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床旁医用数字X射线摄影即时胸部摄片对心脏手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0-06-08朱俊林施乾坤刘成友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5期
关键词:摄片胸片胸腔

朱俊林 施乾坤 章 淬 刘成友 高 伟

全身麻醉和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外科开胸心脏手术,由于其风险系数高、术中时间长、创伤大以及术后需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全面评估患者术后心肺、心包、胸腔与纵隔的状况、是否存在术后并发症、各种生命支持与监测技术所需的重要导管是否在位等。移动医用数字X射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床旁胸部摄影由于其扫描简单、快捷以及成像质量高等优势,是现代医学诊断领域中新型的数字化成像技术,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1-2]。本研究旨在利用移动DR技术对心脏手术后的患者即刻实施床旁X射线胸部摄片,通过影像资料全面快速的评估患者病情,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详实可靠地医学影像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8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428例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其中男性236例,女性192例,年龄8~85岁,按手术病种主要分冠状动脉搭桥术,中重度单(多)瓣膜成形或置换术,心脏移植术,升主动脉成形或置换术,房(室)间隔缺损 修补术。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行心脏大血管手术术后患者;②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

(2)排除标准:①具有不适宜参加本次研究的其他严重疾病患者;②极度焦虑、焦躁易动患者;③循环系统不稳定,动脉收缩压≤70 mmH患者;④即时摄片时,不宜摆位的患者。

1.3 仪器设备

采用MobiEye-700T型整体移动式DR床边机(深圳迈瑞公司),含配套14inch×17inch型平板探测器(深圳迈瑞公司)。影像科打印系统:DRYSTAR3500型干式激光相机(德国AGFA公司)。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上海菲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表1 不同体型患者床旁摄片剂量参数设置

1.4 检查方法

患者采取半卧前后位,摄片曝光参数设计:管电压60~90 kV,管电流4.5~8 mAs,焦-片距(focus-tofilm distance,FFD)保持在140~150 cm。中心线经第6胸椎垂直射入,必要时加拍斜位片。检查方法见表1。

1.5 检查操作流程

开胸心脏手术结束后,患者立即被送至重症监护(intensive care unit,ICU)病房,当日及次日上午常规各行1次床旁胸部X射线检查。术后当日按《南京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床旁X射线操作流程与规范》即刻行床旁DR检查。图像上传归档至PACS系统,医学影像科进行打印。

2 结果

2.1 DR胸部检查情况

本研究428例患者术后即刻在ICU病房内行床旁DR胸部检查,摄片一次性成功424例(占99%);4例(占1%)由于摄片过程中患者躁动,再次曝光成功,无废片。X射线检查结果显示: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291例(占68%),影像表现为单肺或双下肺野透光度降低、肋膈角稍钝或消失;肺部炎症感染165例(占38%);气胸26例(占6%);皮下气肿30例(占7%);单叶或节段性肺不张47例(占11%);气管插管位置过深或过浅18例(占4.4%)。术中置入球囊反搏导管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支持治疗19例(占4%),其中X射线检查清晰显示15例一次性置入球囊反搏导管成功,正常导管末端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心侧2 cm处[3]。

2.2 DR影像学表现

患者X射线检查主动脉内气囊泵置管摄片中4例反搏管头端位置过远,经过二次调整后全部在位。术中置入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连续心脏输出量(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CCO)223例(占52%),这其中DR胸片检查结果显示置管一次性成功在位187例,导管头端位于左(右)肺动脉内,33例经过二次操作调整后,再行X射线检查显示导管成功在位;3例经多次调整后X射线检查显示导管仍在腔内折返、打结,管尖远离肺动脉。DR心脏置管影像学表现见图1。

图1 DR心脏置管影像学表现

3 讨论

床旁胸部摄片注意事项与部分技术问题:①床旁胸部摄片是一项非常规条件下的检查技术,因患者病情危重、活动受限且不能很好配合检查,摄片前应与患者充分沟通交流,告知摄片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对于完全躁动不安的患者,应给予镇静剂后方能曝光;②心脏术后患者监测治疗管线繁多而杂乱,检查前需清理移除无关的管线、异物等,呼吸机螺纹管移至胸廓外;③由于开胸手术对胸膜的刺激因素,致使胸腔内炎性渗出增多,出现单侧或双侧不等量胸腔积液,是心脏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常规的仰卧前后位不能很好的显示胸腔积液情况,容易发生误诊与漏诊。为了准确了解心脏与胸腔的变化,本研究设计采用半卧前后位,患者背部抬高30~45度,以使积液局限于下肺组织,观察电动病床(Hill-Rom)角度指示球的读数,确定背部抬高角度,X射线管向头侧倾斜相应的数值以确保中心线与患者垂直;④本研究病例全部为心脏患者,由于床旁摄影的限制,FFD无法达到普通放射科心脏远达片所需的180 cm,为了避免FFD过小造成心脏大小形态的放大与失真,将FFD设置在140~150 cm,取得了良好效果,由于床旁机缺少滤线栅,散射线多,因此尽量缩小照射野视野,使投影区域刚好大于摄影兴趣区,减少散射线[4-6]。

移动DR成像系统由于其工作流程简便,成像速度快,图像质量好,能满足临床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床旁拍片要求[7]。移动DR对胸内各结构的显示能力强,医师根据床旁胸片提供的结果,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患者预后及降低并发症方面有重要意义[8]。由于胸部的解剖结构复杂,其含有各种组织,从肺部气体、心脏、肺门纵膈到骨骼,各组织间密度有很大差异,在同一张胸片上,临床不同时期重点关注的组织结构不同。DR通过影像调节可清楚显示导管、肺部区域、纵隔区域和骨骼的情况[9]。DR后处理参数值是决定移动DR床旁胸片图像质量和肺部各区域光学密度值的重要因素[10]。因此,本研究利用DR的后处理功能对原始图像进行窗宽与窗位调整、黑白反向、局部增强以及翻转等处理,使得不同密度组织的图像都能清晰显示[11]。

开胸心脏术后即刻需要准确、快速的床旁胸片信息,全面评估判断患者病情,包括心包与胸腔积液、心脏与纵膈大小形态、肺部炎症感染、皮下气肿、气管插管的位置与深度以及气胸与肺不张等并发症。对于重症心脏患者,常常采用更多更全面的心脏监测与辅助循环支持手段,包括CCO监测[12-13]、IABP支持治疗[14-15]及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16]等。这些重要的生命监测与治疗技术在非可视化下置入相应的Swan-Ganz导管、IABP导管及ECMO导管。临床一般通过观察肺动脉楔压波形、球囊反搏压波形以及测量导管体外长度来判断导管是否放置到位,但这存在很大的误差与局限。因此,通过床旁DR检查验证优化导管位置显得格外重要,这为心脏监测与治疗技术的开展提供关键医学影像依据,并提高了置管成功率。

心脏术后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并发症,需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尤其是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需要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开胸术后时常大量气体进入胸膜腔,持续压缩正常的肺组织,造成短时间患者的氧合指标迅速下降,此时若诊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常损害肺功能,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此时,必须即刻进行床旁DR摄片,判断是否存在大量气胸、心包填塞等术后严重并发症。

4 结论

移动DR成像快速、曝光宽容度大、图像层次丰富且具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为临床成功抢救患者生命提供快捷、准确和高质量的X射线影像依据[17]。临床可根据床旁胸片提供的影像内容进行术后病情的全面评估,以便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及降低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床旁DR胸部即时摄片已成为心脏外科术后常规必备的检查项目。

猜你喜欢

摄片胸片胸腔
不同千伏的X线胸片检查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保乳手术切缘评估及术中乳腺X线摄片的临床应用
放射线胸片联合CT胸片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分析
不同体位X线摄片与CT在桡骨头细微骨折中的诊断分析
特殊体位引导摄片诊断桡骨小头隐匿性骨折
看X线胸片的六大要点你掌握了吗?
X线摄影中心线对准被照体部位中心在提高DR摄影质量中的作用观察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