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并不这么难
2020-06-08刘婉姗
刘婉姗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提高写作水平,增强认识世界的能力。因此,阅读作业的布置就成为了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在当前提倡“高效减负”的大环境下,通过阅读作业的布置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有效阅读;作业布置
众所周知,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有“厚积”的前提,才能有“薄发”的结果。语文阅读的积累也是如此,《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了“要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如何引导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实现这个目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布置阅读作业入手,低年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对未知的事物充满求知欲,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较强,因此,针对低年段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有效的阅读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日积月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阅读量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具体怎样进行有效的阅读作业的布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布置阅读作业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看到有些教师一边皱着眉头批阅学生的作业,一边情不自禁地慨叹学生完成课外阅读作业的质量太差。学习自觉性差是学生不能按时按质完成阅读作业的重要原因。心理学证实,小学生独立性的发展比较迟缓,主动性较差,缺少自觉性,低年级学生的这一特点更为显著。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来布置阅读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成为了所有的教师必须直接面对并解决的一只“拦路虎”。面对这种困境,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深入钻研新课标,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各种整体性的要求换成一个个阶段性的目标,把巨大而繁复的各种任务一一分解,降低实现总任务的难度,同时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进行不断地检查、督促,使学生能逐渐自主阅读,顺利地完成各个小任务,享受完成阅读作业的快乐。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从字词句到篇的过渡,因此,二年级笔者布置了“我爱听故事”的阅读作业,学生在家里自主选择喜欢听的故事,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如家长讲故事,播放故事录音等。二年级学生对直观有趣的学习方式更容易接受,对把纯粹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口头讲述的方式极其喜爱,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逐步增强对故事的理解,又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学习二年级下册的《古诗两首》前,笔者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让学生任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给家长听。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再让学生把预习的情况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交流。笔者再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点评分析。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先讲解了古诗的大概内容,再朗诵古诗。在分享自己的感受时,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朗诵古诗环节更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还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再对别人的朗读进行点评分析。学生对于这样的作业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同时他们的作业得到教师,学生的肯定,有一定的成就感。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涨起来,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二、布置的作业要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驱力;因为有兴趣,就能够减轻阅读带来的疲劳感,就不会感到阅读是一种负担,这是一种积极的减负措施。
因此,教师在布置阅读作业时,应选择学生既喜欢阅读又带有良好倾向的书目和刊物,让他们读“好书”。据平时的观察,低年级不少学生喜欢读漫画和脑筋急转弯之类的书。这样的书,也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看多了没有太大的好处。为了让学生更多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笔者利用班级的书吧作为小小的图书馆,每周五举行图书借阅活动,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书籍进行借阅。这样的活动大大促进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同时笔者也发现了学生喜欢看的书籍类型集中在寻宝,探险以及对自然科学的探索这几种。因此,笔者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了“读好书,好读书”的阅读作业,让学生进行每周的阅读书籍的推荐,学生在推荐的过程中自主选择书目,并说说推荐的理由。学生对推荐书目的活动有很高的参与热情,并且每个人推荐的书目都富有特色,而且容易引起其他人的兴趣。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自觉地阅读更多的书籍,同时能够在阅读之后与他人分享心得和体会,这样阅读的兴趣就大大提高了。当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徜徉的时候,阅读的兴趣得到了培养,阅读作业的完成也水到渠成了。
三、注意阅读作业的多样化,提高学生阅读质量
在布置阅读作业时,教师不仅仅只注重读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创造多种多样的,并且可以让学生展现个性的阅读形式,让学生在作业中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提高阅读质量。
如,为了让学生扩大阅读量,笔者在班级进行了“亲子阅读”的活动。笔者布置每周2-3次的亲子阅读作业,并以照片、文字等方式记录相应的阅读情况。阅读的内容和形式不限,可以是朗读为主,可以是角色扮演的表演形式,可以是课内文本的阅读,可以是课外书籍的阅读,也可以是网上阅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方式进行阅读。这样家长就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引导学生更有效的阅读。
有了阅读作业的布置,就一定跟进作业检查,作业检查还要落到实处。笔者充分利用晨会课、队日活动课的时间,语文课也可抽取时间用于阅读作业的交流反馈。交流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心得和体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做出自己的评价”……教师随后也说说自己的读书感想,与学生互动,产生共鸣,进一步促进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同时,笔者还进行了“亲子共读”的阶段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亲子共读”的成果,有的学生用图画展示,有的学生用讲故事的方式展示,有的学生用编顺口溜的方式展示,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接触到更多类型的阅读方式和阅读技巧,也为学生分享和交流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班级的阅读氛围也更加浓厚。
四、培养阅读积累能力,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阅读不仅是简单的看书和读书,这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知识和充实自我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在阅读中积累知识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后,笔者布置了学生课后去搜集有关植物传播的相关知识,并且进行比较和探讨。思考:你觉得哪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好?为什么?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课堂知识有一个重新的思考,也能够让学生在课后不断学习更多知识,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
还有,在课外阅读作业的布置,笔者教的班级进行了《我的‘悦读卡》读书记录活动,老师每周布置2-3次的课外阅读情况记录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书目进行阅读,讀了之后把一些好词好句和自己的感想写下来,一周进行一次交流,一个月进行一次作业的展示,一学期进行一次优秀作业的评比。由于每个学生选取的书目是有所区别的,通过交流,信息量呈数十倍扩展,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积累。而且读、想、说、评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这样势必也推动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可谓“三位一体”,一举多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呀!如何通过阅读作业的布置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和压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语文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去接触不同的文化知识,让他们充分遨游在书籍的海洋中,掌握阅读灯方法,并且学会阅读经典和精品书籍,在阅读的过程中丰富情感,拓展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阅读”真正成为“悦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申保长.浅谈小学语文课后阅读作业如何布置[J].素质教育,2013(4):112.
[3]陈丽.小学生课外阅读问题诊断及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