构建交流活动平台落实这一目标。如在学习“Life is full of the unexpected”这课时,笔者让学生以“生活中的意外对人生成长影响的好坏”为主题进行模拟辩论赛,其中正方的观点为生活中的意外对人生成长有帮助。反方的观点为生活中的意外对人生成长有不利的影响。大家经过辩论得出“生活总是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东西,只要我们找出这些意外的积极影响,必定能使生活充满美好。”此时的初中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

综上所述,让学生生成学习兴趣,教师们就需要做好积极地准备。既需要“课前预设”、还需要学生积极地互动,参与实践活动,生成言语交际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初中学生才能成为主动性的学习者,才能拥有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许传凤.初中英语任务教学法教学设计原则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S1):422.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11 Unit1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