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自然分娩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0-06-08刘萍
刘萍
【摘要】目的 探讨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自然分娩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20年2月于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自由体位助产护理,比较两组初产妇妊娠结局及第一、第二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阴道分娩率较高,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自然分娩时予以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可提高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值得临床使用。
【关键词】自然分娩;初产妇;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5..02
分娩是女性正常的生理过程,也是必经过程,自然分娩过程较长且子宫收缩造成的疼痛较剧烈,尤其对于毫无经验的初产妇而言,在分娩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不良情绪,导致分娩困难,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近年来在生产时更好的帮助产妇顺利完成分娩过程的助产护理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1]。基于此,本次研究就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自然分娩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分析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7年4月~2020年2月于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28.69±4.35)岁;孕周38~41周,平均(40.19±0.74)周。观察组男年龄21~38岁,平均(28.65±4.38)岁;孕周38~42周,平均(40.21±0.72)周。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均为足月初产妇;②均为单胎;③产妇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胎儿伴有头位不称;②产妇有阴道分娩禁忌症;③伴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者;④伴有严重妊娠合并症;⑤伴有严重精神疾患。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常规护理:产妇取卧位,会阴部位常规消毒,分娩过程中指导其进行呼吸训练,包括宫缩间歇期嘱其深吸气后屏住呼吸准备用力,反复进行;宫缩时深呼吸,进行吸气到呼气。
1.3.2 观察组
自由體位助产护理:①第一产程:由助产护理人员予以相应指导,产妇在舒适状况下选择体位(站、坐、蹲、跪),可充分利用分娩球等工具,至宫颈口开全;②第二产程:进入产房,产妇可保持侧卧、趴等体位,宫缩屏气时可利用分娩球等工具满足用力需求,胎儿胎头着冠时,协助产妇半卧位,对其进行分娩指导。
1.4 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妊娠结局(阴道分娩及剖宫产)。(2)比较两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妊娠结局
观察组阴道分娩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产程时间
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自然分娩初产妇子宫主要受自主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兴奋子宫肌层α肾上腺素能受体,使子宫由妊娠期稳定状态转变为分娩时的兴奋状态,子宫肌出现规律收缩,促使分娩发动[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阴道分娩率较高,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均较短,表明初产妇自然分娩时予以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可提高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目前产妇分娩中常用体位为仰卧位,但长时间处于该体位易导致胎盘血供不足,胎儿宫内缺氧,增加胎儿窒息发生率,而自然体位包括立式、蹲式、跪式、坐式等,立式体位是利用重力作用减轻阵痛,可以有效刺激宫缩;跪式体位可缓解背痛,助胎儿移动到适合分娩的位置,即枕前位;坐式体位适合骨盆小、或有心脏病的产妇;蹲式体位可使产妇骨盆充分被打开,产道宽度得到最大扩张[3]。在产程中,自然分娩初产妇根据自身状况选择舒适度较好的自由体位进行分娩,可有效扩张阴道,纠正仰卧位对腹部主动脉的压迫,改善宫内血氧供应,进而改善妊娠结局,加快产程进展[4]。
综上所述,初产妇自然分娩时予以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可提高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胡顺平.助产士护理在高龄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1):106-107.
[2] 陈小华.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48例初产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6):84-86.
[3] 金 蕾,曾 洁,潘 丽,等.初产妇第二产程7种体位对母婴结局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9,34(15):37-40.
[4] 姚维银,黄 欢,王 双.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痛、分娩控制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3):3937-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