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渗透

2020-06-08赵全兴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格教育渗透初中语文

赵全兴

摘要: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文化知识,还要将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现在的语文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基于此,本文探究了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性渗透方法,旨在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

关键词:初中语文   人格教育   渗透

初中是塑造学生优秀人格的重要时期,语文知识具有文学性、工具性、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开放性等多个特点。不仅如此,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有抒发爱国情感的篇章,有慷慨激昂、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故事,有是与非、善与恶的判断标准和做人的准则。因此,教师要利用好这些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格教育。

一、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是人类文明的沉淀,包含了关于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的准则。语文也是人类生活的教科书,通过语文教学活动,能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等心理素质,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当今社会在不断转型,人才在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社会转型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各种不良思想的盛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受身心发育阶段性特点的影响,与成人相比,中学生很容易受到这些不良思想的冲击,不利于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锻炼学生的意志,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在以后的社会环境中提高竞争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渗透方法

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教育价值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具有教育意义,能在爱国情怀、团队精神、助人为乐、文明守纪等方面教育学生。

如《最后一课》《黄河颂》《木兰诗》等文章中都蕴含了深深的爱国之情,歌颂了伟大的民族,学习这些文章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学生将保护祖国的思想镌刻在脑海中;《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馆》《苏州园林》等文章,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我国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为后人留下了不可估量的財富;《赠从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文章,能让学生学到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

2.在课外实践中塑造学生的人格

学习是一个认识、体验人生和社会的过程,语文教学是让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并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语言符号表达自己的感情。语文就是生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课本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融合,为学生创建鲜活的语文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塑造理想的人格。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不仅如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因为在活动中,学生能够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艺术馆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

俗话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是在哺育灵魂,学生不仅能够学到作者的表达艺术,还能够深入发掘文章蕴含的思想。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阅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师要把握学生阅读的方向,帮助学生塑造优秀的人格。

4.在言传身教中培养学生的人格

借助榜样的力量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优秀的榜样是学生争先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要重视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熏陶学生。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的日常行为,为班级塑造和谐有序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班风。

三、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师要改变只注重书本知识、轻视学生素质的传统教学方式,把教材当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载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塑造更加优秀的人格。

参考文献:

[1]王卓.初中语文教学中核心价值观的渗透研究[D].鞍山:鞍山师范学院,2018.

[2]李媛.STEAM教育理论在初中说明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厦门:集美大学,2018.

[3]李淑雨.初中语文意涵君子人格古诗文教学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8.

(作者单位:甘肃省正宁县山河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人格教育渗透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强化人格教育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与人格教育
幼儿健康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策略探究
浅论小说教学对于中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