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年级语文智慧课堂有效互动的探究

2020-06-08朱娜琼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有效互动智慧课堂语文教学

朱娜琼

摘 要:课堂不仅是学生学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交往的场所和社会化的重要天地。理想的课堂应是互动的、知性灵动的天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日益受到关注,探讨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互动成为研究的新热点。课堂教学的互动方式很多,较为基本的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等几种。随着现代科技优教通在学校的应用和普及,对促进课堂有效互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智慧课堂; 有效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3-066-001

真正有效的互动,是师生间、生生间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沟通和知识能力的提升。怎样在中年级语文智慧课堂中实现有效的互动,成就精彩的课堂呢?我跟同组老师一起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认真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一、在质疑、释疑中收获

学贵质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从有疑到无疑的过程,就是学习收获的过程。新课程理念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则需要学生形成问题意识,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我们传统的课堂互动,大多是以老师的问题来引领学生思考和交流。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缺少自主性、能动性,更谈不上创造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设“敢问、会问、善问”的良好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他们质疑问难的能力。本学期,我们都改用了部编版的新教材,其中第二单元的课程编排,就很好地突出了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目标,课文以问题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我觉得学生之所以不会提问,首要原因是不得法,不知道该怎样提。所以我们先要指导学生提问的方法,告诉他们提问可以从哪些方面下手。比如,可以针对课文内容来提问,可以从课文的写法上来提问,还可以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联系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另外,对于这样的探究和尝试,保护孩子们提问的积极性也是非常重要。如果刻意追求每个孩子提出的问题都是有价值的,或多或少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因此,对于能提出问题的孩子,我都是尽量以鼓励为主,优教通的表扬功能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课堂上,孩子们敢于畅所语言。例如,在教学《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时,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也是精彩纷呈:“为什么豌豆刚开始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的,后来又说‘整个世界都变黄了呢?”“当小女孩的母亲每天去外面挣生活费的时候,小女孩在干什么?又会想什么呢?”“为什么一株豌豆苗会被说成是一个‘小花园?”“小姑娘后来怎么样的?”……对于每个孩子提出的问题,其他孩子们都非常主动、积极地思考和解答。而我作为一个听众,静静地享受着这一切,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出引导和补充。我发现,当孩子们成为课堂主体的时候,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和新鲜感。

二、在小组合作中成长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四年级第一单元课文的专题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第3课《秋晚的江上》是刘大白的一首现代诗,属于略读课文。课文提示:反复朗读下面两首诗,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我想,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已经非常清晰,就是要引导学生读、想、说。因为《补充习题》上有一道练习,请学生给诗句画一幅插图,并取个名字。所以,我把这读、想、说、画整合成一个环节,那就是在引导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放手让孩子通过小组合作来探究学习。

合作要有效,分工很重要。首先,每小组选出一个朗读好的同学,带大家把整首诗多读几遍,增强感悟。每个小组成员选一个自己感受深的景物,把它描绘具体说给大家听。由一个画画好的同学,负责把这些景物绘成一幅插图。活动开始,同学们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兴致勃勃地开始了交流,但是在绘图时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有的同学把芦苇画成了普通的小草,有的同学把江河画成了池塘,还有的同学画的太阳已沉入地平线……巡视一周发现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感到如果在预习的时候不只让孩子关注课文本身,对所描写的景物也能找些图片熟悉一下,画插图就能得心应手了。此时,我想到了我们功能强大的优教通平台,给孩子播放了一段情景朗读的视频,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增强直观感受。动人的背景音乐,更激发了孩子们美好的情感。这样一来,孩子们脑海中的画面更具体形象,感受也更深刻了。

我深深感觉到,要想让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切实有效,除了明确每人的任务,让每个人参与其中,不无所事事,还要注意巡视指导,及时关注每组成员活动进展,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另外,了解学生的学情,引导学生预习充分,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在角色体验中提升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出“重内容分析,轻语言训练,表面回答多,启发思维少”的教学状态,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生充当的是听众和看客。新课程理念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和积极性。其实这些道理很多老师都懂,只是在实践中有待改善,利用优教通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每次上语文课,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当“小老师”,可以通过优教通平台自信地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还可以通过答题卡抢答功能主动争取回答问题的机会,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老师的点名;交流中,学生还可以走到讲台前,在屏幕上圈一圈,连一连,划一划……总之,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总之,我们要不断学习,充分利用好优教通这个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学习的快乐,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年级语文课堂的有效互动,让我们的课堂40分钟更有质量。

参考文献:

[1]佐彬.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时代深化,教育研究,1997(9)

猜你喜欢

有效互动智慧课堂语文教学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问题导引下的课堂有效互动内涵与特征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让互动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绽放
推动有效互动,成就精彩口语交际课堂
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