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课堂中师生自制教具的作用及方法探究

2020-06-08邸维婧

成才之路 2020年14期
关键词:自制教具教学能力物理教学

邸维婧

摘 要:学生参与物理实验、探究物理知识都离不开教具,而师生自制教具,既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又可以让学生清晰了解教具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能够促使学生有效利用教具进行物理探究。文章以物理课堂教学为例,对师生自制教具的作用展开具体的讨论,并提出相关的自制教具的方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自制教具;作用;方法;教学效果;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4-0046-02

就当前物理教学情况而言,许多学校配备了专业的物理教学仪器,为物理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但是,学生经常使用成套的物理教学仪器进行知识探究,会逐渐失去学习的新鲜感和神秘感,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师生自制教具显示出其作用及优势。本文结合物理教学实践,对师生自制教具的作用及方法进行探究。

一、师生自制教具的作用

1.活跃物理课堂教学气氛

首先,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是合作关系,学生可以向教师询问制作教具的方法,教师也可以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这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物理课堂教学氛围。其次,当学生制作出教具之后,能产生一定的成就感,还会在与同学、教师的分享中听取他人的意见,学到更多知识,并进一步展开探究与实践,使物理课堂始终保持活跃的气氛。

以“弹力与弹簧测力计”这一内容为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制弹簧测力计,并利用自制弹簧测力计做测力实验,加深学生对弹力的认识。制作弹簧测力计时,学生需要准备好相关材料与工具,而在选择材料与工具时学生可以与教师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就形成了合作关系,教师可以给学生提意见,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进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些制作弹簧测力计的材料与工具,如弹簧、硬纸板、挂钩、指针、刻度尺、铅笔等,然后让学生思考哪些材料可以用,还需补充哪些材料,这样既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思考。可见,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师生之间能够有效互动,使课堂不再沉闷、枯燥,为下一步教学打好基础。

2.增强物理实验演示效果

在物理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物理实验都有充足的教学器材,教师仍然需要设计和制作相关教具以弥补实验器材的不足。师生自制教具既能解决物理实验器材不足的问题,又能增强物理实验课程的演示效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以“大气压强”这一知识为例,很多学生对这个新知识点比较疑惑,教师如果直接讲述概念,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在物理课本“想想议议”的内容里,提到了证明大气压存在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教师不妨根据马德堡半球实验,引导学生参照实验制作一些教具,并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操作过程,了解什么是大气压强。教师拿出准备好的一个圆西瓜,让学生将西瓜切下一半,并挖空其中的果肉,然后将挖空果肉的半个西瓜用力反扣在一个平底盘上,接着让学生尝试将西瓜与盘子分开。在制作教具和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马德堡半球实验,可以清晰地感知到大气压强。可见,自制教具能增强物理实验演示效果。

3.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自制教具是考验教师教学基本功、协调和组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首先,教师必须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知道需要自制哪些教具进行相关物理知识的探究,需要思考教具材料的选用、教具结构的设计和教具的制作方法等,这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专业素养都是一种考验与锻炼。其次,教师在与学生合作制作教具时,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具制作中来,这考验教师的协调和组织能力。可见,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都能得到锻炼与提升。仍以弹簧测力计教具制作为例,在制作前教师需要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精心备课,制定教具制作方案。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不知道如何标出0刻度线、测力计的最大值等,这些都需要教师给予指导,帮助学生突破教具制作的难点。自制教具为教师提供了锻炼和提升的机会,有利于实现师生素质的同步提升。

二、物理课堂中师生自制教具的方法

现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课程内容为例,谈一谈师生自制教具的步骤和方法。第一步,了解课程内容,选择教具自制材料。自制教具前,师生需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内容及知识点。该课内容包含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等知识,旨在让学生利用所学压强知识来理解和分析流体的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接着,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实验材料及工具的选择、实验内容的设计等。该课可以延伸出两个探究实验,一个是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另一个是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对于这两个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择一些材料制作教具。比如,在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饭碗、乒乓球等生活材料制作实验器材。此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自己的想法,如在教具选用中加入吸管、漏斗等器材。第二步,利用材料及工具,自制实验教具。选择好材料及工具后,教师应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自行利用材料及工具制作教具。比如,对于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学生可以利用三只碗、一个乒乓球、一根吸管制作实验器材。具体如下:先将三只碗放到桌面上,然后用透明胶带固定好,使其不能移动,再将一个乒乓球和吸管放置到第一只碗里。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一些容易忽略的细节,如碗要固定不动、排列整齐等。第三步,利用教具操作实验,并回顾教具制作过程。当学生完成教具制作之后,教师先询问学生:如果不能直接用手拿乒乓球,那么应如何使乒乓球从一个碗转移到另一个碗里呢?这时学生会说利用吸管向碗里吹气,使乒乓球动起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让大家回顾一下之前实验器材选用的原因,并引导学生展开探讨,以巩固所学知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师生自制物理教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地学习物理知识、参与物理实验,还可以增强物理实验演示效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师生自制物理教具时,要先了解课程内容,选择教具自制材料,然后利用材料及工具,自制实验教具,最后利用教具操作实验,并回顾教具制作过程。

参考文献:

[1]黄军.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改进及其实践案例研究[D].西華师范大学,2016.

[2]毛吓梅.运用自制教具提高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有效性教学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3]王冬梅.物理课改中自制教具的实践与探析[J].物理通报,2013(03).

猜你喜欢

自制教具教学能力物理教学
浅谈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