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记》里的三个亭长

2020-06-08何伟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0年5期
关键词:太史公乌江韩信

何伟

亭长是秦汉时期乡里的小吏。大率十里一亭,亭有亭长,本不值一提,但也有名垂千古的人物,《史记》里就留下了三个亭长的精彩故事。

名头最大的亭长,当属泗水亭长刘邦。刘季为亭长时,好酒及色,侮弄同僚,但就是这样一个无赖,却最终开创了四百年大汉王朝。这难道就是时势造英雄?以至后来阮籍发出“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喟叹。太史公对此也深为不解,他在《伯夷列传》里还进一步发出了叩问:“‘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吉人洁行,如此而饿死。”太史公通过伯夷叔齐饿死首阳山的故事,对苍天的不公发出了抗议。

其次是南昌亭长。《淮阴侯列传》中,韩信少时贫穷无行,也不能治生商贾,经常去南昌亭长家蹭饭,最终遭受亭长的妻子冷落,晨炊蓐食。导致韩信与南昌亭长断交,怒绝而去。

《淮阴侯列传》中,韩信的光辉事迹很多,史迁为何要写这鸡毛蒜皮蹭饭的小事,还要跟人家绝交呢?这里看似闲笔,其实太史公深有用意:这不仅与韩信宁愿胯下之辱形成鲜明对比,还写了韩信内心的敏感。一旦受辱,则终身记之;一旦受恩,亦终生不忘。因而,韩信不满计策得不到项羽采纳而离开项羽,投靠刘邦又不满刘邦礼遇而逃跑。萧何月下追韩信,让刘邦拜为大将,从此韩信内心对刘邦忠心不二。当刘邦、项羽实力旗鼓相当、处于相持阶段时,面对蒯通等人一再怂恿韩信中立,与刘、项三足鼎立,韩信始拒之,终拒之。这个小细节还为后文埋下了伏笔,灭了项羽后,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找到了南昌亭长,对之语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为德不卒”的按语,与其说是韩信送给南昌亭长的,倒不如说是司马迁通过韩信之口,指桑骂槐,隐晦中送给刘邦的。刘邦灭秦以后,被项羽封为汉王,在萧何的鼓动下,封坛拜将,对韩信言听计从。韩信从此对其感恩戴德,甚至说刘邦“推食食我,披衣衣我”。然而,随着一次次功成名就,韩信可谓功高震主,最终贬为淮阴侯而杀之。刘邦这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伎俩,不甚于南昌亭长么?这不是另一种形式更为严重的“为德不卒”么?因此,韩信临死时,发出“恨不用蒯通之言”的喟叹,追悔莫及。

最后一位出场的亭长是乌江亭长。在项羽一败涂地时,他依然不变节操,不要刘邦的“赏千金邑万户”,而心系项王,竭力请项羽东渡乌江以求东山再起。这不禁令人唏嘘,让人感动不已。在这个千载难逢绝处逃生之际,项羽感到无颜见江东父老,趁机赏赐亭长乌骓马而选择自刎。一提到乌江自刎的项羽,人们自然不会忘记乌江亭长。乌江亭长的故事,伴随着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千古流传。

《史记》中,太史公写这三个亭长,看似分散在《史记》各篇,风马牛不相及,实则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泗水亭长与南昌亭长,隐隐中都跟韩信发生了关联。他们认识韩信后,当初都与韩信关系紧密,看似知己,但最终都抛弃了韩信。因此韩信后来给南昌亭长的评语:“公,小人也,为德不卒。”这完全也可以送给刘邦。刘邦是大汉开国皇帝,史公暗用互文法,只能借韩信评价南昌亭长,来映射刘邦。虽然刘邦不是杀害韩信的直接凶手,但当知道韩信死后,他不是“且喜且怜之”么?太史公最后又借钟离昧之口,痛骂了韩信。

泗水亭长与乌江亭长两人,都与项羽有关。项羽之死,是刘邦所致;而项羽乌江自刎前,乌江亭长劝其东渡乌江,乌江亭长给了项羽生的希望,给了项羽卷土重来的希望。虽然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了他,但也在临死前深深感受到了人世间最后的溫情。

南昌亭长与乌江亭长两人,隐隐中有种对比。韩信落魄时,以为南昌亭长可以依赖,最终得知南昌亭长“非长者”。项羽穷困落难时,乌江亭长迫切希望帮助项羽重振旗鼓,虽遭到项羽最终拒绝,但依然被项羽称为长者。乌江亭长不仅与南昌亭长的形象做了对比,也见证了韩信让项羽走向了灭亡。

相对于大汉开国皇帝刘邦而言,后两个亭长无名无姓,更像个代号,本不足挂齿,但因沾了项羽、韩信的声名,依然流传至今。太史公借三个亭长的故事,字里行间是否隐隐透漏着这样的信息:民间是一个小民社会,一个凡人的生存之地,众生百态,在这江湖世界里,也隐藏着韬光养晦的长者,散发出熠熠光辉。

猜你喜欢

太史公乌江韩信
“太史公牛马走”
太史公“恤”
太史公“恤”
行吟乌江
吊乌江
追韩信
韩信谋反是个阴谋?
乌江,乌江
一饭千金的故事
别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