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开放式实训室运行现状调查研究

2020-06-08段敏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运行现状调查研究高职院校

段敏

【摘 要】本文对高职院校开放式实训室的运行现状进行调查,以北海职业学院艺术类专业为例,了解开放式实训室的使用现状和管理现状,提出高职院校开放式实训室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做好宣传工作,强化使用意识;加大资金投入,做到专款专用;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深度融合;健全管理机制,确保常态运行。

【关键词】高职院校  开放式实训室  运行现状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2C-0036-05

近年来,随着产业、行业对职业院校人才需求的不断升级,为实现“零距离”输送人才,各职业院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转型和建设了一大批开放式实训室,部分或全部向使用者开放,以拓宽实训内容、丰富实训形式、延长实训时长,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亦称“职教20条”),其中第十一条明确指出,要“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鼓励职业院校建设或校企共建一批校内实训基地,提升重点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这助推了高职院校建设开放式实训室的决心和动力。然而,实训室一直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如何在建设的同时配套规范化的管理,对开放式实训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摸底高职院校开放式实训室的运行现状,为高职院校实训室开放式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以北海职业学院艺术类专业(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例,开展问卷调查研究活动,现将调查研究的总体情况及其分析结论总结如下。

一、调查的总体情况

北海职业学院艺术类专业现有实训室26间,其中开放式管理的实训室有24间,如服装工艺实训室、妍妆·人物形象设计体验馆、住宅室内设计样板间、陶艺实训室、动态广告摄影摄像实训室、项目工作室等。2019年9月至11月,笔者以纸质问卷调查与电子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北海职业学院艺术类专业群开展“开放式实训室现状与问题”问卷调查活动。问卷共有5个系列,对应不同的调查对象,依次为“实训室主任卷”“实训课教师卷”“实训室管理员卷”“勤工俭学学生卷”“普通学生卷(电子卷)”。具体情况如表1、表2所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对开放式实训室基本认知的调查分析

1.学生对开放式实训室认知的分析。如表3所示,勤工俭学学生和普通学生对开放式实训室的认知基本一致。具体为:平均64.1%的学生对开放式实训室“听说过,但使用不多”,平均74.1%的学生认为开放式实训室“好处很多,能够扎实自己的技艺”,半数以上学生认为课外较少使用的原因是“课程太满,课后有心无力”和“未配备课外指导老师”,六成以上学生认为开放式实训室课外主要用于“完成课后作业”“自我兴趣提升”“准备比赛作品”。由此可见,学生群体十分肯定开放式实训室的价值,但是由于课程太满和缺少课外指导老师,学生的课外使用率还有待提升。

2.教师对开放式實训室认知的分析。如表4所示,81.9%以上的教师(包括实训室主任、课程教师和实训室管理员)认为开放式实训室“需要投入更多人力、财力、物力”,要支持学生“开展一些具有创意的设计性项目”“教学团队要主动引入课程以外的技能拓展项目”;72.2%以上的教师认为“管理人员应向部分实训课程教师和学生扩展”,“要将当下企业急需的专业技能融入课程体系”,开放内容应包括“实训场地、实训仪器设备、实训时间、实训资料、实训管理人员”,学生较少使用开放式实训室的原因是“缺少部分实训设备导致项目难以推进”和“学生基础较差和学习兴趣不浓郁”;61.1%以上的教师认为“开放式实训是高职院校必然发展趋势”,学生较少使用是因为“未配备课外指导老师。在“管理办法是否更为复杂”和学生使用较少是否因为“课程太满,课后有心无力”方面,实训课教师有不同意见。原因在于课程教师对实训室管理参与度不高,尚不能体会开放管理难度,其对学生课程是否过满的判断仅从其所任课程角度,未考虑学生的整体课程。

(二)对开放式实训室运行现状的调查分析

1.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1)实训室、仪器设备和实训材料使用现状调查分析。如图1所示,专业共用开放式实训室,但58.3%的师生觉得共用不多,30.6%的师生认为几乎无共用。目前,仍有55.9%的师生认为开放式实训室的数量还不能满足需求,其中17.0%的师生还有较大需求。开放式实训室的使用需求能不能满足,较大程度上与实训室的共用情况有关,往往共用越多需求越能得到满足,两者呈正相关。

如图2所示,教学仪器设备共用较多,专业内共用多于专业间共用。设备共用后,尚有50.0%的专业无法满足设备需求。说明开放式实训室的设备配置尚未饱和,还亟须添置一批教学仪器设备。

如图3 所示,可供开放的实训资料按开放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设计类图书(期刊)79.2%、设计类电子素材库75.0%、基础设计工具66.7%、设计成品模型58.3%、部分实训耗材41.7%。值得注意的是,实训耗材的开放度最低,而实际使用过程中,其需求量往往最大,学生的心理落差大。原因如图4所示,实训耗材主要来源于政府采购和学生自费。政府采购的耗材主要用于师生课堂内教学,需严格按照教学计划使用,课外使用受限;而学生自费购买的耗材,则学生自行保管,更不具备共享性。因此,要加大实训资料的开放力度,一方面学校要投入更多经费,且专款专用,指定该资金只能用于实训室开放使用;另一方面要将实训室向企业延展,寻求企业的支持。

(2)项目类型、教学模式、引入项目和校企合作现状调查分析。如图5所示,75%的教师认为实训项目类型为与理论教学相同步的“验证型或求真型实训项目”,只有25%的教师认为属于培养学生开拓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开拓型或创新型项目”;75%的教师认为“偶尔采用项目教学模式”,100%的教学团队会自行设计技能训练项目,定期发布和吸收学生来完成,50%的学生会开展自发设计类创新项目,但通常以老师引导的项目为主。

如图6所示,50%的专业未引进过校企实战项目,且尚无计划;25%的专业未与企业合作编写过教材。这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还有较大差距,教师要更多地采用项目教学模式,引进企业实战项目,和企业共同编写校本教材,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勇于尝试和创新,自主开展开拓型和创新型项目。

(3)时间使用现状调查分析。开放式实训室不受课堂时间限制,学生可以按需使用。如图7所示,目前,北海职业学院艺术类开放式实训室日使用时长已达到13.75小时。在“8:00—22:30”这13.5小时内,使用时长已达到12小时,其中7.5小时用于课堂,4.5小时用于课外;“22:30—次日8:00”这9.5小时内,使用时长仅达到1.75小时,仍有7.75小时未使用。提高开放式实训室使用时长,除尽量安排“8:00—22:30”剩余的1.5小时外,还要鼓励使用“22:30—12:00”及“6:00—8:00”较易接受时间段,这样每天的使用时长可至少多延长3.25小时。

2.管理现状调查分析。如图8所示,75%的教师认为北海职业学院开放式实训室缺少课外指导老师,且尚无企业指导老师。应该加大师资配备力度,按需求从校内、校外同时引进课外指导老师,恰当排班,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提高学生使用开放式实训室的热情和成效。目前,北海职业学院开放式实训室由于设备使用频率增加,设备维修率也随之增加。目前,50%的教师认为现有维修进度与维修需求较不匹配,维修管理亟待加强。一方面要增加维修人员数量,提高维修速率;另一方面要简化报修手续,缩短维修进程。

(三)对开放式实训室有效管理的调查分析

实训室的有效管理体现在环境卫生、开放时间、预约方式和全程监控等方面。

如表5所示,学生和老师均应成为开放式实训室的卫生负责人,尤其是课堂使用期间的学生班级,平均百分比达到85.2%。师生对于“卫生应该由谁负责”这一问题的认识上,按实际参与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课外时间”使用的学生(76.5%)、勤工俭学学生(63.2%)、实训室管理员(53.9%)、实训室主任(50.1%)和课程教师(46.3%)。教师的卫生参与度与其岗位职责有关,课程老师只用关注自己的课堂卫生,实训室主任关注本专业的实训室卫生,实训室管理员关注其管辖所有专业的实训室卫生。84.9%的师生认为每天8:00—22:30是实训室开放的首选时间,要尽量安排师生使用该时间段,还要拓宽22:30—次日8:00的使用时间,提高使用率。65.5%的师生认为资金允许的条件下,要开发专门预约系统,尽可能实现系统自审,以便简化预约手续,提高预约效率,便于师生使用。82.5%的师生认为为了保障开放式实训室设备安全和监督学生,需要安装摄像头。由于开放实训室使用人员流动性强、管理人员又十分分散,因此安装摄像头十分有必要。

三、思考与建议

(一)做好宣传工作,强化使用意识

调查发现,仍有少部分学生没听说过开放式实训室,课外也未申请使用过;部分教师还未认识到开放式实训室是高职院校实训室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愿意担任课外指导老师,也很少参与开放式实训室的管理;部分专业还未采用项目教学模式,未引进过企业实战项目等。总体来看,师生们对开放式实训室还缺乏全面、整体的认知,不知道“谁来用”“怎么用”和“谁来管”“怎么管”。认识上的模糊,导致定位不清晰、不准确,从而难以最大化地开发和利用好开放式实训室。因此,做好宣传工作是用好、管好实训室的第一步。学校要制定一套“自上而下”的宣传办法,从教师抓起,先摆正教师的认知观,再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可以通过“典型案例宣传”“随堂使用宣传”“项目实战宣传”等形式,逐一宣传开放式实训室的使用好处、预约办法、使用要求等,打消学生的使用顾虑,鼓励学生最大化地使用开放式实训室。

(二)加大资金投入,做到专款专用

调查发现,开放式实训室、教学仪器设备和实训耗材等实训资料的数量尚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学校层面要加大对开放式实训室的资金投入力度,每年要为开放式实训室的建设和设备采购专门立项,划拨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同时,要加大教学耗材等实训资料的政府采购力度,划分出课外使用的部分,大力支持学生开拓和创新实训项目。此外,还要开发专门的开放式实训室管理平台,通过手機App、网页端等形式,实现科技化、信息化管理;通过后台管理,实时监控使用数据,及时优化、调整管理办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引入人工智能等前沿性技术,提升开放式实训室管理的水平。

(三)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深度融合

在“走出去”开拓校外实训基地的同时,还要将企业“请进来”。请企业进校共建真实性、生产性的校内实训室,再请进企业指导老师、引进企业实战项目,让企业的专家指导学生完成企业的项目,让学生除在“做中学”和“学中做”中收获知识与技能外,还能获得一定的劳动酬劳,促进该模式的良性循环。同时,还要将企业急需的专业技能融入课程体系,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合作共同编写校本教材,提升人才培养的契合度。

(四)健全管理机制,确保常态运行

开放式实训室要配套日常化、常态化的运行机制。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包含有学校层面、职能部门层面(教学科研处)、系部层面和专业层面的开放式实训室运行机制,内容涉及开放式实训室建设、教学仪器设备申购、实训耗材等实训资料配备、实训教学资产管理(包括入库、验收、调拨、报废、清查、借用等)、设施设备日常维护、环境卫生清洁等方方面面。要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并将管理措施放在首位,确保实训室能够高度开放和常态化运行,不会出现效率低下,甚至管理空档的状况。

【参考文献】

[1]陈祝斯.关于艺术设计实训室科学管理的思考[J].理论与实践,2017(6)

[2]王艳芬.高等职业院校开放式实训室模式构建与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7)

[3]胡垂立.高职院校基于开放式实验实训室的实践教学研究——以《3dsMax三维动画》课程为例[J].新课程,2014(12)

【基金项目】北海职业学院2018年度第二批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开放式实训室规范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以艺术类专业为例”(2018YJZ14)

【作者简介】段 敏(1985— ),女,硕士研究生,北海职业学院讲师,农业经济师(中级),研究方面:高职教育管理。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运行现状调查研究高职院校
配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运行现状分析与建议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