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识字教学实现会读、会认、会写、会用的路径探索

2020-06-08刘建军

考试周刊 2020年47期
关键词:识字教学方法学生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和作文打基础的奠基工程。因此,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识字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之路有多宽,可以走多远。据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不喜欢学习语文,其原因之一就是识字教学方法单一,学习枯燥乏味,识字量大,任务重。另外就是“识字拖了阅读的后腿”的错误认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关注汉字的读音和字形,也要关注汉字的字义和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只有从汉字的形音意全面分析,掌握汉字字理,才能帮助学生做到会读、会认、会写、会用。

关键词:学生;识字;教学方法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和作文打基础的奠基工程。因此,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识字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之路有多宽,可以走多远。由于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学生识字量少,阅读起步比较晚,阅读书籍短缺,阅读兴趣不强,良好的读书习惯还没有养成。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最基本任务,是语文学习的开始,也是为阅读和写作奠基的伟大工程。据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不喜欢学习语文,其原因之一就是识字教学方法单一,学习枯燥乏味,识字量大,任务重,学生害怕识字。其原因之二就是“识字拖了阅读的后腿”。学生识字少,识字难,识字教学更难,大多数老师一提到识字教学就头疼,上公开课都常常避开识字教学。但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任务,决不能马虎。在努力学习各种识字教法之后,笔者认为要还识字教学于精彩,必须集百家之长,将新的理念融入其中,从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开发学生的识字潜能。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字,在生活中运用生字,在生活中积累并巩固生字。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因此我们必须尽早地、大量地识字。低年段的识字量较大,而汉字又是难学、难写、难认、难记的一种文字,这就给我们的识字教学带来了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多识字、早阅读,教师们可谓煞费苦心。为了不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全面探索、大胆改革、努力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个人认为,提高小学生识字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我们要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灵活多样地识记汉字。下面,笔者就将自己在识字教学方面的做法与大家分享分享。

笔者执教班级共有学生25名,其中优秀学生10名,中等生9名,后进生6名。从总体上来看,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还不错,40%的学生识字量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认识1600~1800个常用汉字,会写800~1000个基本生字。36%的学生认字量没有达到阶段目标,24%的学生识字较少,与阶段目标相差很远。针对这种现状,笔者从自身、教材、学生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从学生方面看,识字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件新鲜事,因为这是新的人生之路的开始。他们年幼无知,什么都不懂,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充满信心,积极主动,好大喜功,急于求成,但是好景不长,在经历了握笔、写字、朗读、背诵、遗忘等的轮番考验之后,大多数学生就会败下阵来。再说识字,比啥都怕,更别说主动识字了。这时的他们几乎可以说怕透了识字、读书,只要一看那密密麻麻的汉字,他们就犯愁。有的又哭又闹,有的干脆什么也不带,有的怎么教也教不会,还有的缺胳膊短腿,错别字满篇。再加上大多数学生家长农活忙,没时间指导学生,还有的家长教法错误,帮倒忙。难道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

从教材编排方面来看,无论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还是人教版的语文教科书,识字量都很大,内容非常丰富,并且集中在一二年级,这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任务确实非常重。不但学生害怕,就连我们这些老师也怕。要让那些刚刚断奶的毛头小子在一两年内集中识字1600~1800个常用汉字,会写800~1000个基本生字,实在是难为他们了,尤其对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真是苦不堪言。但是,有什么办法呢?识字量跟不上,读写就无法起步,读写不行,语文综合素质如何提高。

再从自身来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对学生的识字教学是非常重视的。每教一课的生字时都会力求全面,总是先从字音入手,再教笔顺、笔画,还会帮他们分析字的部首、字义,并且指导他们进行组词、说话,煞费苦心。可是,总有那么几个学生(如龙龙、东东、小华、彦龙子、博博等)既记不住字形,又不会认读,更不能正确、规范地书写。怎么办呢?

面对种种困惑,笔者静下心来细想:学生不是机器,是活生生的人,再好的方法也有不能适应的学生。识字教学不能一刀切,要灵活多样,以学生学会、掌握为目的。就这样,笔者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首先,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比赛。鼓励他们在阅读中发现生字,猜读识字。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了。你猜、我猜、大家猜……实在猜不准的,可以请来字典作为他们识字的小老师。于是,孩子们又展开了查字典比赛。大家你查一个、我查一个,互不相让,唯恐落后。一部分生字又被轻松愉快地消化掉了。但是,孩子就是孩子,记得快,忘得更快。就拿我们班的小旭辉来说,记忆速度惊人。一篇文章、一首诗,读几遍就会背了。认字也一样,一眨眼工夫就会读、会写、会认、会用了。可是,过不了多久,他就忘得一干二净,写出的字不是多一笔,就是少一画,甚至还会张冠李戴乱写一通,要是稍加指点,又会恍然大悟,让你哭笑不得。为此,笔者不得不寻找其他识字的办法。

其次,为了让学生学会区别生字,笔者还采用部首归类识字法教学生识记生字。比如,教提手旁的字时,告诉他们这个字与手有关,要用手才能做。他们很快就理解了,也记住“抱、打、提、拾”等字了。同时运用汉字加减法识记生字。教学时可利用学过的字加一部分或减少一部分变成一个新字,帮助学生记忆。如“每”字加“木”是“梅”字,“今”字加“丶”是“令”字,“竟”去一横是“竞”字等。但是中國的汉字实在是太多了,同音字、同义字、形近字,让他们应接不暇。他们毕竟只是一些七、八岁的小孩子,又怎么能怪他们呢?

于是,笔者又根据中国汉字既表音又表意的性质,采用图文结合的办法,帮助他们分析字形、了解字义,区别对待,趣识汉字。就拿“捡”和“拣”来说吧,它们俩读音相同,意思相近,就连用处也大同小异,孩子们经常混淆,分不清谁是谁。教学时,笔者先让他们观察图画,接着告诉他们:“‘拣有东,说明东西有主人,只是我们有幸拣到了,所以一定记得物归原主或交公。而‘捡呢,表示东西很多,又没有主人,人人都可以捡,谁捡起来就是谁的,当然不能太贪心,校园里的垃圾最好不要占为己有,记得丢进垃圾箱里。”同学们都会意地笑了。从此以后,拣和捡总算分清了,记住了。

另外,笔者还利用口诀、歌谣、猜字谜、顺口溜等方法帮助孩子们加深识字记忆。如教“坐”字时,一边板书“坐”字一边说:“土上坐了两个人,变成什么字了呢?”学生摇头。再问:“你们现在在凳子上干什么着?”同学们齐声回答:“坐着。”“对,这个字就是‘坐字。”然后让学生再把上面的谜语理解一下,再领读两遍,字形和字义就轻轻松松地掌握和理解了。如记“坏”字,先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理解的坏是怎么回事,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见过的一些坏了的东西。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头头是道。紧接着,又问:“什么不坏呢?”大家一下子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有人试着说:“人不坏”,大家很快就否定了。猜来猜去,谁也说不上来。这时候,笔者一指黑板上的“坏”字,对他们说:“土不坏,记住了吗?”大家的眼睛一亮,大声地说:“记住了。”顺口溜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掌握生字。例如,学习“好”字,先板书“好”字让学生读,再把“好”字拆开变成“女、子”,并随口读出“‘女、子好,‘好好好”,接着让学生把顺口溜说一、两遍。然后教师边做动作边问:“光有女儿好吗?”“不好。”“光儿子好吗?”“不好。”“儿女双全才是好。这就是‘好孩子的‘好。”最后启发学生自由组词造句,水到渠成。儿歌、顺口溜节奏性强,念起来朗朗上口,对于音近、形近字用儿歌、顺口溜帮忙识记最有效。一些笔画多、字形难记的字,我们可以借助儿歌、口诀来识记。例如,碧,王白石。又如,在识记“鲜”字时,笔者教学生口诀“鱼肉羊肉味道鲜”。再如记“晒”字,有学生说一人过河不小心,鞋子踏到河里弄湿了,一位老奶奶走过去,提醒他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就干了,所以“晒”是“日”加“西”,然后让其他学生补充记“照”字,“背”字……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记忆犹新。

在学习生字时,让学生用猜字谜的方法学习生字,學生的学习兴趣会很浓,为了在猜字谜时能更快更准确地猜出谜底,教师讲授生字时,学生会非常认真地听和记,久而久之,识字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同样,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在班里、家庭定期举办字谜交流会,让学生自己创编字谜。同学们为了能创造出好的谜面,会主动认识生字词并能细心地根据它们的特点编出好谜语。这样一来,轻松解决了学生讨厌复习字词的问题。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并把自己新认识的字宝宝介绍给老师和同学,从而获得识字的成就感和喜悦,进一步激发大家识字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中,我们应尽量避免因识半个字而误读误解的现象。如有些教师教学“碧”字,为了帮助学生记住字形,编了这样一个口诀:“王姑娘,白姑娘,坐在石头上。”这样的方法对记忆字形是有一定的帮助,但却将左上的“玉”(应该称之为斜玉旁)说成了“王”,害得学生误会终身。

最后,要说的是识字的方法不止一种。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循循善诱、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就会发现教学生识字并不是一件苦差事,还有许多乐趣在其中。

总之,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决不能流于形式,不能为识字而识字。我们要动脑筋、想办法,要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大量识字,提前读写,用爱心开启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为他们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识字空间,让他们智慧的种子破土而出,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刘建军,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渭源县清源镇鼠山小学。

猜你喜欢

识字教学方法学生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赶不走的学生
识字
识字儿歌
学生写话
识字谜语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