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本坚定的追随者
2020-06-08张慧
张慧
摘 要没有走进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时,笔者对“生本”是持有怀疑态度的,当质疑的内容长时间得不到正确的解答,后来就变成了排斥。
关键词生本教育;质疑;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9-0170-01
质疑一:教育教学工作本来就要以生为本,教育教学工作不就是为学生服务的吗?新课程标准本来就强调要“以生为本”,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什么要把“以生为本”单独拿出来单独再成一个体系?多此一举,哗众取宠,功利主义。
质疑二:老师在学生在,上课前先把上课要展示的东西都"铺垫”好了,上课“表演”一下,这和平时有的老师在上公开课前,给学生提前“渗透”,课堂上做表演有什么两样?假课堂!
质疑三:学生先对老师布置的小研究“自主探究”,然后加上老师“课前点拨”,课堂上再小组分享交流,然后全班汇报。课堂上老师站在后面“悠闲自得”,那学生在课堂上,从进教室到出教室有多少收获?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是不是应该在交流碰撞中,教师课堂上的引导点拨中有所提升?
质疑四:每一个外出学习回来的老师都振臂高呼“要美丽吗?做生本吧!”“要幸福吗?做生本吧!”看了几节“生本研讨课”,总觉得哪里不对劲。非常反感模式,也讨厌把某种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理念”神化”。什么是模式?凡是模式一定会被淘汰。学生是活的,老师是不同的,而且,即使就是这间教室,它每天也都是在变化着的。要将流动的活水装在一个框死的模具中,怎么可能创造出“活水源源”?
一、学习之中的思考
(一)生本不是模式,是一种真心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着想的一种理念。学校的管理、校园文化、环境布置....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学校管理老师本着“以师为本”,老师管理学生本着“以生为本”。上行下效,融会贯通,十年磨一剑,广州骏景小学,这所才成立17年的一所社区小学如何在名校林立的广州得以生存并茁壮成长?他们就在这样——“为了一切老师,高度尊重老师,一切依靠老师”的教师培养理念下造就了热爱思考,甘于奉献,愿意研究的老师;广州骏景小学里的每一个人,都朝着真正实现“为了一切孩子,高度尊重孩子,一切依靠孩子”做出自己的姿态和动作,这姿态和动作就是生本。
(二)骏景小学所展现的生本,是在不断生长着的。它是动态的,鲜活的,积极的,向上的。每一门学科重点推的课型都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课程的需要、学生的需要不断变化。这样一心一意为着服务学生的教学理念一定是对的。
正因为广州骏景小学的理念是科学的、先进的、具有前瞻性的,所以,他们的做法一定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完美。
我曾想,“以生为本”并不是新提出的概念,为什么广州骏景小学能够独树一帜,做出自己的品牌?现在想来,是因为他们一直在做,一直在实践,摸索,真正实践着“以生为本”。也许还有其他的做法,也许还有更好地方法和途径可以做到,但是,至今为止,我只看到駿景,崇敬骏景。
(三)第一次听到“生本”这个词汇的同时就听到了“为了一切孩子,高度尊重孩子,一切依靠孩子”这句话。但真正能够完整的从我的嘴里说出来,真的是在骏景一周后。因为这所学校里传递出的所有的气息都会让你强烈的感受到这一理念。这一理念不是喊出来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为。
二、学习之后收获
(一)做生本不能只顾着套用别人的模式,模仿别人的形式,重要的是将“学生为本”装在心里。当你心里真正把学生推向学习活动的主角地位,你就会根据自己班的实际学情和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风格形成“合适于你,合适于学生”的模式。“以生为本”,在这个“模式”的统一指挥下,每一个课堂都在变化,每一位老师都在思考,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真正的尊重。所有的课堂都绽放出自己的“生本之花”,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颜色,都有自己的芬芳。该有多好!
(二)广州骏景小学的教研活动没有那么多的花样。就是集体备课,上课、评课,每一个环节扎扎实实。最让我感动的是:骏景小学的生本教学研究虽然已经那样饱满,那样有高度,但是仍然以一种虚心的、张开的、吸纳的姿态来进行教学研究。这才是真正做教育的人应该拥有的大智慧,大胸怀,所以,必须要学习。
(三)做生本,从做开始。永远没有准备好的那一天,所以,只能够从做开始。只有开始做了,才可能去想,怎样才能更好。如果你真的想在教学中实现你的教学理想,你的教学主张,你就必须能够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潜心研究,不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不断调整,修正你的思路,不断总结,积累有意义的经验。虽然生本于我还是雾里看花,实践了一段时间还是水中望月。空攒了一肚子的力气和决心去拨云见日,才发现,去拨这云雾的手这般无力!但是,心甘,情愿,做生本坚定的追随者。尝试改变总比一成不变要好!
参考文献:
[1]龙艳妮.生本理念下小学体育趣味教学[J].运动,2018(11):122-123.
[2]卢海林.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