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分析
2020-06-08王小剑李玲罗驰谢先红孟莉
王小剑,李玲,罗驰,谢先红,孟莉
(四川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急诊科,610021)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具有“发病急促、并发症多、致死率高”等特点,预后较差[1]。温聪聪等[2]研究发现,导致SAP 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该疾病预后改善效果除了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外,更重要的是与治疗方法息息相关。当前关于SAP 治疗方案仍是临床探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早期SAP 治疗多推荐使用非手术治疗方案。生长抑素是一种抑制激素分泌合成的药物,经药理学证实能够影响胰消化酶生物活性,从而控制其对机体自身的消化作用[3]。本研究旨在对生长抑素辅助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 年3 月至2018 年10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符合以下纳入标准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1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 例,其中男22 例,女18例;年龄范围32~68 岁,年龄(45.24 ±3.43)岁;就诊时间范围5~42 h,就诊时间(23.51 ±1.72)h;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评分范围为11~16 分,评分(13.55 ±1.33)分。观察组41 例,其中男23 例,女18 例;年龄范围33~69 岁,年龄(45.71 ±3.64)岁;就诊时间范围6~44 h,就诊时(23.82 ±1.91)h;APACHE 评分范围为10~16 分,评分(13.82 ±1.56)分。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均保持较好的一致性(P >0.05)。此研究方案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中SAP 诊断标准[4],经腹部B 超、CT 证实,伴有“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2)发病72 h 内入院就诊;(3)临床资料完整,方便追踪随访;(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药物过敏史或近期采用其他药物方案治疗者;(2)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心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者;(3)伴有胆源性胰腺炎,需手术治疗者;(4)配合度差、难以沟通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确诊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营养支持、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镇痛、持续胃肠减压等。对照组: 将40 mg 泮托拉唑钠(青岛海大科技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与100 mL 0.9%氯化钠溶液混合静脉滴注,1 天1 次,持续用药1 周。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生长抑素(成都圣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将3 mg 生长抑素与500 mL 0.9%氯化钠溶液混合,以微量静脉泵持续静脉泵入,速度控制在0.25 mg/h,持续用药1 周。
1.4 观察指标
1.4.1 治疗效果 显效:7 d 内“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有效:10 d 内上述临床症状消失,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无效:以上标准均未达到者。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2 症状体征改善时间 包括腹痛缓解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脱离呼吸机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
1.4.3 炎性因子 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分别抽取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作离心处理后进行炎性因子检测,指标包括: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IL-8、TNF-α 以酶联免疫法检测,hs-CRP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
1.4.4 不良反应 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胰腺假性囊肿)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率描述,当样本容量n >40,且理论频数T >5 时,用χ2检验,否则用精确概率检验;计量资料以 描述,组间比较以成组t 检验,组内比较以配对t 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症状体征缓解时间 观察组各项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对比(,d)
表2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对比(,d)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注:IL-8 为白细胞介素-8,TNF-α 为肿瘤坏死因子-α,hs-CRP 为超敏C 反应蛋白
2.3 炎性因子水平 两组患者治疗前IL-8、TNF-α、hs-CRP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 <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例(%)]
3 讨论
胰腺炎是一种以“胰腺弥漫性出血、组织坏死”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炎性反应疾病,一般而言,约20%患者会进展为SAP,不仅致死率高,还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5]。该病病因较为复杂,包括胆石症、高脂血症、酗酒等,近年来随着社会大众生活方式改变,SAP 发病率逐步升高且趋于年轻化,发病后患者胰腺组织会产生炎性反应导致多项系统、器官组织功能发生损伤,危害较大,已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以往临床常采用手术方案进行SAP 治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甚至因不能控制病情进展而加重机体代谢紊乱、影响血液循环,严重者甚至死亡[6-7]。现阶段,临床针对确诊的SAP 患者多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但单一药物治疗特异性不强及不良反应较多,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8]。
王士浩等[9]研究指出,人体内生长抑素主要分布于胃肠道、下丘脑等组织器官中,不仅能够舒张Oddi 括约肌、影响胰酶及胰液分泌,同时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而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化学结构与人体内合成的相同,作用机制、生理功能均具有相似性[10]。当SAP 患者发病后,体内胰腺细胞将会大量表达生长抑素受体,一方面能够与外源性生长抑素直接结合,降低体内环磷酸腺苷合成而减少胰腺分泌,另一方面还可影响胰腺组织血流量,通过作用于迷走神经而减少胰酶及胰液分泌,延缓疾病炎性反应进程,进而起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11-12]。因而从理论上而言,给予SAP 患者生长抑素治疗,对于控制疾病进展、改善预后具有可行性。本研究以81 例患者进行分组对比,观察组在泮托拉唑钠治疗基础上辅助生长抑素治疗,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12%,且腹痛缓解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脱离呼吸机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这与袁景等[13]研究结果相一致,提示两种药物联合能够起到协同作用,加快疾病康复进程,增强疗效。王利茹等[14]研究中提到,泮托拉唑钠、生长抑素两种药物作用机制完全不同,这也使得通过两药联合来提高SAP 治疗效果具有可能性,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另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P <0.05),提示泮托拉唑钠+生长抑素联合使用不会大幅增加药物毒性作用,反而会中和药性,降低泮托拉唑钠对患者身体的损害,因而临床用药安全性有保障。
多项研究[15-16]报道,SAP 发生发展中炎症递质、细胞因子过度释放起着重要作用,且与胰腺微循环障碍、胰腺腺泡细胞坏死及凋亡息息相关。hs-CRP 是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组织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相蛋白,是临床常见的急慢性炎症后标志物,相比CRP 而言灵敏度更高,在炎症开始数小时内逐步升高,48 h 即可达峰值,在反映体内炎症状态方面可靠、精确[17]。IL-8 是趋化因子家族的一种细胞因子,在调节人类生殖生理、病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改变血管通透性,加大中性粒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穿透能力。TNFα 在触发炎性反应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炎症、免疫应答的重要介质,能够通过诱导炎性因子生成、黏附因子表达而刺激细胞生长。研究[18]发现,与健康人群相比,SAP 患者IL-8、TNF-α、hs-CRP 均处于异常上升状态。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检测两组患者上述炎性因子变化来观察联合用药对SAP 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可见单一泮托拉唑钠及联合用药均可起到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但观察组IL-8、TNF-α、hs-CRP 下降程度更明显,这与姜素伟、程子安[19]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联合用药在改善SAP 患者炎性反应方面效果更为显著,一方面生长抑素能够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分泌,降低炎性因子水平,避免SAP 患者出现过度炎性反应;另一方面泮托拉唑钠可作用于胃壁细胞,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及减少胃酸分泌,不仅可以减轻炎性反应,还可避免对胰腺、肝、肾产生进一步损害。
综上所述,生长抑素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势,能够有效改善胰腺炎性反应。