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物流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2020-06-08汪沁曹流

商场现代化 2020年8期
关键词:绿色物流政策

汪沁 曹流

摘 要: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和现代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各国政府大力提倡绿色物流。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在绿色运输领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刚刚起步,因此其在物流行业的应用研究颇有意义。本文从新能源汽车在物流行业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推动新能源汽车在物流行业中的大范围应用。

关键词:新能源物流车;政策;第三方租赁;绿色物流

2008年之后,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重振世界经济,大力发展新材料、可再生能源、互联网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受到全球高度关注,该产业可解决石油能源紧缺、城市空气环境恶化等全球突出问题。日前,欧洲多个国家已公开宣称有计划禁售燃油车,我国工信部官员也公开表态正在研究制定燃油车禁售时间表。在国际、国内的多重压力下,以燃油车作为主要运输、配送交通工具的物流行业面临巨大挑战和机遇,物流行业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必是大势所趋。由于工信部2016年才将新能源专用车(及物流车)这类车型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因此新能源汽车在物流企业的应用才刚刚起步。本文将探讨政府、物流企业、新能源物流车租赁企业等各主体对新能源汽车在物流行业中应用起到的作用,提出新能源汽车在物流企业应用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本研究能够帮助推动新能源汽车在物流企业的全面使用。

一、新能源汽车在物流行业的应用现状

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因为我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强有力的政府支撑以及一定的技术积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速度是相当惊人的。近些年,由于政府大力支持,推出众多与新能源物流车相关的政策,大大推动了新能源物流车的大范围投产。同时,电商、物流企业对新能源物流车的需求拉动了新能源汽车在物流行业的应用。与此同时,由于购置成本高、充电难、售后维修繁杂等问题,物流企业对于自购新能源物流车望而却步,因此,地上铁、八匹马、传化慧联等一批新能源物流车租赁企业迅速崛起,进一步加强了新能源汽车在物流企业中的使用程度。

1.政府政策推动新能源物流车发展

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中央和地方政府从2007年开始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2009年1月,政府推出的“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项目正式拉开了新能源汽车在物流行业应用的帷幕。笔者将搜集到的2009年至今的政策总结划分为三个阶段(如表所示),分别是示范引领推广期(2009年-2012年)、产业扩张推广期(2013年-2015年)、整顿行业推广期(2016年-至今)。三个阶段国家都推出各类政策推广新能源物流车的使用,但每个阶段的侧重点完全不同。

第一阶段:示范引领推广期。这个阶段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刚起步,新能源汽车存在着技术不够成熟、性能不够完善、充电基础设施不够健全等问题,同时消费者对新兴事物往往不太了解从而持观望态度。该阶段国家政策重点倾向于部分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多个领域车辆使用的推广,通过示范运行,不仅可以发现新能源汽车的不足之处,而且可以让消费者了解新能源汽车。

第二阶段:产业扩张推广期。这个阶段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到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期,政府政策的重点是继续扩大试点,并且继续加大在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多个领域车辆使用的推广。该阶段政策涵盖了车辆购置税减免、政府及公共机构采购、扶持性电价、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在这个阶段,多个政策共同推动新能源物流车的使用,从行业规范、管理条例、大幅度提高的购车补贴多方面促使物流企业购置新能源汽车。

第三阶段:整顿行业推广期。由于高额的补贴和利好政策,2015年市场上出现新能源汽车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骗取补贴等现象,因此从2016年开始,政府的政策侧重点在于规范行业、提高技术水平,不仅严格规定补贴产品及标准,而且大幅度降低补贴比例,从而实现在继续扩大新能源物流车市场的同时做好行业规范化。

2.需求市场拉动新能源物流车发展

随着中国电商崛起和新零售业的发展,我国的物流行业迅速崛起,其中快递、城市配送、冷链等领域更是高速发展,因此大大增加了市内短途运输的需求。由于各地市主导绿色物流,且燃油车的运营成本较高,所以顺丰、申通、京东等众多物流企业均有计划购置零排放、节能环保的新能源物流车替换重污染、高成本的燃油车。对于大型物流企业来说,购置新能源物流车是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这大大拉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于中小型物流企业来说,尽管有国家大量资金补助,但车辆替换的资本投入以及售后支付的高额维护成本都使其无力购买新能源物流车,所以新能源物流车租赁市场受到了中小型物流企业的青睐。

随着新能源物流车租赁市场需求大增,地上铁、八匹马、传化慧联等一批第三方新能源物流车租赁企业迅速崛起。这些公司為不用的物流业务场景提供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包括冷藏车、微面、大面、大VAN、轻卡等车型。租赁模式也有多种选择,包括长租、短租、分时租赁和以租代购。同时第三方租赁公司开发的平台系统可以帮助物流公司进行高效的车辆调度、行车轨迹监督、车辆能耗状况评估、实时安全预警、大数据分析及监测,实现人车分离模式的运营管理。第三方租赁公司还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强大的售后保障,帮客户解决充电难、维修费用大、车辆保养年检事务多等问题。有了新能源物流车租赁企业,大大降低了中小型物流企业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成本,进一步拉动了新能源物流车产业的发展。

二、新能源汽车在物流行业应用存在的问题

1.物流企业业务类型众多,需求各不相同。物流行业包含的环节众多,需要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环节主要包括运输和配送。根据运输距离的不同,可以分为干线运输、支线运输、末端配送。其中,干线运输属于长距离运输,车辆每天平均运输距离约为500km;支线运输距离短于干线运输,车辆每天平均运输距离约为300km;末端配送距离最短,车辆每天平均运输距离为150km。同时,干线运输、支线运输和末端配送因货运量不同,所需车辆的大小也各不相同。干线运输因运输距离长,货运量大,需使用大型卡车;支线运输一般使用中型或小型卡车;而末端配送更多地选择微卡或电动三轮车。针对物流行业的不同需求,需研发设计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

2.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有限,物流车辆对续航能力有特定要求。因受电池蓄电量的限制,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一般在150km-200km之间,而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车辆每天的平均行驶距离均大于200km,如需在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上使用新能源汽车,必须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有限的问题。因此,如需在中长距离运输中使用新能源汽车,必须突破其续航能力有限的瓶颈。

3.城市充电站或充电桩数量有限,充电便利性差。目前来看,如在末端配送中使用新能源汽车,需进行每天1次的完整充电;如在支线运输中使用新能源汽车,需每天3次-5次快速补电加1次完整充电;而在干线运输中,基本不适合使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充电与传统燃油车加油完全不同,燃油车加油的基础配套设施非常完善,城市里随处可见加油站,且加油速度极快。而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基础设施匮乏,尤其是中小型城市,充电站和充电装的数量有限,加上新能源汽车充电速度较慢,导致其充电的便利性差。因此,如需在物流行业中使用新能源汽车,必须突破其充电难的瓶颈。

三、新能源汽车在物流行业应用的对策

针对上诉问题,需从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新能源汽车企业需加大科研投入,突破新能源物流车续航能力有限的问题,延长车辆的续航能力,满足物流中长距离运输的需求。(2)政府应进一步规范推动新能源物流车产业发展,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充电站、充电桩的投入建设等方面投入资金,从而满足新能源物流车频繁的充电需求。(3)改进新能源物流车的运营模式,大力推广第三方租赁模式的应用。多数物流企业可采取第三方租赁模式获得车辆的使用权,节省资金的投入,规范车辆管理。同时物流企业之间、物流企业与第三方租赁企业可采用共享机制,共同解决停车、充电、养护、维修、保险等汽车后市场问题,打造全新新能源物流车生态圈。

参考文献:

[1]王玉.新能源物流车租赁:机遇与挑战并存——访地上铁租车(深圳)有限公司市场中心总经理金玮[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9(12):142-145.

[2]彭華.中外新能源汽车政策模式比较[J].东北亚经济研究,2019(4):86-108.

[3]马红丽.推进绿色物流应整体优化运输格局[J].中国信息界,2019(5):59-61.

[4]刘浩然.电动汽车技术在物流“最后一公里”中的应用研究[J].经贸实践,2018(1):314.

[5]汪沁,张露嘉.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分析与评价[J].经营与管理,2013(11):57-61.

猜你喜欢

绿色物流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青岛政策通平台一期上线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绿色物流发展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空间布局模式的影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色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绿色物流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地位与对策
我国企业绿色物流的发展对策浅析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及其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