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导性研究
2020-06-08赵国朋郑秋文高薇
赵国朋 郑秋文 高薇
【摘 要】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出现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新媒体不仅创新了思政教育的资源和教学方法,同时还提高了思政教育的传导性。论文提出运用新媒体及时实施思政教育,结合新媒体的传导性,旨在借助当下和未来趋势发展的新媒体功能,切实体现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a,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resents a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New media not only innovates the resources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t also improves the conductiv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timely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new media, combined with the conductivity of new media, aims to reflect the positive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virtue of the curren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function.
【關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导性
【Keywords】new medi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nductivity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2-0127-02
1 引言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变化虽未及百年,但它对生活的影响却无处不在,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速度与应用范围都有了质的飞跃。在新媒体时代,个体—媒体—信息的关系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全新的发展机遇,它的出现已成为大学生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重要途径,并以大学生为核心进行传导。因此,如何能更有效更科学地应用新媒体,“传导”这一环节显得极其重要,它已然成为在大学时期思政教育的重点研究对象。
2 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新的发展模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导环节,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对从事思想教育组织者的要求。同时,身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在特定环境下对接受信息的大学生负责。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制定符合他们的传导体系和方式方法,针对受众群体开展各式各样的传导活动,获得受众群体的行为认同和情感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导”区别于“传播”,传导是更倾向于有引领者在前方引领大众、引导大众,更具有引导性和主导性地传播,它更想向人们强调的是针对受众群体如何能更科学和有目标性地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正能量,走向更加完善的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传导者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向受众群体展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一定的传导平台上输送和互动,以此来达到传导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根据受众的需求而盲目地输送不好的信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不良风气,这也是传导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因此,大学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背景下展现了创新模式。
新媒体时代,大学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背景下展现了创新模式,其实也就是所谓的“传导环节”,它的构成因素较为复杂,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传导要素也较多,但主要集中在个体—媒体—信息这三者之间,并在其中进行重要输送的传导。个体指教育过程中的传导“主体”,可以是以正确的方式传导正确价值观的管理者、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也可以是接受传导的大学生群体;媒体指教育过程中的传导“客体”,可以是大学生上课期间的思政教育课、课堂上传授正能量的内容和方法、个体在传导过程中使用的新媒体工具载体;信息指教育过程中的传导“环体”,可以是课堂上使用新媒体的创新模式环境、利用新媒体资源的授课教育环境。
3 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重点思考
3.1 新媒体影响传导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第一,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开放和虚拟的世界。学生接受信息的出处具有创新性,但同时也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传导者主体对思政教育的个人认识、传播内容筛选都非常重要,而且传播信息的本身好坏与传播输出也具有很大的影响,这就导致了在这样一个开放和虚拟的世界中,真假难辨,复杂又没有经过筛选的信息一起涌向大学这个最重要的阶段,不同认知、不懂分辨的新媒体使用者,给学生带来新技术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理论的收重量。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大学期间,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自我辨别力比较弱的学生来说,过多的有害信息会影响传导主体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需要有正确的思想引领,需要传导主体来把握正确的信息输出。
第二,大学期间的学生思政教育的传导与一般传导相比是很不一样的,它特殊在大学期间的黄金年龄,它的形成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很强烈的导向作用。传导得好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目的,可以实现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服务目的。在大学期间的传导,它非常重要,因此,对它的发展理应提出更高的要求标准。大学期间学生的思政教育,最主要的关键点不仅仅是信息输出的主体把关,更是学生接受所形成的个人认知把关。我们在应用新媒体技术的同时要屏蔽那些能够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信息,要把那些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益的信息筛选出来,并通过正当的手段和正确的途径输送给我们的学生,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具备较高的认知能力和正确的治理体系。
3.2 新媒体有利于大学生获得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从传导的角度来看,大学期间的传导不光是要注重教育内容,更要注意教育方式。过去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在传导过程中,主要是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听讲、授课,通篇一律,教师们用的都是一样的教材,并按照学校规定的进度为学生进行讲解,当代学生对理论信息的获取,不再受限于课堂、教师等人为途径,更多的是依赖网络技术途径。那么,如何有效地让“90后”大学生通过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具备正确的思想政治信息,往往可能比传导内容本身更重要。另外,传导给客体要有具体的传导方法,如面对学生,在传导思想政治教育时,是使用“一点提示”还是使用“一面提示”,其实应将一点、一面相结合,进而形成一线的认知结构。我们教会他们如何辨别点,放手让他们独当一面地对理论知识进行获取,形成长线正确地把握方式方法,这是“点、线、面”的创新教育模式。无论是宣传思想的载体多样化,还是传导的“点、线、面”相结合,都能对大学期间的学生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都是为了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好的传导。
4 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全新机遇
4.1 积极加强思想者的新媒体素质培养
提升传导主体使用新媒体技术是首要环节,这需要高校加强大学期间对大学生理论输出的重视,同时更要提前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尊重彼此的传导过程。具体体现在:一是加强作为传导主体接受和处理信息的治理能力;二是能够熟练地应用新媒体科学技术,能够客观地评价当下环境的信息内容;三是提高传导主体本身的自我价值,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四是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五是启发并满足大学期间的大学生正当、合理的思想需要,扭转那些消极、不合理的思想需要,以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健康的综合性发展。建设一支专业从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团队,并从大学生角度出发,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先进意识。
4.2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完善传导方法
新媒体环境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传导性,应在教育传导方法上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如微视频、网络授课等新型教学平台,开展如情景互动式、情感体验式等新颖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量和传播度。在传导客体的应用上,可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如微博、微信、QQ、手机短信等形式,与大学生进行随时随地的互动性交流。这样的做法是当今新媒体时代最潮流的交流方式之一,传导主体完全可以用最科学的传导客体加强传导内容的输送,这样的传导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导效率,也可以对特殊的传导主体进行有针对性的传导工作,科学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导研究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5 結语
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导性的相关问题,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新媒体技术,将新媒体科学合理地应用到传导的各个环节中,以此来开发新的教学手段,从而促进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导性研究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