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策略探析

2020-06-08许坤福

成才之路 2020年14期
关键词:生活实践引领分层教学

许坤福

摘 要:在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数学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思路,创新多样化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特定思维逻辑体系的形成,提高学生将抽象认知灵活运用于生活、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践、实现分层教学、利用问题引领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核心素养;生活实践;分层教学;问题;引领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4-0061-02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学科能力及整体素养意义重大。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教师要以教材为纲,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数学思维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践行培育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一、联系生活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立足于学生生活体验,深入挖掘课程资源,紧抓引发学生浓烈兴趣的关键点,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处理生活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将数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体悟,锻炼学生将数学方法灵活运用于生活实践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教学“确认起跑线”这一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校运动会田径比赛场景,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跑道,观察起跑线处运动员所站位置,思考为何内圈运动员站在后面,而外圈运动员站在前面,其具体位置如何安排。然后,教师出示完整跑道图片,让学生思考跑道由哪些部分组成,内外圈跑道差异如何形成。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跑道由两条直道长度和一个圆的周长(两弯道合成一个圆)组成,因为圆周长不同,所以内外圈跑道长度不同;直道长度内外圈相等,两圆周长之差即内外圈跑道长度之差。接着,教师设置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解决:小明、小红进行400 m田径比赛,内圈1道总长400 m,半径36.5 m,每道宽1.25 m。小明站在内圈1道,小红站在他外面的2道,问如何设置两人的起跑点。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得出:小明与小红起点距离即两道长度差距,列式为2×(36.5+1.25)π-2×36.5π=7.85(m),故小明应站在小红后方7.85m处。生动的生活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以参与者身份解决问题的兴趣,推动数学知识内化后的实际运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需要以实践为基础,教师应将实践元素融入教学内容,通过多样化教学形式表现出来,以阐释数学学科的工具性及实用性,引导学生获取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提升实践能力,进而提升数学综合能力。

二、尊重个体差异,实现分层教学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要求教师针对学生不同的层次水平开展教学。为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中得到发展,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阶段差异、个性及技能发展差异,布置相应学习任务并制定差异化教学目标,在学习要求与习题检测方面达到整体水平的动态平衡,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广泛发展及数学水平的共同进步,从而全面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以“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节为例,教师讲解立体图形特征时,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进行分层教学。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先展示正方形与长方形图例,引导学生回顾边、角概念以及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接着,进行正方体、长方体的教具展示,对学习较好的学生提出问题:平面图形经过怎样的拼接可成为立体图形,并让其尝试绘制长方体展开图,探究由长方形拼为长方体的组合规律。分层教学能兼顾整体课堂进度,既能给基础较差学生以赶超机会,又能给学习较好学生以广阔的发展空间。最后,教师为能力水平不同的甲、乙两组布置难易不同的课堂练习题目。甲组题目:正方体棱长4 cm,表面积为多少?乙组题目:将一个正方体盒子所有棱缠上胶带,需用192 cm长的胶带,将其用沙子灌满需要多少立方厘米的沙子?甲组学生通过公式带入计算即可得出:6×4×4=96(cm2),乙组学生经过思考得出:192÷12=16(cm),16×16×16=4 096(cm3)。教师通过开展分层练习,能够帮助基础较差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促使基础较好学生进行思维逻辑训练。教师还可以鼓励甲组学生尝试做乙组题目,由此寻求教学平衡,实现学生整体发展。

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基于学生数学水平进行因材施教,关注每位学生的课堂跟进状况,采用分层教学方式,制定差异化学习标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整体发展,从而实现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提升。

三、问题引领思考,强化探究意识

为培养学生的探究与思考意识,教师需紧抓问题设计这一关键点。教师要注重问题引导,以开放性、创新性问题作为教学导向,让学生深入挖掘问题本质,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锻炼学生的问题思维,提升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教学“比”这一节时,教师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速度问题引出“比”的概念,例如:一辆车4小时行驶200千米,问该车速度为每小时多少千米?学生回答200÷4=50(km/h)。教师又问:汽车速度是哪个量与哪个量比较?学生回答:路程与时间比较。“比”的概念由此得出。学生再通过组内探究得出:两个数量对比应使用除法,两个量之间具有相除关系。接着,教师可以将比的概念引入速度案例,让学生叙述此案例中“比”的各组成部分,学生得出:200为比的前项,4为比的后项,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即50,为200:4的比值。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将案例进行延伸,以开放思维探究生活现象,有学生说道:我有2个梨而同桌有3个,则我与同桌的梨的数量比为2:3,即2/3。教师通过问题引领思考,可以促使学生在深入思考中探究数学现象的本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及思维能力,进而提升数学综合能力。

数学核心素养要求学生以数学观点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以科学的问题设置为引导,促进学生思考。教师应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联系数学知识,有效参与课堂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总之,教师要基于数学学科特性,更新教学目标并推动课堂转型,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水平及实际运用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參考文献:

[1]宁锐,李昌勇,罗宗绪.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及其教学意义[J].数学教育学报,2019(02).

[2]李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3]洪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路径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7(06).

猜你喜欢

生活实践引领分层教学
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以文化为引领加强水利院校德育工作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语文教学重视生活实践的 “五个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